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校文职教员队伍建设中的困境反思

2018-12-18贾秉权

卷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军队院校困境

摘 要:当前,军校文职教员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自我效能感低,岗位安定感低,待遇保障水平低,职业声望低等困境, 军校在文职教员队伍建设中应该从提高社会认同感,提高福利待遇,加强激励,提高岗位安定感等方面努力。

关键词:军队院校;文职教员队伍建设;困境

基金项目:武警警官学院青年课题“武警高等教育院校文职教员队伍结构研究”(项目编号:20181209)

在习近平改革强军思想的指引下,军队改革强军战略稳步推进,文职人员与军官、士兵构成军事力量的三大支柱,分布的岗位将越来越广泛,职能作用也将逐渐增强。然而,目前军校文职教员待遇保障不健全,二次就业比例大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军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2018年5月至6月,笔者深入H校一部六系,对200多名文职教员进行了调查,并抽取其中10位老师进行了深度访谈,结合以往资料的收集,发现文职教员队伍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70%以上毕业于211和985高校,女教员占80%,专业与岗位匹配度高,具备适岗称职的理论水平。同时也发现军校文职教员队伍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职业自我效能感低,岗位安定感低,待遇水平低,职业声望低,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和反思。

1 文职人员的职业现状

1.1 职业自我效能感低

2017年9月27日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规定,“文职人员是指在军民通用、非直接参与作战且社会化保障不宜承担的军队编制岗位从事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非现役人员,是军队人员的组成部分,依法享受国家工作人员相应的权利,享受相应的义务”。定位是“国家工作人员”,既具有军地双重属性,又区别于现役军官和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模糊的身份地位使得文职人员的管理待遇缺乏标准参照,很多保险缴纳按照当地职工最低缴纳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职人员自我效能感认知的偏低。现实中,军校文职人员在全军才两万人,在武警H校才200多人,是“新兴群体”,也是“边缘群体”,在教育培训、党员发展、评功评奖、待遇保障等方面与现役干部“双轨制”施行,让身上不穿军装,但依然有一颗军中之心的文职人员逐渐感受到了落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职人员的自我效能感。

1.2 岗位安定感低

好多文职教员选择军校首要原因就是稳定,但是军校专业和课程调整经常让招进的文职教员最后没课上了,比如《教育学》这门课,目的是H校学员毕业后下到基层部队当指挥员,开展士兵教育会是日常工作,所以需要学习教育学知识,但是在课程精简中,专家论证《教育学》这门课贴近部队不紧密,最后取消了,原来的教育学老师不得不面临转型。这样在改革纳编的过程中本来专业相符的教员就成了专业不符,一大部分不得不选择校内调剂,另一小部分文职教员面临被解聘的结局,这也是新的《文职人员条例》第五十五条所规定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辞退文职人员或者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岗位安定感低让文职教员“没干到头,先看到头”,令不少优秀人才“望而却步”,文职教员对发展前景感到迷茫,岗位安定感低。

1.3 待遇保障水平偏低

文职人员是以契约关系聘用到军队工作的非现役人员,福利待遇必然成为文职人员岗位市场竞争力的首要因素。2017年9月27日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第五条规定:“军队建立与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制度相衔接、具有比较优势的文职人员管理、保障制度和机制。”但是到目前为止,武警院校文职人员工资待遇水平与当地事业单位相比还是比较弱势,与公务员和同级别的现役军人相比差距更是悬殊,工资待遇成倍数相差。住房问题现役军人可以有资格买集资房,优先分配公寓住房,而文职人员住房实行社会化,大部分自己市场解决租住住房,费用比较高昂,尽管有一些住房补贴,但是相对于高额的房费是杯水车薪。待遇水平决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1.4 职业声望低

迄今,文职人员在我军规模数量还比较小,门类也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院校、医院、干休所等单位,职称中低级比较多,高级职称比较少,职称评定必须当年为优秀,而且评聘分离,晋升聘任的竞争异常激烈,有H校几位文职老师助教干了六年了,因为一些主客观原因还在初职上干,导致文职人员缺乏在部队长期工作的期待和动力。此外,现役和文职共同工作,从事同类岗位,待遇却差距悬殊,职业声望低让文职人员自感前途渺茫。

2 增强文职人员职业吸引力的对策

2.1 提高社会认同感

提高社会认同感就是让文职人员感受到职业尊严,首先是加快与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相配套的文件法规的制定,明确“国家工作人员”到底如何界定,与国防事务类公务员和国防事务类事业单位人员有啥区别和联系,《文职条例》第五条规定“军队建立与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制度相衔接、具有比较优势的文职人员管理、保障制度和机制”,“比较优势”如何体现,以立法的形式把文职人员放在军事战略层面进行建设,充分保障文职人员的应得权益,提高社会认同感。其次,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宣传文职人员的制度优越性,对工作出色的文职人员加大表彰力度,营造尊重文职人员的氛围。

2.2 提高福利保障待遇

文职人员是部队通过签订合同聘用到部队工作的地方人员,招聘到的大部分是地方应届毕业生,小部分是再就业人员,这些人之所以选择文职人员这个工作除了向往军营梦想,更主要是因为对部队工资待遇充满期待,对这份工作的稳定性充满期待,对这份工作的保障充满期待,如果待遇赶不上,再怀着一颗充满奉献的军中之心也会倦怠。军队应充分考虑经济利益和社会保障对人才的驱动力和杠杆作用,一切待遇应该参照同类岗位的现役人员来执行,实现同工同酬。

2.3 提供平台加强激励

合理的激励才能让文职人员这支队伍充满活力。首先科学搞好职业规划,聘用单位要牢固树立平台意识,在综合分析文职人员个性特点和岗位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帮助指导其量身设计职业发展目标和成长成才路径,给文职人员适当压担子,架梯子,对工作出色的文职人员可以优先晋级晋职。其次,鼓励文职人员做学术科研,明确划分科研成果档次,档次不同奖励区分度要显著,千万不能重数量轻质量,让文职人员在追求实惠中形成你争我赶的工作态势。

2.4 提高岗位稳定感

首先,把文职人员统筹纳入军队人才培养体系,有计划选送文职人员入军地院校培训,为他们提供学习条件和报销学费等必要保障;其次,支持文职人员在职深造。对在职攻读与聘用岗位专业一致或相近专业的学位应支持,与文职人员签订毕业后最低服务年限可以带薪读书,这样对学校来说可以提高其教师学历,对于原专业取消的文职人员也可以通过跨专业考博来使专业对口,种种做法来切实增强文职人员的职业安全感。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2017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委员会第689号修订.

[2]蒋长萌.军队文职人员身份定位问题探析[J].政工导刊,2017,2.

[3]马建厂.增强军队文职人员职业吸引力的对策思考[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7,(2).

作者简介

贾秉权(1986-),男,漢族,山西灵丘人,硕士,武警警官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军校教育。

猜你喜欢

军队院校困境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浅论军队院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论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
军队院校军体训练风险管理研究
用强军目标指引军队院校校风建设
毛泽东与军队院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