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档案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2018-12-18李利军

卷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

李利军

摘 要:本文围绕土地档案管理开展深入研究,在分析土地档案重要性的基础上,探析我国土地档案管理中的现有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完善对策,以供相关单位参考、借鉴。

关键词:土地档案;盘活存量;信息化管理

土地档案中详细记载着土地资源的事情情况、出让情况、划拨情况、土地调查资料以及土地确权发证等一切土地相关内容资料,是具备这极大长期考察、利用价值的土地信息资料,对土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对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管理水平、管理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土地档案的重要性

1.1 土地有偿使用的依据

土地的有偿使用,不仅充分的体现出土地所有权的经济实现,更是将土地利用率,出产率有效提高的调控杠杆,而借助土地档案中提供的个人使用面积、使用位置、用地性质等一系列客观的凭证资料,能够对土地使用单位或是土地使用个人,依据其实际的经济状况,开展补缴出让金或者是交地租的方式进行有偿使用。

1.2 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依据

一些地方国土资源局,在盘活存量建设地的领域充分的运用了土地档案管理模式,在开展限制、破产企业、低效利用土地回收储备期间,首先对卷宗和土地档案进行查阅,依据土地档案中的内容,调查土地的权属,确保界址清晰、权属无争议,面积准确后,才进行土地资源收回储备。

1.3 查处违法占地和处理土地纠纷的重要凭证

近年来,国家对建设用地指标提高了控制标准,门槛越来越高,很多不具备法律意识的人,为了发展项目或是达到个人利益,经常出现非法占地行为,为了将土地违法行为彻底连根拔除,很多地方国土资源局都组织执法人员,不断加大土地资源的动态巡查、执法检查力度,在巡查期间,正式土地档案,可以使执法人员快速明确所调查项目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同时充分利用土地档案,可以避免错误的将正常用地企业误判为违法占地行为,即可以提高土地执法的准确性、公正性和时效性[1]。

2 当前土地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化程度缺失

虽然随着国家信息技术发展,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档案管理类型软件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人们的事业中,同时光盘、照片、移动存储类型的土地电子档案已经使用多年,但是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纸质档案,这些档案若想要转换为电子档案,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拍照、扫描,格式转换等等,这就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工作负担,同时为了避免病毒、密码从公网流入系统中,目前还无法实现电子档案网络查询的功能,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这就造成了土地档案利用率极低的现象。

2.2 未建立统一管理网络

多数地方土地资源局,都没有建立土地档案管理的统一网络,并缺少统一化的归档管理标准,虽然国家相关文件已经对档案的归档做出了明细规定,但是在实际开展档案内管理工作阶段,仍然存在大量的‘该归档、未归档现象。

2.3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的土地档案管理,在管理这堵值一块多数都处于缺失现象,有些没有对等级、节约制定管理制度,有些对立卷操作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或是制定但是不够合理,这些制度问题,为档案的管理、节约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现象[2]。

2.4 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

在实际的土地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及时工作做得再出色,也不会为单位或个人带来十分明的显经济效益,因此一些地方管理部门的领导,就对土地的档案管理工作缺少重视的程度,而领导的重视缺乏现象,也就直接使得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待工作态度消极,工作随意性较大,要么一笔带过,要么怠慢、拖延。

3 完善土地档案管理的有效对策

3.1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发展信息化,建立信息化土地档案管理,已经是我国处于互联网+时代基础下必然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提高土地档案管理服务效率、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因此企业必须充分发展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在开展信息化建设期间,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3.1.1 满足需求原则

对土地档案实现信息化发展改革,会在根本上将土土地档案的保管人員、利用人员之间关系改变,土地档案利用者,在需要利用土地档案提供期间,必须提交利用需求,随后等待审批,批准后等待档案自己的到来,因此,能否提交申请后一定能得到所需的土地档案信息,具有极大的你且地面互相磨合,而利用信息化技术改善土地档案管理,其目的之一就最大化满足使用者对档案资料的需求。

3.1.2 效益原则

所谓效益原则,是建设信息化土地档案管理的核心原则,起包含着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即建设信息化土地档案管理体系中,需要将效益原则贯穿在整个建设过程当中。

3.1.3 协调发展原则

在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土地档案管理期间,要求土地档案管理机构的每个部门明确分工更,协同工作,协调一致,确保信息沟通流畅,各工作环节无缝衔接,共同促进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

3.1.4 归档双轨原则

该原则为在建设信息化土地档案管理体系过期间,必须同时存有一份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二者共同进行管理,这是将纸质文档转换为电子文件期间必须坚持的原则。

3.2 建立土地档案管理的统一管理网络

土地档案管理机构,需要建立统一的土地档案管理网络,并科学、合理的制定出土地档案统一的归档标准,进而确保土地档案的完整性、规范性、齐全性。在一个行政区域当中,若是将土地档案从收集阶段一直到归档阶段,都设置为同一的标准,可以有效的提高档案管理流程的标准型和程序化,在制定统一的管理网络与标准之后,要严格加强各部门的执行能力,定期对执行情况开展严格的检查[2]。

3.3 对土地档案管理建章立制

土地档案管理机构,需要加大管理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和管理强度,严格遵循土地档案手机、档案整理、档案鉴定、档案统计、档案保管、档案利用6大环节的工作内容,以国家制定的土地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以及土地管理档案案卷构成一般没要求文件,建立完善、健全的土地档案管理制度,从而确保档案的管理工作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开展。土地档案的管理,具备这很强的专业技术行和政策性,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直接关联着档案的寿命和利用价值,因此就需要严格遵循档案管理‘八防标准,加强应阿金建设的同时,购置去湿设备、秘籍档案夹、计算机等设备,在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的同时加强保管环境的条件。

3.4 强化档案管理意识

土地档案管理的相关事业单位,需要从上到下,又内向外的加强土地档案管理的重视态度,在开展土地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会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重视程度、档案保存环境造成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开展土地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企业领导者需要以身作则,提自身对土地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并积极开展档案管理的培训、学习活动,同时将档案管理事宜纳入到日常会议当中,并针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其工作态度、工作成果与员工的福利待遇、工资额度有效关联[3]。

4 结语

土地档案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档案的寿命以及起保存价值、利用价值,若想要有效提高档案管理水平,首先要大力推展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将土地档案施行‘双轨,建立土地档案管理的统一管理网络管,通过建章立制来完善土地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在单位内从上到下加强档案管理意识,领导以身作则,积极开展档案管理学习,培训,以有效提高我国土地管理水平,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芬.浅谈土地整治项目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00034-00034.

[2]李群.新形势下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7(9):126-126.

[3]李娜.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7(8):141-141.

猜你喜欢

信息化管理
新形势下血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探讨
高职院校会计档案信息化管理思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