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外语教育的国际文化取向研究

2018-12-18何英蕾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10期
关键词:国际视野多样性

何英蕾

摘要:文章以《新世界交互英语(读写教程)》为案例,考察外语教育的国际视野渗透及国际文化取向。分析统计显示:《新世界交互英语(读写教程)》可分为五类主题文章,从不同难易程度扩容了国内大学本科生的国际视野,对中国学生的文化知识构架与文化价值取向产生良性影响。文章认为,中国外语教育重在文化层面的教育,在十分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当下,如何更好地适应国际交流的需求,培养出真正国际化人才,此案例可以给出一种较为合理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新世界交互英语》;国际视野;文化取向;文化多元性;多样性

一、《新世界交互英语》:一个国际文化取向案例

“国际视野”是指国际眼界或跨国眼界,一种广阔、全面的眼界,能够从宏观上将国际、跨国的文化尽揽眼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新世界交互英语》(以下简称《新世界》)正是在《纲要》要求背景下,编写的一套独具角度、内容创新又有明确教学目标的高校英语通用教材。

《新世界》注重的是一种全球互联、实时性的国际视野,并以其为切入点、以时代前沿科普信息、世界文化习俗、真实人物事迹为支撑的通识类英语教材。其内容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站在国家外语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于2017年从美国Cengage Learning(全球最大教育出版集团之一)引进的优质原版素材,言语方式偏向美国化,文本内容涵盖全球近20个国家的科技、人文、经济等领域。这套教材具有一种案例意义。笔者将从此案例入手,通过案例研究,探讨外语教育中国际文化取向问题。

二、《新世界》读写译教程文章类别计量描述

与传统通用大学英语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相似的是,《新世界》同样设置“视听说”“读写译”两个独立系列。其中“读写译”每个单元包含Reading、Writing、Translation和Weaving It Together四个部分。Reading含两篇题材、难度基本一致的课文,Writing侧重于Writing Skills训练,Translation结合课文内容有一个同主题从纵向进行传统文化探寻,最终在Weaving It Together环节进行综合和拓展练习。四个部分也是一个由教师讲授到学生课上互动、课下自主学习的过程。笔者将专注于《新世界》读写译64篇课文开展国际文化取向分析。

据统计,64篇课文可分为五大类别,A类——深度专题,其中又可细分为探寻单个国家传统文化习俗的文化类深度专题(Ac),以微知着、深入浅出、与时俱进的科普类深度专题(As);B类——具有国际视野的广义话题;P类——介绍某一真实的“小”却很有世界影响力人物/动物故事;L类——以叙事和诗歌体裁为主的西方文体佳作;J类——取材于刊登在西方报纸、杂志上的趣味报道。以下为各类别课文数量分布:

三、《新世界》读写译教程各类别文章内容分析

(一)科普类深度专题文章是最大特色

纵观《新世界》课文,科普类深度专题文章(As)占比最高,这24篇文章涉猎的话题如下:

这24篇课文有19篇是自然科学相关主题,占比79%,在国际视野方面对理工科大学本科生的针对性明显。为增加阅读趣味性和学习自主性,各个文章主题辅以全球多个国家、城市中已发生、正在发生、将来发生的实例予以说明,最大化解除技术壁垒,符合其扩充专业英语学习的需求,对于文科为主的大学本科生而言,也可作为一种创新思维能力的拓展。

《新世界》As类别课文的存在是一种另辟蹊径,为大学英语教育如何和国际接轨提供新的思路。这种在国际视野之下的文本学习、案例学习,潜移默化地让学习者拥有一种科学理念,让学习者了解到英语除了是国际交流的第一用语之外,还是科技科学领域第一通行语言。内容与时俱进,方式方法润物于无声。

(二)文化类深度专题文章引发学习者极大兴趣

Ac文化类深度专题文章为学习者展示了中国人脸型区别、尼泊尔排灯节等8个涵盖亚洲、欧洲和美洲的传统文化习俗,聚焦到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充满细节却又跨度极广。笔者随机在自己和平行班搭档所教授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335份,受访对象皆为本校大一新生。其中仅有13%的学生出国旅行过,面对基本没有实际接触过的各文化主题其了解程度见下表:

值得注意地是,美国卡拉维拉斯跳蛙比赛这一当地风俗在通过课文了解之前,375名大一学生全部没有听闻过,且都对这一主题产生极大兴趣。该文章以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作为引言,生动活泼地讲述了跳蛙比赛的“前世今生”,还以自嘲地方式介绍了Bill Steed's Croaker College(当地一所青蛙培训学校),“笑”果十足。在学习完该课程之后,高达93%的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并有80%的受访者表示除纽约、洛杉矶这些传统旅游目的地之外,跳蛙比赛所在地——加州卡拉维拉斯县也是必去的地方。

(三)广义话题文章单篇涉及多个国家,极具国际视野

笔者统计了《新世界》“读写译”12篇B类广义话题文章,涉及国家或地区达68个,平均单篇文章就要出现近6个国家或地区作为辅助说明事例,详细数据见下表:

笔者整理、汇总了全套教材B类文章涉及区域,较之以美国为课文发生中心地带的主流教材,《新世界》更倾向于欧洲诸国,及除中国之外的亚洲多个国家。这种“异域风情”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英语学习体验。

四、结论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大学英语归根结底也是一种语言类教育,隐隐折射着人类文明史中涌现出的文化之光。《新世界》在完成《纲要》和《指南》的规定动作之外,通过一个跨度为期两年的学习,让大学生体验到国际视野下文化的多样性存在。同时,在全球顶尖品牌教学资源的支撑下,以启发式的教学理念,灵活课堂教学纽带,将全球化视野与学生真实生活联系起来,在重视个性化发展需求之外,也有利于培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寥寥数百字的课文《新世界》设计了不同文章类别,将“国际文化取向”渗透到教材,跨度较大的文章难度,大量非美国的个案,可读性强,非常亲近学习者的学习思维。这些都为中国外语教育的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平.英语教学培养大学生国际视野与胸襟之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4):101.

[2]王江涛.高考不是政府退出就能解决问题[N].南方周末,2018-7-19.

[3]宗俊峰.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的探索与实践——以清华大学出版社为例[J].现代出版,2011(1):20-24.

[4]庄红权,温韫辉.以内容为体,以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为翼——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融合初探[J].出版广角,2018,(1):38-40.

[5]吕占军.《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评介[J].考试周刊,2017(7):88-89.

编辑∕杨波

猜你喜欢

国际视野多样性
搭建激情与梦想的舞台
利用网络教学多样性 开展有效教学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儿童音乐剧发展趋向分析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机制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