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约车业务安全隐患与防控

2018-12-13云南师范大学MPA中心胡红霞云南师范大学泛亚商学院王俊程丨文

现代职业安全 2018年11期
关键词:网约车主出租车

云南师范大学MPA中心 胡红霞 云南师范大学泛亚商学院 王俊程丨文

2018年5月6日,云南某航空公司空姐李某在郑州航空港区搭乘司机刘某驾驶的网络预约车途中被害;2018年6月17日,广东罗定市22岁健身房女收银员小欧凌晨打车遇害;2018年8月24日,温州乐清女孩赵某搭乘滴滴顺风车被劫财、奸杀。3件恶性事件均与网约车业务有关,3起案件均发生了性侵行为。网约车遇害事件敲打着社会最敏感的神经。

笔者认为,随着各种便民技术的发展与国民总体素质的提高,当前治安监督形势越来越好,使用网约车业务的大众不需要因个别特殊案例而恐慌。本着提前思考、做好预案、加强防范的三重理念,本文对网约车业务安全隐患与防控方略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网约车业务安全隐患分析

驾驶安全隐患

驾驶安全隐患主要有驾驶技术欠佳、营运资质不够、疲劳驾驶、违规驾驶和挂名代驾5种情况。

一是一些车主因驾龄短、安全行程不足或是不善机械操控等原因,驾驶技术欠佳以致在陌生道路、复杂路况尤其是紧急情况下安全隐患明显高于专职出租车司机。

夜晚中某城市的车流 图片源自百度

二是营运资质不符合要求。为提高安全系数,运营商对车主有一定的资质要求,例如,目前滴滴出行要求快车业务司机的驾龄必须在3年以上,同时申请成为网运车的车龄需要6年以内,专车业务商业第三者险参保金额30万及以上,并且要求准驾车型为C2及以上,无酒驾、毒驾等严重交通违法事故。但在网约车平台刚兴起或是缺乏竞争力的网约平台,由于技术缺陷等原因可能对车主和车况有意无意放低资质要求,以让更多的车主具有载客资质。此外,获得驾照的年限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实际驾龄,例如一些车主是在大学期间获得驾照,但实际的驾龄远远低于获得驾照时间。因此,实操经验缺乏也是安全隐患之源。

三是疲劳驾驶。一些车主长时间进行车辆营运活动,没有及时进行合理的休息,从而可能导致驾驶安全事故。事实上因司机疲劳驾驶导致的事故不在少数。网约车业务中顺风车主因疲劳驾驶导致事故的概率较快车要高。首先是顺风车业务相较行驶时间较长,其次是顺风车在上下班高峰期搭乘者较多,虽然网约行程可以在APP上得到监控,但司机的本职工作是否疲劳却不在网约业务系统的监控范围。例如一些热心的车主中午未得到休息,下班后本来已经疲惫不堪,在下班途中接了顺风业务,这时虽然网约车平台监控其驾驶时间即便仅从事一两个小时的营运,但也可能出现因疲劳驾驶引起的安全事故。

四是违规驾驶。调查发现,比起专职出租车司机,网约车车主的职业素养处于参差不齐的现状,有的车主是企事业单位在编职工,文明礼貌、谈吐不俗,也有部分属于热心蓝领或是下岗乃至待业青年。有的驾龄不足、实战经验不足、胆大心不细,怀有侥幸心理,于是为了尽快完成订单而超速或是频繁换道增加安全隐患。另一个客观原因是,网约车车主不可避免的需要在驾驶过程中通过智能机接单或是接网约电话,从而分散精力。

五是挂名代驾。此处指的挂名代驾主要指接单车主与实际驾驶网约车的司机不符的情况。这给一些具有违规驾驶、驾龄不足、吊销驾照甚至是有作案前科再或者无证驾驶证的人员进入这个行当提供可能。2018年5月6日的空姐被网约司机奸杀惨案中,接单车主显示为犯罪嫌疑人刘某的父亲,犯罪当日刘某正是违规驾驶其父亲的白色越野车进行网约车活动,此事件就是典型的挂名代驾从而产生的重大刑事案件。

