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探析

2018-12-18刘聪

卷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体育教师信息化

摘 要:新时代,体育教师是促进学生技能习得和健康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播者。其职业特点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特殊性,教育职责和教育形式存在多样性,本文探析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提升问题,旨在更好的发挥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促进体育教师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的新要求、新挑战,更好的促进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2.0;体育教师;信息素养

学校体育既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体育的一部分,作为教育一部分的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其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信息化2.0行動计划》的基本目标是到2022 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三变、三新”。“三全”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两高”即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一大”即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三变”即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三新”即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

1 研究对象

本文以职业院校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研究,旨在找出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体育教师素质提升路径。

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调查法等方法对上海市部分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着重对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两所院校中体育教师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教育教学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度研究。搜集文献资料79 余篇,精选28篇着重进行研究。利用专家访谈法对学校体育的一些专家进行访谈,总结整理笔记15篇。

3 研究与分析

3.1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

3.1.1 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能够影响事物发展的进程。教师自身因素是制约教育信息化素养培养的主观因素,同时也是影响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育教师有其职业的特殊性,体育课的实施是室内室外相结合。针对教育信息化2.0计划的实施,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学校体育教学的有效课堂实施形成新的挑战,职业院校体育教师正在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调查和访谈结论可知,影响体育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育教师对信息素养认知程度相对不足,缺乏不断进取与积极学习的动力。二是体育教师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操作性水平有待提高,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与信息化应用不能有效融合;三是体育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主观性不足,体育教师提高主观能性的同时才能更好的掌握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才能更好的贯彻上级主管部门的教育方针。

3.1.2 教育教学环境

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是一个不断学习积累的过程,体育教师依托于学校传播教育理念。学校的教育特色、指导方针对体育教育提升信息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与学校要求具有其特殊性。职业院校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存在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研究发现,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在部分学校得到高度重视,但也具有少数学校重视程度不足,究其原因是职业院校设置的专业与信息化融合程度不高,学校探索运用信息化教学正在进行时,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学习。体育教师信息素养培养和学校领导重视程度密切相关,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培养与支持,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这样才能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3.1.3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

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我国实现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培养学生完整个性的有效途径。当前,体育教师号称“全能型”教师。体育教师职业所具备的职业素养不但需要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知识,已经涉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以大学本科毕业获得《体育与健康》教师资格证的学生为例,需学习和考试合格以下科目: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损伤与保护、运动测量、运动训练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绘图、学校体育学等专业学科知识。另外还有相关术科技能要求: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游泳、田径类等。所以在实施信息化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这也是学科性质所决定的。

3.2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策略

3.2.1 适应时代要求,加强主动学习,提高认识

树立新时代的教育思想,适应信息化的发展促进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改革与创新教师教育的传统模式,培养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师教育理论知识的高度融合,以学科为特色匹配信息化教育。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体育教师在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上要有所适应和不断融合创新,时刻以学生主体,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新时代,体育教师更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应做以下三点:一是紧跟党的脚步,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学习相关教育文件,讨论本专业的教学特色,形成以学习文件为平台,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层体育教师在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把理论中的教学方式、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解决,提升学习理论深度;三是教学重在细节,从小事做起,做好每件小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体育教师应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

3.2.2 优化教学环境,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

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是提升上海职业院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保障。保障信息化教育中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对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至关重要。首先,硬件环境为体育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提供物质保障,确保体育教师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计算机房等,确保体育教师信息教育装备齐全。其次,保障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升的软环境,它主要包括校园信息网络的使用技巧、使用制度等。教育信息化的使用氛围,促使教师得到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学校可请相关专家辅导,开展以教育信息化为主题的讲座或者研讨会,加强优秀教案或者优质课交流与学习,组织相关类型的的教学比赛。

另一方面,加强校级之的交流与合作,加强省市县三级教学资源的交流与成果展示,定期开展研讨并付诸于教学过程中,形成教育一个网,信息化教育一个面的发展趋势;形成师生之间,师师之间,不同学校之间多层面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切实推动体育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

3.2.3 立足教学实际,突出学科特色

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一定要结合自己专业学科特点,切勿生搬套用,不仅有其型,必须有其意,不能让信息化技术流于表面,要让其能够为教学服务,这样体育教师不但用起来得心应手,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体育与健康学科有其学科的特殊性,体育教师有其职业的特殊性,结合两者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落脚点,切实推进体育教学质量,提高体育教师信息化素养。

4 小结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发展,体育教师要适应时代潮流,立足学科特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体育教师信息素养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体育教师应该适应时代要求,加强主动学习,提高认识;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优化教学环境,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体育教师只有立足教学实际,才能彰显信息化技术对现代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沈建华.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季浏.论面向学生的中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J].体育科学.2013,33(11):28-36.

作者简介

刘聪(1989-),男,汉族,山东临沂人,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体育教师信息化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信息化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