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结核病疫情档案管理

2018-12-18杨筠张书高媛张琳玲

卷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结核病档案管理疫情

杨筠 张书 高媛 张琳玲

摘 要:结核病作为一种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国内疫情形势一直十分严峻,世卫组织提出于2035年终止结核病的流行,我国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更进一步加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以减少结核病的传播和发病。对结核病规范化管理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础,因此,加强结核病疫情档案管理,并将档案内容利用起来为结核病防治提供政策依据,至关重要。

关键词:结核病;疫情;档案管理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由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为细长直或稍弯曲、两端圆钝的杆菌,长1μm~4μm,宽0.3μm~0.6μm。因其细胞壁脂质含量较高,约占干重的60%,肽聚糖被脂质包围,使其不易着色,经过5% 石炭酸复红加热和延长染色时间可促使其被染成红色,再用盐酸酒精处理也不易脱色,经过碱性美蓝复染后,分支杆菌依然呈红色,而其他细菌和背景则为蓝色,因此,结核分枝杆菌为抗酸染色阳性菌,这也是如今鉴定结核分枝杆菌最普遍的方法。只除了头发和指甲不感染外,结核分枝杆菌可感染全身各系统、各脏器。因此,结核病包含肺组织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结核性胸膜炎、骨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生殖系统结核、腹腔结核等等。因骨结核、腹腔结核等结核病中的结核分枝杆菌不易扩散到环境中,故而不容易造成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导致他人感染结核病。肺结核患者可以通过喷嚏、咳嗽咳痰等方式将结核分枝杆菌释放到环境中,形成飞沫气溶胶,即使痰液落到地上,也能因为随着尘埃再被扬到空气中形成再生气溶胶,而气溶胶和再生气溶胶飘在空气中,是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传播极广。结核是最主要的结核病。

2018年5月1日之前的诊断标准,肺结核只包含肺组织结核,在这之后,我国执行新的结核病诊断标准(WS288—2017),将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定义为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病变。肺结核在以前的肺组织结核之外,还包含了气管、支气管结核以及结核性胸膜炎。肺结核作为一种依靠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对人类危害极大,关乎国民公共卫生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肺结核在我国法定传染病中归为乙类。

如今,对结核病的预防,主要包括卡介苗预防接种。卡介苗是一种由减毒牛型结核分支杆菌制成的活疫苗,是我国计划免疫预防接种的疫苗之一,接种对象为出生3个月以内的婴儿或者3月到3岁的PPD阴性儿童。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后,会产生一定水平的特异性抵抗力,可以减少儿童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机会,并在自然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限制结核菌的生长繁殖,保护儿童不因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患结核性脑膜炎和血行播散型结核病等重症结核。但卡介苗的效力有限,随着接种卡介苗的时间越久,卡介苗的保护作用就会消失。因此,卡介苗不能防止成人结核病的发生。感染病原结核分枝杆菌后,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发病,这与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的数量和感染者的抵抗力有关。感染菌量越大,病人免疫力越弱,感染后发病的概率就越大。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后,人在一生中会发病成为活动性肺结核的概率只在5%~10%。

因为至今没有对抗结核病的用于成人的疫苗,而肺结核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病人处在活动性肺结核状态时,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因其活动范围而在这个范围内传播,导致肺结核的广泛传播。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肺结核病控制项目以来,肺结核的感染和发病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有效遏制。但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性增加,增加了肺结核在人间的传播,加上艾滋病毒感染人群加大,长期服用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治疗者增多,糖尿病和尘肺病患者增多,这些都是结核病高发人群,这使结核病疫情在国内迅速回升,如今,肺结核在国内的报告发病率2017年为60.5/10万。且因不规则治疗,导致耐药结核增加,而耐药结核病病人的病程比普通结核病人长,如果耐药结核病人没被规范化管理,其在社会上大范围活动,会导致耐药结核分支杆菌在人间不断传播,会加剧耐药结核病的疫情,而如今,我国的耐药结核病人一直在增加,WHO估算中国耐多药/耐利福平结核病患者数7.3万,但只有15.6%被发现。因我国结核病患者的基数大,至今为止,结核病仍然是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且因耐药结核病人增多,情况越发严峻。因此,为了更快降低结核病的感染率,不仅需要发现一个结核病人治愈一个,减少传染源,更是要把结核病人规范化管理起来,减少结核病在人间的传播。而加强结核病疫情的档案管理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40年的结核病的疫情档案、科研档案、治疗档案等,对于省级结核病控制机构而言,是一个庞大的资料库,用人力去完成收集、分类、整理、挖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结核病档案资料的整理和利用带来了极好的契机,但其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 加強领导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结核病档案是结核病控制工作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结核病预防、治疗、科研发展的基础,是总结经验教训的重要依据。由于结防工作任务繁重,人员不足等原因,领导往往忽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而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经常性的甚至日常性的工作,只有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和支持,并让工作人员加强对《档案法》和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学习,加强对档案工作的认识,并将这份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才能将这份工作做好,使档案有序地累积,并使积累的档案在之后的工作里起到更恰到的作用。

2 加强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

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于近十年开始,随着将档案电子化,并使用计算机进行分类管理,这让原来繁杂的纸质档案变成了有序的电子数据,使查找和利用这些档案变得方便。但一直从事防治工作的一些老同志对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熟悉程度不够,特别是对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和利用等更是知之甚少。这就要求引进擅长信息处理和数据库构建的工作人员,以能更好地完成对符合结防工作的数据库的构建、管理和利用。且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员也需要不断强化自身专业水平,加强知识更新,通过对档案资料的录入、管理和利用的定期培训,努力提高档案工作的水平,以能更好地利用档案数据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结核病档案管理疫情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战疫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IL-17在结核病免疫应答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