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心理学角度谈对高职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管理

2018-12-14刘丽波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心理现象高职

刘丽波

【摘要】笔者以对高职学生主要网络失范行为的描写为切入点,探讨了失范行为背后的各种心理现象,从培养学生自律意识以及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这两个方面给高职管理人员以启示。

【关键词】高职 心理现象 网络失范行为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198-02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 网络对于高职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觑。他们平均入学成绩偏低,自我管理能力差,学习动力不足,导致他们更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 显示,大专生和职高/中专/职专/技校学生网民中的网瘾比例最高调查发现,大专生网民中网瘾青少年比例最高达19%,其次为职高/中专/职专/技校学生( 18.6%),很多高职大学生不能合理使用网络,导致出现了网络行为失范行为。笔者对高职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进行了总结。

一、高职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主要表现

原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赵勇曾指出,我国青少年网络行为存在着五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即网络失范行为:第一,在网上浏览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第二,热衷于网上聊天,且内容低级、庸俗;第三,沉溺于网络,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第四,网上交友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第五,利用网络知识肆意妄为,破环网络秩序,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笔者通过对高职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进行了调查,发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利用网络进行不文明交往

1.表现在利用假身份与人交男女朋友,确定恋爱关系。高职学生刚一进入学校,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和老师以及新的生活学习方式而无所适从,但是又深感孤单,再加上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于异性存在好奇,于是他们利用虚假的身份在网络上寻求可以倾诉的对象,进而慢慢地发展成为恋爱关系欺骗对方金钱甚至感情。

2.表现在网络中使用语言暴力。高职学生对于自身在社会上被贴的各种不好的标签而觉得不公,于是在公共社交网络平台中口出脏话,恶意辱骂伤害他人。由于无需承担责任,他们将网络视为“情绪公厕”,尽情宣泄、倾吐自己不能直言的社会情绪。

(二)对网络过度性依赖

1.表现在网络沉迷成瘾。高职学生是网络游戏的忠实爱好者,他们很多在高中阶段开始接触网络游戏,但是当时迫于家长、老师的压力,对于网络游戏的喜爱被充分压制着。来到较自由的大学,许多高职学生要弥补高中阶段的遗憾,他们将大学阶段一天中大部分时间用来玩游戏。这不但荒废了学业,而且游戏中不良信息的传递势必造成价值观的扭曲。

2.表现在对网络信息的依赖。第一,依赖网络信息完成学业任务。高职学生入学成绩不佳,有很大部分学生跟不上班,再加上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愿意思考,导致平时一遇到问题就依赖网络寻求答案,更有甚者完全靠抄袭网络中他人的作品或研究成果来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这无疑侵犯了别人的知识产权;第二,依赖网络信息来消遣大学时光。特别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性”产生好奇心理,于是大量浏览色情网页、暴力网页,网络中所看到的对于他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有潜移默化地影响,这势必会导致犯罪。

二、高职学生网络失范行为产生的心理分析

每一种行为方式的背后都隐藏着人的某种心理状态和动机,笔者将以上失范行为从心理学角度进行了分析如下:

(一)躲避心理

全新的学习、生活模式让刚进入校园的一些高职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他们所有的心理定势都遭到破坏,但是又不愿意建立新的心理结构来适应新的环境,这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不平衡,从而出现了严重躲避现实心理。于是他们躲进了网络中,靠互联网来缓解这种心理的不平衡,他们沉迷于网络交际、网络游戏等就是躲避心理最好的反映。

(二)从众心理

有一部分高职学生慢慢地适应了校园生活规律,此时新的心理平衡初步建立起来,但是面对新的学习生活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渴望成为成人但又不成熟的心理让他们对待问题不做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折地跟随大流走,这种盲目从众模仿他人的心理让这些学生从最初的跟风玩网络游戏到与网络游戏形影不离到最终滑入网络的深渊,以至于做出一些有悖于道德和原则的行为。

(三)侥幸心理

一些高职学生以虚假的身份进入网络空间,他们认为既然身份是虚假的,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网上进行网络攻击谩骂、网络欺骗甚至网络犯罪等在现实社会不敢做的事情,这种妄图通过虚假身份避免对相应的不道德行为承担责任的侥幸心理是很多网络失范行为产生的根源。

(四)叛逆心理

一些高职学生进入大学,开始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脱离父母的独立生活,而且在这个阶段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自己的想法与行为成为了自身生活的主宰,于是他们对待任何事情都习惯性地持评判态度来证明自己的独立性,在日常生活中也以成人自居。他们像成人一样沉迷网络,面对父母、老师“苦口婆心”地规劝,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更加沉溺网络之中,这也导致了许多网络失范行为的产生。

(五)宣泄心理

一些高职学生来到校园,由于家庭背景不同、自身各方面能力素质都存在差异,这容易在他们中产生攀比心理,这种心理上的不平衡让他们感到社会的极度不公平,再加上在慢慢地接触到社会后,遭遇了许多挫折,这在不平衡的心理上又增添了许多复杂的情绪,这种复杂的情绪是对于以后真正步入社会的惶恐不安,是对自己要面临的复杂社会不能成功适应而感到烦躁。于是他们利用在网络上宣泄来缓解和释放心理压力,这种压抑心情的频繁释放使他们不习惯于自制,最终导致网络行为的失范。

(六)好奇心理

高职学生在大学阶段是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并憧憬着各种未知的经历和各种奇特的感觉,于是丰富繁多的网络满足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理,他们尝试各种网络游戏、传播各种不良信息,利用网络进行网络犯等来经历一件件不一样的事情来满足各种不一样的感觉。受不良信息等的影响,他们的好奇心理发生了扭曲,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对高职管理人员带来的启示

(一)培养高职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

透过高职学生网络失范行为所反映出来的各种心理现象,我们不难发现这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自我独立意向强烈是分不开的。他们渴望摆脱对父母和社会的依赖,渴望做完全独立的个人,强烈要求外界承认他们的成人资格。因此,高职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他们这一渴望独立的心理,着重培养高职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网络道德教育中来。首先可以将网络道德教育融入进课堂教学,让高职学生对于网络有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能够在网络行为中自觉规范自我;其次自律意识培养离不开学生的自我修养,因此,要注重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开设,以便能够对网络提供的信息进行正确判断,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培育自律意识。

(二)加强高职学生网络心理健康辅导

高职学生身心的异步发展表现为学生生理发育趋于基本稳定成熟,但是心理的发育由于是一个与个体知识、阅历、参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密切相关的过程,因此高职学生由于在这个阶段缺乏社会化经历,导致心理不成熟,这种不成熟的心理极易产生网络失范行为。因此高職管理人员要关注高职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辅导。首先,要尊重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和指导工作,使他们具有良好的上网心态,能够更加理性地使用网络。其次,丰富心理健康辅导的手段,在传统的面对面辅导的基础上,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提供经常性的心理治疗或咨询,也可以建构符合网络心理学特色的网站等。

参考文献:

[1]张道明,王超.高校应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途径探析[J].工会论坛.2010,7

[2]袁淑玲,霍蓉光.高职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内在原因与解决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

[3]蔡向阳.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行为失范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

[4]王春颖.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问题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6

猜你喜欢

心理现象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传播活动中的心理现象——以《创造101》粉丝集资应援现象为例
中职学校“两后生”自卑心理现象及对策
感受性问题的生物学解释途径
新闻传播效果异化与受众认知心理现象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