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阴幽草胜花时
——《写好草字头》书法教学课例浅析

2018-12-17

江苏教育 2018年85期
关键词:草字头收笔口诀

【设计理念】

本课是一堂四年级软笔书法指导课,授课内容节选自苏教版书法教材第十五课。“艹”的基本笔画比较简单,学生在硬笔书法中早已接触。但软笔书法中“艹”的书写更加注重笔画的安排和笔势的连贯,用“艹”作为汉字部件时,其结构规律值得我们关注。在教学中,笔者注重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基本笔画的形态和笔法,揣摩间架结构的处理,在观察中让学生捕捉特征,学会思考,在练习中提高书写的技能,在分析中体悟中国文字的造型之美,在欣赏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从而提升学生的书法兴趣,丰富学生的书法文化知识,激发他们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在读帖、临帖、评价的基础上感知“艹”作为部件的字的书写特点、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习字方法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2.在研究字理的过程中,懂得谦让等做人的道理,感受汉字的情义美。

3.在习字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感受汉字书写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吹拂,春雨悄悄滋润。我们美丽的校园也呈现了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播放春天校园的视频,随机出现花、草、芽、英、芬、芳等字,音频范读字的读音。)

师:齐读出示的字,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字的偏旁都是草字头。)(板书:草字头。)

师:(出示草字头的字。)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草字头像什么呢?(它就像孩子头上的帽子,既实用,又美观。)

【设计意图:PPT呈现校园的美丽春光,让学生在欢快的乐声中看一看、赏一赏,既巧妙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对校园的喜爱之情。其次,随机呈现的汉字使得精美的画面携着浓浓的墨香,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看字、写字,逐渐入境。写字活动的序幕由此拉开。】

二、巧妙引导,有效探究

(一)学写草字头

师: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其下,其下下矣。”这就告诉我们,初学写字,应选择法度谨严的优秀范本。一起来看《多宝塔碑》的拓本,你对它了解多少?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

(这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44岁时所书,用笔多中锋,起笔收笔的提按都非常明显,横竖对比鲜明,富有节奏、韵律之美,整幅作品端庄平稳、正气饱满。他的楷书被后人称为“颜体”。)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探寻《多宝塔碑》中草字头的写法吧。

其实,草字头一开始并不是这样写的。从古代书体中可以看出,“艸”(教师毛笔板书“艸”)就像两棵并列的小草,非常形象。后来,“艸”不再表示草的意思,专用作部首。现代楷书中“艹”都作为字头出现。

【设计意图:汉字起源于物象,探寻草字头的演变,感受汉字的演变及其变化之美。培养学生对汉字的亲近感和敬畏感,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

出示教师书写的“艹”。(图1)

图1

图2

图3

图4

师:草字头由哪些笔画组成的?(两横一竖一撇)

师:《多宝塔碑》中,草字头的长横被分成了两半。怎样写才好看呢?(首横的收笔和末横的起笔笔意要连贯,整体上和长横一样要微微上昂,左低右高)

师: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了左低右高?(两个横画,左边的低,右边的高;竖与撇画相比,竖画低,撇画高。)(图2)

师:所以,整个草字头也呈现了左低右高的趋势。(图3)

师:再来看看末笔的撇画,你有什么新发现?(感觉连着下面的笔画。)

师:好眼力,说得真好!撇画犹如牵丝一般,连带出下面的笔画,这样显得笔断意连,一气呵成,别有韵味。

师:另外,竖画和撇画的角度也有讲究,两个笔画组成了一个倒八的形状,就跟蓬勃生长的草儿、枝繁叶茂的大树一样,它们的下方皆向根部聚拢。这样处理,字显得紧凑聚敛,活泼生动。(图4)

师:颜真卿常用口诀的方法来写字,我们也一起来念一念写好草字头的口诀吧——两横连贯微上昂,两棵小草坡上长,左低右高心向内,帽儿美美戴头上。

【设计意图:读帖有方,让学生善学。引导学生观察笔画字形、发现规律,是每一个学生学习书法的基础。书通万象,每一个汉字与自然生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引导学生体悟汉字与自然生活的相通之处,从而把握汉字之美的本质。将书写要领编成口诀,便于学生记忆,将书写要领植根于心,写字的课堂由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

师:认真研究字帖上的草字头,我们的收获真不少。记住了口诀,让我们来写一写吧。首先调整好坐姿(头正肩平背直臂开足安),描一个,写两个。

师:对照口诀,同桌交换评星,做到一点给一颗星,说说你的评价理由。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离不开评价,精彩的点评是课堂教学的亮点,也是学生自主交流和提高的过程。但点评不可流于形式,形同虚设。教师对点评环节的引导尤为重要,对照口诀点评,既关注了笔画的书写是否到位,又关注了结构的安排是否精准。】

(二)写好草字头的字

师:写好草字头,我们再来看一看《多宝塔碑》中的带有草字头的字“英”。看,草字头就像一顶漂亮的帽子,“央”就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女孩,对于这个组合,你有什么建议呢?(图5)

图5

图6

师:草字头的竖画和撇画被截分成了上下两部分,上下的长度有区别吗?(上长下短)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呢?(一是谦让,这样草字头下方的部件就显得舒朗从容;二是两个部件的关系显得紧凑、亲密,整个字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图6)

师:老师给“英”字画上边缘线,你有什么发现呢?(“英”是一个正梯形和倒梯形的组合,横画托上,横长竖短,上紧下松,主笔舒展有力,整字结体舒朗大方。)(图7)