女乘客、女车主安全隐患

一是劫财风险。从性别的角度来说,女乘客和女司机被劫财的风险远高于男乘客和男司机,因为对女性劫财成功的默认难度系数更低。与搭乘出租车相比,网约女乘客被网约车司机劫财的风险更高。原因是实体出租车公司的司机进入壁垒更高,更富职业素质,更关键的是出租车公司的司机在实名认证方面几乎不可能有盲点,因此出租车司机一般不会怀有侥幸心理而对女乘客实施劫财。与女出租车司机相比,女网约车司机被劫财的风险又略低。原因是网约乘客相当于被网约平台认证,留有网约记录,而搭乘出租车的乘客无身份识别认证过程。以上两种情况是基于理性假设和非预谋犯罪的前提,而事实上,对于预谋或是突发性犯罪来说,女司机被劫财的可能性整体低于女乘客,原因是携带大量现金量及佩戴昂贵首饰的女司机不常见,而女乘客则是千姿百态。预谋或是即兴犯罪者可能选择预期获得更多的群体下手。从女乘客类别来说,搭乘长途顺风车、出入豪华场馆、外表尊贵的女乘客是被劫财的高危人群。同理,驾驶高档轿车的网约女司机被劫财的风险大于出租车女司机。

二是劫色风险。从女乘客的角度来说,搭乘正规出租车被劫色的风险较网约车低。一是正规出租车司机经过较为细化的审查和身份验证,而网约车司机的网络审核存在一些漏洞,部分法制意识缺失、或是挂名代驾的车主可能会怀有侥幸心理进而铤而走险。二是正规出租车司机具有较强的职业素养,某种程度上来说因职业特点属于见多识广的群体,较少会出现见到漂亮女乘客而起歹心的情况。网约司机中,社会各界人士都可能加入其中,也不排除个别有前科、不务正业、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的问题人员加入网约司机的大军。因此,总体而言,女乘客搭乘网约车被劫色的风险较高,尤其是晚间、郊外、长行程的女乘客风险更高。其中,空姐、娱乐圈从业人员、服饰美容、媒体等需要化妆、颜值高、声音甜美的从业女性是高危人群。同理,女出租车司机在夜间、郊外、长行程等情况下也有被男乘客实施劫色的风险,但总体而言,女出租车司机属于蓝领阶层,不属于被劫色的高危人群。

三是男乘客、男司机的劫财风险。对男司机而言,正规出租车司机被劫财的风险较小,因一般默认为出租车司机现金携带量不会太多。但网约车司机中豪华轿车和顺风车司机被劫财的风险较高。在夜间、娱乐场所,尤其是黄赌毒涉嫌地接单的司机被实施劫财的风险较高。男乘客中,高档会所、高档小区、高档写字楼,尤其在夜间、郊区、长行程等地段搭乘网约车的男乘客,被实施劫财的风险更高。不管是男乘客还是男司机,进行网约交易的双方被劫财的风险略高于出租车司机和乘客。但与女司机和女乘客相比而言,因男性的体力和胆识优势,男司机、男乘客被实施劫财的风险均低于女司机、女乘客。

网约车业务安全隐患的防控

对网约车业务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后,针对当下网约车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管控、加强技术研发、加强安防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防控措施。

乘客准备正使用某约车软件出行 图片源自百度

多措并举,竭力排除驾驶安全隐患

鉴于网约业务在驾驶技术、营运资质审查、疲劳驾驶、违规驾驶和挂名代驾等方面安全隐患高于专职出租车司机的现实,建议多措并举,竭力排除驾驶安全隐患。

一是提高新增网约车主的准入壁垒,对安全系数不达标的车限制准入,用安全行程代替驾龄(获得驾照时间)。例如在交通路况复杂的一二线城市,要求新增车主安全行程不低于3万 km,在该区间因超速、闯红灯、违规变道、驾驶过程中接听电话、酒驾、违规停放等扣分不得高于某一分值才能申请成为新车主。当然,安全行程和违规驾驶扣分相关限制需要网约车运营商获得公安部门的支持才可实现。

二是实施最严格的人车匹配实名制度,防止挂名代驾的延续和新增。人车匹配实名制度指的是网约车平台出现相关制度,要求一辆网约车只能与一名司机进行捆绑,一名司机不可以驾驶多辆汽车,同时一辆汽车也不可以被多名司机驾驶。网运平台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开发出无漏洞的人车匹配技术,司机进行营运活动时需进行司机人脸与捆绑车辆的检测,防止挂名代驾。对现有网约车主进行拉网排查,清除挂名代驾。

三是加强监管。对接单频次低、顺风车业务为主、投诉多的车主进行重点排查。必要时暂停其营运资格或与公安部门联网排查其违规记录。对有刑事前科、违规驾驶等高危群体加强监管,例如网约平台设置高危群体在夜间时段暂停其10 km以上的接单权限。必要时要求部分车主提供个人背景资料,网运平台对司机及其家庭组成、职业生涯、社会关系等进行综合研判后逐步授权。

四是加强考核。根据《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进一步落实驾驶员从事网约车服务需要参加全国和地方两级考试。考试合格后,需注册才能上岗,从业资格注册有效期为3年。同时需检查其是否存在过期或与所驾驶车辆类型不符的问题出现。网约车平台可定期弹出考核试卷,强行要求车主作答,超过一定分值才能保留运营资格。

