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

2018-12-18陈文妍

卷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途径

陈文妍

摘 要:红色文化是宝贵的物质精神文化财富,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资源。本文阐述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原因,研究并提出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以期能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增添有用的一笔。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海南省新型城镇化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基地校级课题“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HZY2017-9)阶段性成果。

红色文化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印证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科学性,昭示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因此,高校要深入挖掘、善于传承、有效运用、积极弘扬红色文化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1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红色文化蕴含的高尚理想和价值取向可以丰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指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分析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并解决红色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红色文化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力有限

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其作用发挥会受到各种因素的束缚。一是各个高校对红色文化的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判断不同,重视程度不同,以至于高校利用红色文化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也有所差异。二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中,没能够很好结合、利用红色文化这一优秀资源。有些教育者本身对红色文化的认识、理解有限,不善于利用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对学生进行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等的教育。三是很多高校受到教学条件或者硬件设施的制约,如距离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较远,教育者无法经常组织学生到这些红色革命基地进行授课等。

1.2 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由于红色文化的历史性、思想性和理论性较强,使得红色文化的教学形式缺乏吸引力和灵活性。具体表现在:一是较多运用理论灌输方法,很少运用引导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内容简单,阐释肤浅。很多思政课教师对红色文化的解读较为浅显,将红色文化简单地定义为爱党、爱国、传承精神以及缅怀先烈,或者干脆讲成了历史课。二是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很多高校由于缺乏有关部门支持、经费少、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无法有效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环节,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有些高校虽设置了实践环节,也大多是走走过场,学生并没有实现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的内在价值转化。

1.3 高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有限

虽然大部分大学生在经济全球和多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对红色文化的整体认知是正确的,认同感较高,但仍有相当多的大学生未能深刻领会红色文化的内涵和实质,甚至淡化了红色文化记忆。有部分大学生个性鲜明、开放自信但又不够成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习气影响,过于追求物质享受和所谓的“西方文化”,缺乏对我国那段峥嵘岁月的回顾和思考。有少部分大學生认为红色历史过于沉重,于是刻意回避历史、拒绝学习红色文化,错误把红色文化与当今生活割裂开来。另外很多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方式、形式不够灵活,很多大学生对此类教育教学活动参与热情不高,也无法用心学习红色文化的精髓。

2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红色文化既有德育功能也有教育价值,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致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分析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才能更好地运用红色文化,将其转化为优质的教育资源。

2.1 高校传播红色文化效力缺失

高校运用红色文化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润物无声地影响大学生。很多高校虽然积极建设校园文化,但没有将红色文化精神和内容融入校园文化之中,可能会让大学生从主观上认为学校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那么重视,进而不会主动学习,在学校组织有关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时不热情、不感兴趣。二是通过红色网络。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占领网络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成为不可忽视的工作。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红色网站”或者“红色专栏”,但网站数量和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网站更新不及时,管理不到位;网站内容简单,形式单一;网站管理队伍不健全,经费投入不到位等。

2.2 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薄弱

首先,当代大学生多为“九零后”、“零零后”,他们生活的年代与红色文化形成的年代相隔很远。如今大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书籍史册和各种影像资料来学习和了解红色文化,有可能因解读不到位或认知水平的局限而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产生偏差。其次,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和平、安定、富足的时代,他们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很少吃苦受挫,因此对于物质匮乏、艰辛困苦的岁月难以感同身受;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奋力拼搏,实现了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不易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最后,当代大学生思维灵活,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但也很容易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影响,有可能会偏离主流思想,对红色文化产生错误认识。

2.3 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整体规划不完善

目前很多高校对红色文化教育还不够重视,对其价值、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对于如何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仍没有一个科学、整体的规划。一是很多高校仅仅通过思政理论课的课堂讲授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没有把各个学科联动起来,在不同的领域渗透红色思想精髓;没有在全校范围内形成红色文化教育的氛围;没有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来扩大红色文化的渗透力。二是很多高校没有采取全校总动员、联合共建的形式,没有与校宣传、社科研究部、党办、学生社团等各组织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参与红色文化理论的挖掘与传承。三是各地方高校之间、高校与红色教育基地之间、高校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机制以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借鉴优秀的科研成果。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