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问题的思考

2018-12-18李晓龙

卷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发展思考学科建设

李晓龙

摘 要:作为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科,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国民经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的思考,从国民经济学学科的概念内涵入手,分析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指出了国民经济学科发展中所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国民经济学学科的思考建议,旨在国民经济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发展思考

1 国民经济学科概述

国民经济学是研究一个国家范围内部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和循环,各种生产和资源要素之间的配置与组合,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各个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所以,其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运行及管理的规律,包括经济结构、经济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涉及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企业结构、市场结构、资源结构、政府职能、宏观调控、政府经济管理体制和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与计划等等。只有搞清楚国民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才能在科学范式的基础上进行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才能防止国民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被同化或边缘化的趋势,才能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

2 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所面临的若干问题

2.1 学科边界不清楚

从经济学角度看,若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没有明确学科分工及边界,就会严重制约与影响相关知识的积累与发展。由于国民经济学科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即使是跨学科融合发展,但研究内容上存在诸多边界模糊的情况,且部分理论经济学学科区别比较模糊,其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一,与西方国民经济学存在一定的混淆。在西方,国民经济学并不是一门学科,而是指国家角度的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的异体,甚至是一个部分。而其与我国国民经济学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能混为一谈;其二,与政治经济学关系不明确。这是由于我国的国民经济学是从国民经济计划学转化而来,需运用到与之相关的原理与知识,但不能就将其与国民经济学学科等同;其三,与宏观经济学关系不明朗。虽然宏观经济学是国民经济学理论的来源之一,但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在层次分析上、研究主题上及知识构成方面都有一定的区别,不能将两者等同。

2.2 庞杂的外围保护带

一门学科的发展,在其过程中需要结合现实的案例或数据对外围保护带进行伪证,经过一系列的去伪存真,保留一些尚未证实的假说,为形成理论内核的一层层保护带。对于国民经济学许可,其外围保护带还比较复杂,找不到系统且明确的理论假说,并且缺乏公认的外围保护带。在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发展中,缺乏统一的交流语言与学术背景,长此发展下去,将大大影响国民经济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2.3 研究对象不明确

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比较繁杂、笼统,似是而非,不容易看清楚其与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现实关键问题是,改革三十多年来,我们能够从国民经济学中举出什么眾所周知、有影响的理论概念、方法和模型吗?似乎难以找到。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理论界在分析国民经济或者宏观经济问题时,大多数都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概念、方法和模型。国民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影响似乎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了。

3 对如何发展国民经济学的几点建议

3.1 以国民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之间的有效分工为原则,明晰与其他学科的边界

一是明确划分国家经济和理论经济学。国民经济也被称为应用经济学,因此应强调其“应用”色彩,加强学科与理论经济学之间的分工。展示经济学的各种理论是理论经济学的基本任务,其中包含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马克思主义,货币主义,凯恩斯主义,后凯恩斯学派等各种经济学派。应用经济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吸收和借鉴现有的经济理论中的理论经济学营养成分,采用现有的理论经济学来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因此,在国民经济的学习和分析中,没有必要对流派进行过多的分析,而要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来对国民经济系统中的问题进行论证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是加强国家经济与其他应用经济学分支之间的分工。国家经济与其他应用经济学分支之间的分工实际上就是把国民经济应与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区分开来;区域发展、地区差异等有关的经济问题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产业经济学基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中观经济”主要研究目标是产业发展和演化规律,国际贸易拓宽了一般(西方)经济学原理,尤其拓展到“国际”领域,并优化全球各种稀缺资源,合理配置。那么,如何将经济从现有应用经济中定位呢?我们这么认为,国民经济的内容应该包括“综合性,指导性和应用性经济学科”,换句话说就是过敏经济学虽然与各个学科之间有着广泛的接口,但这门学科需要以宏观经济分析为理论依据,它的视野更广阔,研究对象更广泛并且包容性非常强,并且在其他应用经济学分支中占据主导地位。

3.2 明确外围保护带

为了明确国民经济的周边的保护区,我们需要将我们的理论核心应用于现实世界,并得到各种具体的假设,然后我们在不断的通过实证对其进行辩证,对外围带不断的进行调整、在调整,以确定国民经济的理论核心。根据拉卡托斯的观点,在一个进步的研究纲领中,理论导致了不为人们所知的新事实,而在退化的的研究纲领中,理论只是为了适应已知的事实而被监理出来的。因此,为了使国家经济进步,需要以宏观经济学的应用化、战略化和政策化等“三化”为主线,而不是以一种退化性研究纲领为理论依据,使用基本理论运用在国家经济的现实分析过程中,并得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和国民经济假说,建立其周边防御带的基本结构,以国民经济基本理论来发现“新颖事实”,同时不断的对国民经济的纪律制度和结构进行完善和改进。

3.3 找准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回归到国民经济学本原上。我们应该从国民经济规划的角度研究中国战略问题、道路问题、政策问题,把经济、社会、自然、国内国外所有关系放在里面,而不是去探讨这些关系,因为这些关系本身已经有其他学科在做了。我们从这个角度可以研究诸如目标问题、道路问题、支撑问题,这样就有可能找到国民经济学的立足点、增长点,而且对国家智库的发展也非常重要。所以,国民经济学应该提供经济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3.4 学科发展要与时俱进

在20年前,国民经济学计划学科计划学科是很厉害的。当然,金融学科也很厉害,但是没有计划学科这么厉害。金融学科现在在全国是基本学科,实际上是和方法有关系,和心态有关系,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有关系。我们要看到时代的变化,中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科一定要研究现在的情况才有生命力。李震中老师把这个学科带上了高峰,是他们那个时代的杰出贡献。但是,随着我们国家经济重心的变化和改革的推进,中国经济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国民经济学应该发生很大变化。正如胡乃武老师所说,这个学科的基础理论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那句话,“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应该成为我们未来学科的指导性理论。这个理论是非常正确的。如果我们对这个理论没有深刻理解,国民经济学还是难以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国民经济学学科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的研究,了解我国国民经济学科的特点与内核,分析其中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就如何发展国民经济学提出了几点建议,为国民经济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希望对我国国民经济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青龙,李杏.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大学教学,2016(04):21-26.

[2]林木西.国民经济学的历史沿革与研究对象[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7(06):113-130.

[3]刘瑞.国民经济学科的发展[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5,6(05):6-10.

猜你喜欢

发展思考学科建设
关于我校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思考
南阳市卧龙区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建设实践与发展探讨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