五是加大客服力量,畅通检举渠道。加大、加强客服力量,确保第一时间咨询疑问、100%落实投诉、重奖重罚,重奖检举人车不符、违规驾驶或违规运营(如取消后付现,逃过网约平台接单)的热心公民,将查实的涉事车主和挂名司机双方列入网约车车主黑名单。做到有车的人不敢、不愿配合他人进行挂名代驾的违规行为,司机不敢、不愿越雷池一步,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

加强技术研发,构筑技术保障体系

针对防止网约车司机疲劳驾驶、挂名代驾、违规驾驶及客户服务不及时等问题,除了常规的教育、管理手段外,还要加强技术研发,采用技术手段进行控制。

一是完善网约平台功能。攻克软件定位和测速技术盲点,对网约车业务实施无死角GPS定位,对超速、违规驾驶进行提醒和限制,对提醒频次超过临界值的网约车司机进行暂停接单业务、扣积分乃至终身黑名单等手段进行限制。

二是完善乘客需求发布和司机派单优化匹配规则。在APP端增加乘客、车主自定义选项,增加性别以及是否属于高危群体。在提交需求或是车主接单时可进行优化筛选和排除特殊群体。例如,空姐备注自己为高危女乘客,则系统自动派单时,仅向周边女车主和积分高、评价高的车主推送需求信息,相反,这类乘客的需求信息直接屏蔽投诉率高、积分较低的男司机、新司机。再如,如果乘客发送出行需求时,可指定接单司机性别、职业、积分等条件定向发布,则可降低女性乘客被劫财劫色的风险。

三是研究司机疲劳程度检测技术。疲劳度检测技术指的是通过面部识别技术去检测网约司机驾驶疲劳程度的一种监控技术。主要包括眼球充血度、打哈欠频率、驾驶神态专注度等方面进行检测。对可能存在上完夜班清晨回家的长途顺风车主,午休期间长途营运及夜间长途营运的网约车主进行人脸识别的同时,对疲劳程度进行检测,以降低疲劳驾驶带来的风险。除了对长途顺风车司机进行面部疲劳技术识别外,还要对网运司机连续接单数量、营运时间、行驶千米数也要进行科学监测。制定合理的疲劳度数额标准,对可能存在疲劳驾驶的网约司机进行及时提醒,超过临界值后平台自动停止其当天的接单业务。

四是完善乘客端一键报警技术。某客运平台曾在2016年对报警技术进行网上意见调查,对于“紧急求助”功能在突发情况下“自动向亲友发送求助”还是“一键报警向110求助”问题上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以上两项都需要的网友占到八成。调查发现,大多数网运平台App上原本是有报警按键,但因为有些顾客故意触发报警,导致不得不将这种报警按钮进行隐藏。据某网运平台显示,“紧急求助”每天的接收量大概为2万个左右。90%的用户求助的原因是好奇,其余的求助也只是进行投诉。这样现象的发生会给警察带来很大的压力,大量无效警情会对警务资源造成极大浪费。通过2018年多数的网约车App实际使用的调查,为防止此类问题的产生,网约车企业将报警键进行了折叠隐藏。因此网约车平台需要对一键报警技术进行进一步完善,将“一键报警”按钮置于醒目位置,但要对乘客进行提示和强制演习,对错误报警、扰乱秩序的乘客予以APP端通报、暂停半年以上使用网约业务权限乃至相关治安处罚等手段进行“处分”。此外,还可以考虑将乱报警的乘客强制拉入所有网约业务黑名单的做法来达到杜绝谎报行为。

五是开发语音提示和对答功能。语音提示功能指的是,在乘客进入网约车辆内,APP可以发布相关语音进行安全提示。例如,提示乘客危险报警联系方式、乘车安全等危险处理方法,潜移默化地使乘客对安全防护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为防止司机在驾驶过程中翻阅手机接单的危险行为,可以完善语音识别技术,让网约司机通过语音对答完成接单。这样既可以减少乘客等待的时间,也可以改善司机的接单体验。

加强安防宣传和教育

教育对于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加强监管和技术攻关的同时,必须加强对网约司机和乘客的安防教育,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网约车业务的安全隐患。要将安防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鉴于网约司机职业素质、安全意识、驾驶技术较出租车司机略低的现实状况,要特别加强对网约司机的培训和教育,通过定期向网约司机APP端推送学习视频、学习材料、典型反面案例,并定期考试,推送的学习材料和考试具有强制性,在规定期限内不打开学习,考试不及格者,停止接单业务。要做到让网约司机彻底消除侥幸心理,促使其规范接单、规范驾驶、不急不慢,既对己负责,又对乘客负责,将安防意识深深植入人心。