师:再请大家观察“央”字的撇画和点画,它们又有什么特点呢?(撇画取势纵向,起笔于竖中线,先竖后撇,收笔于对角线;长点与撇画呼应,收笔于同一水平线上,与撇画成聚合之势。整个字显得重心稳定、紧凑和谐、融为一体。(图8、图9)

图7

图8

图9

师:一起来把咱们的发现编成口诀吧。(归纳:草头谦让央大方,横细竖粗对比强,横长竖短主笔张,提按明显装饰美,撇点聚合心稳当。)

师:《多宝塔碑》是颜真卿早期的成名作。他的横画竖画,他的起笔收笔,跟当时的其他碑帖可不一样呢。(对照《多宝塔碑》拓本,教师简单介绍碑帖风格特征。颜真卿的字,横竖笔画对比鲜明,起收笔的顿按比较明显。这种顿挫、挑剔之华饰,可以丰富、弥补楷书放大后的空乏。颜楷的华饰是个客观的事实,点画本身变得规律化、独立化,改变了自晋楷以来,与行书笔法相互贯通的用笔规律。)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仔细读帖,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草字头竖和撇的长短让学生懂得规避礼让的道理。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九课《怀素写字》中写道:“怀素写字非常认真,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再按字的笔顺,一笔一画照着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写字首先要整体观察汉字的字形结构,再认真体悟笔画的规范书写。先画边缘线可以让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字形及结字方法,引导学生整体观察、妥善经营、冷静思考。再聚焦到重点笔画的书写,进一步搞清其位置关系。只有读懂了古人的结体和用笔规律,方能在手上表现出来。历代书法家的字帖很多,特点显著,风格迥异。师法古代书家的经典碑帖,是书法学习的必经也是唯一途径。所以,原汁原味,呈现经典,充分感受《多宝塔碑》的风格特点,有利于保证学生正确的第一印象的建立和学习方法的纯正。】

师:知道了“英”的写法,老师已迫不及待地想动笔写一写了。请大家先看老师范写“英”,然后在练习纸上描一遍,写两遍。

师:写好的同学,将自己写好的字与范字比一比吧。(与范字进行比对,在比对中找差距,在比对中不断取得进步。赏赏评评同伴的字,大家一起进步。通过比对发现,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忘记将末笔变捺为点,整个字不灵动;二是“央”写得过宽或窄,导致字显得松散或局促。)

【设计意图:比对是学习书法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比对,我们可以找出亮点,也能发现问题。再次临习时就能越写越好。同时,在比对的过程中,能训练学生主动观察、读帖的好习惯。】

三、分组合作,自主学习

将全班学生分成八个小组,自主探究“花”的写法。

师:请小组代表上台分享研究成果。(草字头左低右高,“化”字笔画少宜粗壮,竖要劲挺,竖弯钩要舒展。)

师:请大家对着范字临写“花”。

师:同桌间互相点评,给同桌写得好的字画上红圈圈,也可以给写得棒的笔画画圈。

师:点评后再次临写“花”。

师:老师想请一位学生上台点评,分别从笔法、结构等方面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师: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你们临写的作品成果,老师与你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你们写的到底如何。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书法学习尤其如此。学生在读帖、归纳书写要领,临习范字、评价矫正的基础上自主学习新字,如此循环往复,形成正确的书写技法。分组学习,互学互帮,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同桌互评、生生互评、教师点拨,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认识—实践—再认识”不断升华的过程。】

四、欣赏解读,再写再议

师:很多同学也像你们一样,用心读帖,静心研究,细心临写,日积月累,终于写得一手好字,你们想不想来欣赏一下?

(播放作品,学生欣赏。)重点分析草字头的字的笔画和结构规律,解读作品的章法特点等。

师:古人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这就是说,观察范字越精细越好,临写的时候越像越好。要写好这两个字还得注意什么?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帖,再写“英”“花”。夸夸自己和同伴的字,圈出你最欣赏的一个字或一个笔画,说一说它的用笔或结构好在哪里。

【设计意图:同龄学生的作品最易激起相互间的共鸣,欣赏后再写再议,有效地巩固了新知。】

五、迁移运用,举一反三

师:书法学习讲究学以致用。每个同学桌上有一幅未完成的作品,请补上空缺的“英”“花”二字,这两个字都是草字头的字,老师相信只要你用上今天所学的知识,就一定能将这幅作品完成好。(含英咀华;妙笔生花)

图10 学生作品

师:在小格子里写上你的名字,再盖上印章,就成了一幅完整的作品。

师:作品写好后,进行集体展示,并可以送给现场的老师或你的好朋友。

师:光写好“英”和“花”还不够,同学们课后还要运用学习的书写本领,努力写好其他的草字头的字,真正掌握这一类字的书写方法。学书贵在日积月累,只要同学们坚持不懈,一定能写出一手好字。

【设计意图:创作环节既能巩固新知,又能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尝试创作的过程中体验学习书法的快乐,学习书法的兴趣也会在不断获得的成就感中得到提升。同时还能让学生初步感知书法的章法美,为后面进一步学习集字创作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草字头收笔口诀
草字头
第二讲 基本笔画写法
口诀与加法
收笔笔法势和收笔笔法分析研究
软硬兼施(二)
口诀中的规律
书法运用
罗唆人的信
怎样熟记口诀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