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结合 优势互补

2018-12-13张奎昌

现代职业安全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有机笔者评估

张奎昌|文

笔者认为,企业应遵循“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从选择科学合理的培训模式、做好安全培训识别和课后评估、强化制度的支持和激励措施3个方面入手展开工作。图为某企业课堂式安全培训考核现场。(图片由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笔者认为,“课堂式”安全培训仍有必要开展,企业应遵循“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从选择科学合理的培训模式、做好安全培训识别和课后评估、强化制度的支持和激励措施3个方面入手展开工作,从而推动企业安全培训效果的日益提升。

第一,选择科学合理的培训模式。企业应针对员工在年龄、学历、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别,做好培训定位,使每一名员工参加每一次培训都能有所收获,都能通过考核上岗。比如,有些年龄大、学历低的老员工,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课堂式”安全培训“一点就透”,但是很难适应多样化的安全培训形式以及新兴的线上答题系统。而对于年轻、学历高的员工,更偏爱于现今流行的互动式、体验式等安全培训模式。尤其是依托互联网和移动客户终端的网上安全培训模式,只要输入个人信息,随时都能参加培训学习和考试,具有动态性和灵活性。笔者认为,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多者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安全培训效果方能更佳。

第二,做好安全培训需求识别和课后评估。为了达到预期培训效果,笔者认为,企业应该做好安全培训需求识别和课后评估。安全培训需求识别就是安全培训组织者要通过各种形式调查员工实际需要的培训内容和想要的培训模式,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员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减少员工对安全培训的抵触情绪。课后评估是指培训过后对员工培训内容掌握程度、行为改变等情况进行评估,对讲师授课能力、教材内容、培训环境等进行评估。不管是新兴的各类安全培训形式,还是传统的“课堂式”安全培训,或者是多种培训模式,各“取其精、弃其粕”有机结合在一起,哪种安全培训模式效果好,就选哪种培训模式。同时,还要保证有后续行动把培训效果转化到实际安全生产工作中去。

第三,强化制度的支持和激励措施。客观上讲,无论是传统的“课堂式”安全培训模式,还是新兴的各类安全培训形式,都是各有利弊,谁都无法完全取代谁。笔者认为,企业应该建立相关的安全培训责任制,明确规定安全培训责任部门、组织者、培训纪律等,明确规定对不参加安全培训或者培训后考核不合格的员工会有什么样的惩处,对优秀员工和讲师有什么样的激励,严格落实,奖罚分明。这样可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员工参与安全培训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安全培训效果。

猜你喜欢

有机笔者评估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老师,别走……
纯净天然有机 为您献上一杯道地药茶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