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2018-12-13郑骏麟

新课程·小学 2018年10期

郑骏麟

摘 要: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今天,小学时期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通过以下几大方面,坚持做到努力构建友好师生关系,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多媒体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激励法的措施,以此来不断加强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其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兴趣

一、努力构建友好师生关系

新课改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就需要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作为老师就需要去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就要改变教师和学生以往的那种只有教与学的关系,从而变成教师作为辅助学生学习,提升自己的助手,同时,教师就要主动改变自己的角色,和学生建立良好的相处模式。和学生恰当地接触可以使学生不再惧怕老师,充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参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及讨论。友好的关系确立后就会使学生和老师的距离变得更近,有利于教师后面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

只有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课堂效率是低下的。那只会给学生一种感觉,感觉上课只是一种形式,一个任务,就没有听课和回答问题的积极了。所以要想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需要营造一个积极活跃的气氛。首先我們要先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在学生放松的基础上更容易学习新知识,也会让学生的求知欲变强。同时还要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有情节,有故事。学生都不喜欢死讲课的老师,他们更喜欢上课有话题,课堂又有气氛,又活跃,又有效率的。所以我们上课对某些知识点不能照着课本上的念,而是需要我们让学生能听懂并且兴趣十足。我们可以举一些生活中都常见有趣的事情,然后带到数学问题、数学知识的分析上来。不仅仅让学生有信心能够学会,还让学生可以很快就接受新的知识点。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主体,新课改后我们的工作重心就转移到以学生为主体,那么我们教师的任务就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了,我们还需要围绕学生为主体,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做到科学传授知识。那教师的主要任务也就变成了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更综合的人。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由结组,自主进行互相之间的监督,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一起进步。在课堂上不只是一味地自己讲题,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让学生在学习一个题的解答过程中,掌握多种思路和方法。学习一些不是很有难度的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轮流来上台,讲述自己的理解,当然其他同学也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大家一起来思考解决。这种学生当家做主的课堂,让学生觉得自己在班级里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希望展示自己的心理下,更加积极自主的学习。

四、利用多媒体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重,对一些事情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因此,我们就可以多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例如:我们在让学生学习视角图的时候,开始可以不直接引入正文,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来放一些积木堆积在一起的物体的各个方位的视角图,先让学生思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进行接下来的环节,在学生热情高涨、好奇心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给学生看这个令学生都迷惑的整体。然后引出接下来我们要讲的课题。这样不仅仅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印象深刻,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让课本上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

五、采取激励法措施

其实小学生是特别容易满足的。在生活中,受到家长的表扬他们会很高兴,在学习上,受到老师的鼓励会更用功。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适当鼓励学生,激励学生。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使用赞美学生的词语,要多对学生给予肯定的眼神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让学生相信自己然后在学习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回答问题不能有批评,要对优秀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的潜力;对于普通的、没有自信的学生要对他们在不懂的知识上进行适当的指导,让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找到自信,让他们知道自己也可以很厉害。鼓励学生都积极回答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现当代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坚持以上几大方面,把学生真正当做课堂的主人,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让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生活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张鹏.小学数学德育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6(2):1-3.

[2]黄旗云.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意义与策略[J].数学教育,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