APP下载

浅析《摄像技术》课程教考分离考核的必要性

2018-12-18张新于伟汪军赵静姜苏航张冰雪

卷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教考分离弊端必要性

张新 于伟 汪军 赵静 姜苏航 张冰雪

摘 要:《摄像技术》课程是高等学校传媒相关专业开设的专业性较强的主修课程,涉及到影视摄影、新闻传播等等。《摄像技术》课程所学知识内容主要包括摄像方面的技术基础、艺术基础及学生实际操作的拍摄能力。本文通过《摄像技术》课程教考合一的弊端;教考分离考核的意义及必要性出发,论述并说明操作性较强的《摄像技术》课程进行教考分离考核的必要性。

关键词:教考分离;考核;弊端;必要性

课题名称: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摄像技术》课程综合改革校级课题(项目编号:2017KCX08)

《摄像技术》课程是高等学校传媒相关专业开设的专业性较强的主修课程,涉及到影视摄影、新闻传播等等。《摄像技术》课程所学知识内容主要包括摄像方面的技术基础、艺术基础及学生实际操作的拍摄能力。

教考分离,是在课程的教学过程将授课与考试分开进行,任课老师不可参与所任课程的考试,包括出题、监考、考核、登分和质量分析。其强调按照教学大纲教学,根据培养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大纲,制定考核大纲,建立一套包括试题库、命题、评阅、评分、考试、成绩管理等多项规章制度完备的考核管理系统。

如何更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也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在充分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深入了解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学生学习感受、参与我校的课题改革的基础之下,浅析 《摄像技术》课程教考分离考核的必要性。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通过理论学习,分组实践,分组完成摄像作品的形式完成教学工作,而实际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其中有部分学生“浑水摸鱼”,仗着“大锅饭”的小组作品考核标尺,导致专业课整体教学质量不高。

1 《摄像技术》课程教考合一的弊端

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具有总结、鉴定、激励,筛选学生经验和水平的作用。当下,大多数高校的“摄像技术”课程基本上是由任课教师自行备课理论教学、期中分组实践、期末分组拍摄,验收成果。这种教考合一的模式,一是降低了学校所获取的信息的可信度;二是导致部分教师出现教学、出卷及评分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三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特别是有学生认为只要与任课教师搞好关系,在分组考核中左右逢源就能通过考试,从而把社会上诸如送礼请客等不正之风带进学校,使师生关系发生畸形。

诸如此类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摄像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摄像技术”的教考分离考核形式势在必行。在我校的教学中,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问题,一是学院的教师队伍的规模迅速扩张,其中青年教师所占比重上升,加上部分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投入严重不足,使得整体教学水平亟待提高;二是在校的生源质量差异较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学习目标不明、动力不强、热情不高,使得学风建设亟待加强。这些问题已发展成为制约教学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从管理上采取更为强有力的措施,引导、督促教师完善教学工作、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摄像技术》课程教考分离考核的意义

2.1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显而易见,学生在“摄影技术”教考分离这种模式下将会产生一定的学习压力,但这种压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也可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我校2017级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在2017-2018-2学期开始实施“摄像技术”课程的教考分离政策,在该课程的中期考核后,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普遍的提高,课堂出勤率明显上升,课堂纪律好转,师生互动性增强,课后学生主动向教师请教问题,以前的学生平时不学习,期末临时抱佛脚的状况不复存在。

2.2 促进良好学风、考风的快速形成

在以往的教考合一机制下,通常任课教师会划分小组,给出拍摄方向,这样在降低题目难度的同时,还导致了一个小组中“干活的累死,不干的闲死”的现象,并且不主动参与创作的同学还怨天尤地,觉得同一组的同学水平低,拉了自己后腿。而实施教考分离后,学生迫于考核实操的压力,促他们不得不认真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摒除考试过程中的舞弊现象,形成良好的学风和考风。此外,“摄像技术”教考分离,也提高了任课教师对学生最终评分的客观性及公正性,使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中保持认真努力的态度,并且能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2.3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摄像技术》课程教考分离的考核形式要求教师本身要有足够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操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有效的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技术指导。因此,对于专业教师来说,要想胜任该课程必须进行自身的修炼。在教考分离的考核过程中,不仅仅考核的是学生,通过细节的考核也是对任课教师的一次有效考核过程,比如,对于摄像的持机方式、白平衡调整、镜头运动的速度等的具体考核,也突显了任课教师教学的规范和要求,因此通过教考分离的考核形式真正有效的发现学生的问题,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4 提高教学管理部门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可信度

《摄像技术》课程教考分离考核的目的在于强化考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考试,专业教师可以准确地把握到学生的认知发展程度,尤其是可以掌握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的情况,并利用它的反馈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也能不断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3 《摄像技术》课程教考分离考核的必要性

并不是每一门课程都必须要进行教考分离,在《摄像技术》课程的教考分离考核的过程中目的是使学生走出课堂,找准自身兴趣特长,发挥拍摄的能力,考核分类为人物、环境和虚拟的专访等形式展开,学生现场考核,评委组现场打分,考核一个,打分一个,达到实实在在考核提升学生操作能力的目的,对于学艺不精,考核不理想的同学给予申请复考核申请的机会,每人在成绩公布前限一次復考核,通过专业教师、系主任、主管教学领导审批得以参加复考核,这样的教考分离考核目的明确,成果显著,不仅仅达到了提升学生实际操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也使得任课教师根据考核细节和考核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升教学水平,《摄像技术》课程作为实操性较强的课程进行课程教考分离的考核是势在必得的,但是作为一些理论性实操性不太强的课程如果硬要实施教考分离的考核形式就显得过于勉强,且存在对专业教师不信任的味道了。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影视制作系针对2017级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实施了期末教考分离考核,之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到每一位参与考核学生,我们得知教考分离考核得到85%的学生支持,在教考分离考核中我们还发现了教学的实质性问题和缺陷,通过教考分离考核使得学生真真切切的提升了学习的兴趣和明确了学习目的,由此可见,《摄像技术》课程实施教考分离考核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教考分离弊端必要性
跟踪导练(四)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电路基础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探讨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弊端及改进方法
侦鉴一体的弊端与改造
“新农合”县级统筹弊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