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层地勘单位地质档案数字化建设

2018-12-18李盛楠

卷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资料数字化建设

摘 要:地质资料是地质勘查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地质活动的真实记录,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经过多年积累,形成了种类丰富的地质资料,有计划地对历史地质资料进行整理、扫描,合理保护、开发、利用,实现地质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将使地质信息资源服务现代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管理、人员的素质及设备等方面的问题也直接影响数字化的建设,必须统一规划,科学推进。

关键词: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

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积累与管理是地质工作信息化的核心,地质资料数字化是地学基础数据库建设的一部分,是地质信息资源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现代地质工作极具价值的成果[1],加快地质资料数字化建设,是提高地质资料信息利用速率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加快国家信息步伐的需要,也是我国地质工作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此,地质资料管理必须变传统管理模式为数字化管理模式,建立起规范的、可共享的分布式地质资料数据库体系,以适应地质事业发展的需要。

1 我院地质资料数字化的现状

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建队的水文地质队之一。建院六十多年来,技术服务领域涉及水工环地质勘(调)查、地质灾害勘(调)查、遥感地质调查、岩土工程治理、地球物理勘探、水地质钻探与凿井、工程测量、矿山环境地质勘查、水土岩测试、监理等众多专业,为国家和河北省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形成了种类丰富的文字、图表、图片、声像、电磁介质等形式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参考地质资料。

地质资料是地质勘查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地质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地质勘查时直接形成或采集的“原汁原味”的地质信息数据[2],是无数地质职工辛勤奉献的心血结晶,更是研究地质环境演变、发展经济的重要基础资源。由于年代较久,受地勘单位本身发展变革影响,这些历史地质资料保存条件较简单,保存现状堪忧。尤其20世纪50-90年代的地质档案资料大多为手抄本、铅印本和打字机打印本,图件多为蓝晒图。随着时光流逝和资料的借阅使用,纸张逐步老化、脆化甚至破损,蓝晒图开始褪色,字迹逐渐消逝,有些资料无法再继续使用。

2 地质资料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當前,随着矿业开发、国土整治、城市规划建设、旅游地质工作的开展,各级政府、工业部门、矿厂企业、集体、个人对多种资源信息的需求不断扩大,地质资料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服务领域越来越广泛。省(区、市)级地质资料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各基层地勘单位汇交的成果地质资料,基层地勘单位保存的原始资料又是汇交成果资料的基础和依据。

在这个大背景下,地质资料的管理、开放利用以及社会服务也随着信息技术全面融入社会生活,数据积累和信息爆炸引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发生了变化。与传统的资料馆藏资源相比,大数据时代下的地质资料具有载体形式多、数据格式多、信息量庞大的特点,给资料管理与应用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各基层地勘单位保存的大量原始资料,账目都未能实现电子化,原始资料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基本处于盲区,传统纸介质资料和手工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地质资料推广、应用和开发[3],有计划地对历史地质资料进行整理、扫描,合理保护、开发、利用,使这些地质信息资源服务现代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促进地质资料全社会共享,并有利于地质资料的安全和长期保存,提高地质资料管理水平及利用效率,实现地质资料的长期完好保存,为我院大数据中心的建设提供基础,为社会提供长期、连续、准确的基础地质数据和资料,开展河北省水勘院地质资料电子化、数字化工作十分必要。

3 地质资料数字化建设面临的几个问题

3.1 地质资料的管理有待提高

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参考地质资料等都是我单位地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管理多数仍停留在接收、归档、汇交、保管等较为原始简单的阶段。借阅工作仍是被动等待用户上门,资料查询仍以纸质目录为主,鲜有详细的电子账目,借出资料依然是实物资料,“重收集轻开发”“重保管轻利用”,满足于“闭架借阅”“你用我借”的传统管理观念[4]。经历六十余载的累积,地质资料数量可谓是“海量数据”,然而如此巨量的资料基本都处在冬冷夏热的“陋室”内,随着岁月的流逝纸质不断地老化、褪色,加之使用时反复折叠、磨损,大批资料已经严重受损。管理人员与办公设备仅能维持资料的归档、整理和入库等日常工作,无力也无意识去开展清理和资料开发工作,保存手段原始,管理方式落后,与全国及省(区、市)级地质资料馆内恒温恒湿的精密空调、气体喷雾消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电子阅览室等管理相距甚远。

3.2 地质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加强

人是地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之本,人的素质决定了地质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质量和效率。在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地质资料的管理和服务,需要一批既懂得信息技术,又懂得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一批具有传播、开发、研究与利用地质资料能力的有竞争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地质资料馆员。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对外面先进技术的了解不够深入,使自己的方法和设备跟不上社会进步的节奏。

3.3 地质资料的管理设备有待更新

目前,地质资料管理的配件及设备相对滞后,达不到数字化要求,数字化工作是需要借助大量的硬件设备才能完成,虽然利用计算机管理,打很多资料都还停留在目录级的录入管理,文字报告、图表等很多没有进行数字化处理,仍然以纸质形式进行管理与利用,没有真正实现地质资料的数字化管理,也缺乏数字化所必备的高分辨扫描仪、专业的服务器等。另外,地质资料缺乏先进的软件进行系统管理,导致资料信息录入、查询不便,且容易产生误差,给资料管理人员和查阅资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

4 统一规划,科学推进地质资料数字化建设

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建设是个漫长的过程,必须有统一的规划,系统的措施,才能保障地质资料数字化及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系统的

建设。

4.1 目标任务

(1)对已有电子版的Word、Excell(WPS)文档资料进行PDF格式转换;对电子图件进行JPG格式转换。(2)对无电子版存档的资料进行扫描并转换为PDF(文本),图件扫描保存为JPG格式。(3)扫描过程中对已破损的资料进行修复。(4)按单项目完成著录表。(5)对完成转换与扫描的成果文件进行刻盘保存。(6)上传电子资料至管理系统的终端储存服备器。

4.2 保障措施

(1)加强管理、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软件。(2)配备必要的资料信息处理设备和一支具有高素质、有责任感的队伍。(3)加大地质资料数字化建设的投资力度,提供资金保障。(4)监督制作数字化全过程的工艺流程,保证每道工序的规范性,确保电子文件浏览检索无误。

建立与完善内容齐全的地质资料数据库是地质工作信息化必须经历的过程,用信息化建设思想总揽全局,实现原始地质资料管理历史性突破和跨越,使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与全社会信息化同步发展[1]。

参考文献

[1]姜作勤.地质工作信息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地质通报,2004(9):839-845.

[2]国土资源部.原始地质资料必须依法汇交[EB/OL].(2012-12-17)[2016-02-28].http://www.gov.cn/gzdt/2012-12/17/content_2292271.html.

[3]施红棉.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工作现状和发展趋势[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9(3):344-347.

[4]倪云英.论地质资料档案馆信息化建设——以浙江省地质资料档案馆为例[J].浙江国土资源,2012(5):45-47.

作者简介

李盛楠(1981-),女,汉,河北张家口,大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馆员,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猜你喜欢

资料数字化建设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