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特色产业推进农村扶贫

2018-12-11张程

人民论坛 2018年33期
关键词:产业扶贫

张程

【摘要】立足农村地区发展实际,开发农业特色产业,是农村扶贫工作的重要路径。当前,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仍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推进工作力度亟待加强。为此,需健全农业特色产业选择机制,全面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合作组织,建立优质的扶贫工作队伍,完善农业特色产业扶贫保障机制。

【关键词】农业特色产业 农村扶贫 产业扶贫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各县市纷纷开始发挥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在健全农村产业结构、强化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农业特色产业推进农村扶贫的促进因素

以农业特色产业推进农村扶贫就是要借助政府力量发展扶贫龙头企业,带动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然而,农业特色产业扶贫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农村贫困群众的脱贫能力。因此,在扶贫过程中需要将农村贫困群众自身视为扶贫工作的重要主体,而非被动接受扶贫的客体。此外,为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农村贫困群众这三大主体的力量,还需要基于农村地区的资源环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因而,可以将农业特色产业扶贫的促进因素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农村贫困群众的需要。农村贫困群众对于脱贫致富具有强烈的愿望,然而,个别农村地区信息流通不畅、资金不足,导致农村贫困群众始终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农村贫困群众倘若依旧保持现状势必将一直处于劣势,既无法承受市场的潜在风险,也难以获得市场中的谈判筹码。因此,目前农村贫困群众亟需地方政府与扶贫龙头企业加强支持力度,从而为自身参与农业特色产业提供保障。这既有助于推动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的发展,促进农村贫困群众依托农业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也有助于强化农村贫困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使其认识到自身在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中的权利与义务。

二是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任何扶贫工作的推进都无法脱离政府的政策支持,各级政府所出台的扶贫政策是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的必要条件,政策是否具有针对性,对于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影响。各地的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都有其自身特点,因此,各地方政府在出台农业特色产业扶贫政策时,既需要重视扶贫工作的效益,也需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既需要重视激发各主体的积极性,也需要促进扶贫政策与资金落实到位。

三是扶贫龙头企业的带动。企业的影响体系一般较为健全,具备一定市场的把控能力,且能够承受一定的市场风险。吸纳企业的加入,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农村贫困群众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扶贫龙头企业在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中,既追求着利润,也承担着社会责任。在各级政府政策的扶持下,扶贫龙头企业不仅可以获得稳定的原料供给以及相对低廉的用人成本,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指导农村贫困群众优化生产结构,提高效益。由此可见,扶贫龙头企业的带动可以有效推动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的开展。

四是市场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群众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持续提高,这使得群众的农产品需求结构逐渐发生转变,购买特色农产品的意愿日益强烈。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差异使得农业种植条件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各地产出的农产品各具特色,这无疑为我国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生产市场所需的特色农产品提供了条件,从而促进农村贫困群众收入的增长。

以农业特色产业推进农村扶贫的路径选择

健全农业特色产业选择机制。一方面,应当建立因地制宜的选择机制,各农村地区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条件,着力发展适合本地区的农业特色产业。例如,针对偏僻山区的农村,可以着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产业或者畜牧业等;针对平原地区的农村,可以着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产业,加快推进规模化生产。另一方面,应当明确扶贫对象,因村、因户制宜的开发农业特色产业,降低扶贫的盲目性。每一户农村贫困群众的致贫原因都可能不同,因此,在扶贫工作中,应当基于区域情况以及农村贫困群众的情况,挑选适宜的扶贫方式,提高脱贫效率与质量。

全面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其一,塑造农业特色产业品牌。要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到一定高度,就需要塑造农业特色产业品牌,调整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各级党委、各级政府、扶贫龙头企业以及农村贫困群众都应当形成品牌意识,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应当发挥示范效应,强化各主体打造特色品牌的信心,引导扶贫龙头企业加强产品创新,依托品牌产品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化发展。其二,重视农业特色产业基建工作。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各地方政府应当提高农业基建投入,兴修水利,满足农村贫困群众的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需求;针对偏远山区的农村,需要对道路进行硬化和拓宽,提升交通便利性,方便农业特色产品的运输。其三,促进农业特色产业科学发展。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还需由个人承包部分土地,开展规模化种植。如此,既提升了生产效率,又解放了部分劳动力,使其能够参与其他扶贫计划。此外,应当重视推进农业特色产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科研院所展开人才培养合作,建立一支专门开展特色农产品研发工作的科研队伍,培育市场竞争优势,做好特色农产品。

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合作组织。一方面,应当建立农业特色产业合作组织,将其布局到农业特色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环节,提升农业服务水平。同时,该组织需要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收集特色农业信息,向农村贫困群众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并及时公布特色农产品需求与价格。另一方面,转变农业特色产业合作模式。各地方政府需要基于地方农业特色产业,选择合适的农业特色产业合作模式,从而强化农业特色产业合作组织的功能性,深化农村贫困群众与扶贫龙头企业之间的联系,尽可能地降低农业特色产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成本。

建立優质的扶贫工作队伍。第一,加强人才供给。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对相关人才供给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需要优质的管理人才,也需要优质的农业技术人才与金融人才。各地方政府可以与地区高校达成合作,定期组织相关专业的学生到农村基层接受历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地区人才供给不足的困境,激发扶贫队伍的活力,提升扶贫工作的实效性。第二,加强业务培训。为有效强化扶贫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加快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还需开设扶贫业务知识培训班,提升扶贫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其中,业务培训主要涉及如何挖掘、管理地区农业特色产业。需要借助业务培训,使扶贫工作者能够更加深入地参与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坚定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决心,从而为农业特色产业扶贫作出贡献。

完善农业特色产业扶贫保障机制。一方面,应当优化金融机构与各级政府的合作机制,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障金融扶贫资金落到实处。金融机构在与农业特色产业开展金融合作之前,应当在地方政府办理相关手续,由地方政府确定金融合作服务对象是否为农村贫困群众。而各级政府则需要对金融机构给予支持,制定优惠政策,保障金融机构的收益,激发金融机构的合作热情。另一方面,提高金融扶贫力度。金融机构应当加快开发农业相关金融产品,并帮助农村贫困群众取得中小额贷款,保障农业特色产业开发的资金来源。

猜你喜欢

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的石泉经验
农业院校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关于河南省产业扶贫法律问题的研究
百色市油茶产业精准扶贫现状与对策探讨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产业扶贫的实践困境
广西省产业扶贫探析
践行“产业扶贫”农民增收超10倍
浅析迪庆州精准扶贫情况
奋力书写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江西答卷
“产业联盟”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