鉴于网约司机和乘客均有被劫财和劫色风险的可能,建议网约车平台开设安防宣教频道,录制相关防劫财、劫色技巧等视频或推送相关文章,供车主和客户学习。提高其防范意识和实务。要特别提醒女性独自使用顺风车业务时,要注意检查司机是否与App端提供的司机信息一致,要学会察言观色,减少夜间出行,搭乘长途车时尽量选择女性司机,提高自身警觉性。网约司机在夜间营运,或者城郊远程业务时,也应注意乘客的相关信息。要告知营运和搭网约车的女性忌穿着忌艳、露、短、透,搭乘期间不说敏感词汇,财不外露(含运营期间的通话)。

加大对网约司机的考核、教育力度和投入

接二连三的安全事件说明,网约车主的安全隐患和漏洞较传统的出租车行业要大得多,建议网约客运企业改变运营理念,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对新进入司机,要提高进入壁垒,100%对网约司机进行测试、面谈、筛选及背景调查。对现有网约司机,接单次数低于某一频次、投诉次数超过某一频次以及取消订单超于某一频次的司机进行再次考试、面谈及筛选。在面对面考核和面谈方面,要加大投入,聘用心理学、刑事犯罪、公共安全等领域的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进行考核,对有犯罪嫌疑、社会及家庭背景有隐患的人员,要排除其从事网约营运业务。

鉴于网约司机来源渠道多、文化层次、修养各异,职业化程度不高的现实,建议网约客运商加大培训投入,对网约司机定期进行分层次培训。培训内容、层次、频度与网约司机的学历、职业、满意度呈负相关态势。也即高素质、高满意度网约司机可减少或减免面对面培训课时。新进入网约司机、高投诉、低学历、无职业、年轻司机则增加培训课时。培训内容要涵盖驾驶技术技巧、交规、安全防范、心理调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沟通礼仪、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等方面。要有意植入防犯罪课程,用负面的、真实的、鲜活案例让网约司机意识到即兴犯罪的不值,引导网约司机做一个合法公民、优秀司机。

做足功课,理性抉择

鉴于网约车案件多属突发性犯罪,美容、化妆、服饰、空服、娱乐等行业的高危女性乘客需进行犯罪心理学的研修。要明白一旦劫财、劫色事实成立,被灭口的可能性直线提高。因此,要非常理性的明白对方的本质诉求,要通过斗智斗勇来终止犯罪。面对劫财时,要谨记两个原则:第一、钱财乃身外之物,必要时舍财免灾;第二、建议在电子现金时代少带现金,但关键时,可能适量的现金可以解围。例如,劝对方不要为一点眼前利益而给自己和家人留遗憾。

对于劫色风险,相关的情况就可能复杂得多,但劫色风险从起意到实施一般有一个过程。因此,要会拖延时间寻找转机。一种方法是通过舍财免奸,即:寻找借口,拒绝配合,但可提供适量现金给他,让他通过其他方式满足需求。此时,借口可以是自污型借口,例如疾病、生理周期等。说话时要态度坚决、不给其留预期。另一种建议是缓兵之计,提出需要到温馨场所的要求,之后寻求逃生机会。总之,当面临危险时,谋求将损失和风险降到最小,但要谨记财物可舍弃,生命仅一次的真理。

此外,网约车企业还可以为优质车主和高积分女性高危乘客寄送安防书籍、视频教程乃至防狼喷雾、充电防身工具等,多渠道构筑安防体系。

结语

纵观多起客运中的劫财、劫色乃至凶杀案件,我们发现犯罪嫌疑人要么患有心理疾病,要么属于弱势群体。总体来说,有知识、有文化、有正当职业、有追求的司机和乘客出现劫财、劫色事件概率相对较小。因此唯有大力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加强技术管控,同时运营企业加大教育、培训、客服力量和投入扭转运营理念,不唯利润,向网约司机适当让利,才能最终构筑和谐安全的社会。

但我们也发现,即便在高素质群体中,仍然不乏抑郁、变态者。在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人类的综合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要进一步构筑心理危机识别预警联动系统,特别重视问题人员和高危群体的心理状况,对司机定期开展心理测试,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以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率。

相信,在各部门的齐抓共管下,在各网约车平台的努力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网约业务惨案一定会得到遏制,网约车业务也会朝着健康、有序、规范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网约车主出租车
网约车平台责任条款的识别方法——基于解释进路的正当规制
网约车侵权责任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
乘坐出租车
网约车问题研究及对策
网约车安全性提高研究
听伴:抓住车主的耳朵
凭什么
汽车车主的移动应用
开往春天的深夜出租车
李书福炮轰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