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演变

2018-12-18史小雅

卷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理论课改革开放

摘 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主体意识的逐渐提高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生了演变。本文以此为线索,梳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演变历程,总结出经验,更好的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建设。

关键词:改革开放四十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演变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突破口。同样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是提升其实效性的重要一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也不断改进。因此我们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演变进行研究。

1 改革开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演变的时代契机

1.1 科学技术的发展

1989年9月,邓小平在于斯洛伐克总统会谈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恢复了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国家应有的地位,此后我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政策和实践改革。首先,科学技术在实践方面得到了发展,为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一方面,我们打破了“一支笔,一张嘴”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借助科学技术丰富教学方法,如投影仪,以及多媒体系统在课堂上的运用;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拉近了各国之间的距离,通过互联网技术我们可以接触到西方国家的课程教学方法,借鉴其优势。其次,科学技术在政策上的变革。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颁布了许多政策。如:科技创新发展战略,认为创新是科学的本质,要在不断的发展中创新,这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要求。而要想创新,就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实际要求。

1.2 大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

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加深。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的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因此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不佳。由于教材内容不可以随意更改,因此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来拉近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不断改革背景之一。

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由此可见,我国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大学生德育的直接渠道,我国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重视。在1978年开始鼓励学生要在接触社会实际中接受教育[1]。在“85”方案中,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凸显,鼓励实行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98方案”的提出进一步加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越来越符合大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05”方案的提出则告诉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要想得到发展,必须将教学方法、教材等各个组成部分看成一个整体,既要考虑某一要素对整体的影响,又要考虑某一要素是否合适,只有弄清楚各要素之间以及与整体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演变。

2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演变脉络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有一定的历史发展脉络,只有将演变脉络梳理清楚,才便于对其经验进行总结,以便更好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根据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几次改革,梳理出如下几个阶段。

2.1 1978至1984年:启发式教学方法初现

这一时期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确定为社会主义大学的标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地位逐渐得到提高,引起了各大高校的重视。提出了“学生必须学好”的原则,这说明这一时期学生的主体性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提到了提升,学好,会用才是开设该课程的目的,因此该时期开始转变教学方法理念,开始尝试启发式式教学方法,在实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始探索启发式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中学生不在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渐渐成了课程的主体。至此,改革开放以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注入式的教学,开始根据实际情况启发教学。如:中国人民大学采取了“教师讲解+学习阅读经典”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2.2 1985年至1997年:逐渐形成双向互动式教学

随着“85方案”的颁布,提倡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同教师一同参与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在实践中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双向互动式教学方法。包括:阅读研讨法,分组讨论法等等。如:在这一时期,清华大学生开创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师生对话研讨”、“学生专题辩论”、“哲人名言解析”等[2]。总之,此时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已由教师的唯一主体性逐渐形成了课堂双主体形式,形成了双向互动式教学方法。

2.3 1998年至2005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初步形成

“98方案”颁布以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倾向开始形成。1998年12月,提出高校应该尝试运用开放教育的模式方法。1999年12月,提出应该利用好电化教育和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手段,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2004年11月,提出要加強互联网的建设,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拓展教育的空间,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形成一个合力。虽然该时期互联网技术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并不广泛,但是也形成了线上线下式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2.4 2005年至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体系形成

随着05方案的提出,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倡导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等教学方式和专题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并强调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建立教学资料数据库,推进教学资源的共享[4]。党中央、教育部在2015年7月发布提出应该将“老师讲授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校内与校外”等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在2018年提出要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教学方法创新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师生互动,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制定好实践教学大纲,拓展实践教学形式,并且将网络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如:北京理工大学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将北京的红色教育资源与学生的社会实践、个人出行结合起来,带领大学生们参观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演变的经验总结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一直秉持着始终坚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人才为根本。从理论和实践中结合国情和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不断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方法上不仅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也积累了经验。

3.1 坚持党中央的领导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演变虽然是一项实践活动,但是却离不开党中央的支持,因为要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符合与时俱进,就必须坚持党中央的领导。只有坚持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才能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且坚定的政治方向,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演变具有意义。

3.2 坚持以生为本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越加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以生为本,要不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经验告诉我们教学方法的使用要与学生的现状相结合,面对不同专业、不同性格、不同需要的大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大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相反,为了追求的抬头率,使用泛娱乐的教学方法或者凭教师经验判断教学方法,不以学生的实际为根本,即使利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技术手段,也不能让大学生真正领悟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我们人生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我们要坚持以生为本,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满足大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和接受知识的能力等,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96.

[2]吴倬.清华大学“两课”改革的目标、思路与措施[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5.09.

作者简介

史小雅(1993-),女,河北唐山,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理论课改革开放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