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教学渗透文化育人的实践和探索

2018-12-10苏文

继续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专业教学

苏文

摘 要:以国际商务专业相关课程为例,从文化育人目标的确立、文化育人内容的提炼、教学方法的设计等方面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育人的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以期为进一步提升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提供实用性强的、易于操作的课程文化育人建设模板。

关键词:专业教学;文化育人;方案设计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文化育人研究现状

1.总体呈现“三多一少”的局面

高校对文化育人工作一直高度重视,但总体呈现“三多一少”的局面。即:多侧重于倡导大学精神的培育,认为大学精神的培育具有指引与导向、激励与凝聚、认同和约束、陶冶与教育等功能;多侧重于校园文化建设,认为校园文化是文化范畴内的重要元素,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有力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多侧重于研究或单列或整合开发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或在行政层面以活动、讲座等思想教育方式开展文化育人。但从总体上看,都较少研究从时间和空间的视域,对学生更具影响力的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文化育人。

2.开始重视专业课堂中的文化育人工作但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建设思路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育人问题的日渐突出,与学生有着最密切接触的一线教师开始越来越多地研究如何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融入文化育人的内容。比如,蔡斐成老师就以高职英语教学为例,从管理育人、文化育人和言行育人三个维度提出了如何让课堂成为育人的殿堂。其中,围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文化育人,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措施,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此外,也有学者提出应将人文历史、哲学艺术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但究竟如何融入,以何种方式融入则欠缺进一步的研究。此外,从文献的整体数量来看,如何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育人的相关研究也甚为匮乏,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建设思路。

(二)业已开展的课程文化育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上的偏颇

某些教师把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文化育人或等同于相关知识点或理论的发展历程、历史沿革的介绍,或等同于相关职业素养的教育,而缺乏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所进行的课程文化育人目标的总体设计,忽视了对相关文化知识点或文化教育素材的提炼和升华及对学生的精神引领。

2.对文化教育的教学内容缺乏系统的设计和安排

由于认识上的偏颇,加之缺乏总体的设计和安排,因此,业已开展的专业课程中的文化教育大多是由任课教师自主把握,讲什么、何时讲、讲多少都有很大的随意性,由此,既可能影响原有的专业教学进度,又难以实现较为理想的文化育人效果。

3.课程文化育人的形式較为单一

在业已开展的课程文化育人实践中,文化教育的形式多以教师陈述、学生阅读等方式展开,形式较为单一;此外,有些教师为了达成拟定的文化教育目标而采用了生硬切入或空洞说教的方式,也容易导致学生的反感。因此,如何使依托于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文化教育更吸引学生、更丰富多彩,并进而更好地达成文化育人目标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专业教学渗透文化育人的优势分析

(一)可有效拓展文化育人的时间和空间

高校目前普遍将文化育人工作以政治思想教育课单列或在行政层面以活动、讲座、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开展文化育人。作为在校学生,最多和最有效的学习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因此,把与学生的日常学习联系更为紧密的专业教学过程纳入文化育人体系,借力专业教学过程的相关知识节点开展文化育人,将能在更大的空间内、更多的时间节点上贯彻和实施文化育人的理念,进而有效拓展文化育人的时间和空间。

(二)可以更好地体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育人,意味着把与学生的日常学习联系更为紧密的专业教师纳入文化育人的体系,通过专业教学过程的渗透开展文化育人,从而能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及更多的时间节点贯彻和实施文化育人的理念。同时,由于该文化育人模式是将文化育人融汇于专业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可以很好地规避在预设的时间和空间内单纯的思想教育可能导致的学生抵触情绪,使学生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同步拓宽文化视野和提升文化思想水准,达成我们的文化育人目标。

三、专业课程渗透文化育人的方案设计与实施

(一)设定课程文化育人目标的三维原则

在确立某一课程的文化育人目标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专业教学内容本身这一维度,而是还必须综合考量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未来的职业能力和素养要求这两个维度。

以国际商务专业的《国际贸易》课程为例,其专业培养目标是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扎实的国际商务基础知识,能正确解读各国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能正确认识国内外市场环境中所蕴含的风险与机遇,具备初步的国际化经营理念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结合这一专业培养目标,再结合《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我们在课程原有教学内容之外的另外两个维度上可延伸拓展的文化育人目标,就可以涵括基于国家视角的危机感和责任感的培养、开阔的国际化视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等。

(二)从专业知识点升华到文化教育内容的DSR思路

在确立课程文化育人的具体内容时,我们可遵循DSR的思路来考虑。其中,“D”指的是“Direct Utilization”,即:直接利用专业课中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S”指的是“Supplement and Development”,即: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补充和拓展相关的文化育人内容,“R”指的是“Refining and Sublimation”,即:在原有教学素材和补充拓展的文化育人内容基础上,提炼和升华相应的文化育人目标。

以《国际贸易》课程为例,在讲授“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这部分内容时,可结合“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这部分原有教学内容(即:“D”的部分),通过课外资料的查询和补充阅读(即:“S”的部分),更深入地了解在国际贸易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交易商品、服务对象、运输方式、贸易中心的变化以及蕴含于其中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不同区域和国家的盛衰变迁,进而提示学生结合贸易发展的历程,从文化的视角切实感悟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切实领悟到一个国家的兴衰和其民众福祉的休戚与共,从而也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为国家和民族之崛起和兴旺而勤奋努力的动力(即:“R”的部分)。

以下分别以国际商务专业中几门核心专业课程的相关教学章节和知识点为例,通过表格形式来更加简明地说明DSR思路的实际运用。

DSR思路示例1

DSR思路示例2

DSR思路示例3

(三)教学方法的设计与使用

我们强调的是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文化育人,而教学课时又是一定的,因此,渗透于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文化育人实现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具体而言,可综合考量教学课时、专业教学内容和文化育人目标来进行灵活的设计。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同步实现了相应的文化育人目标,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1.课外阅读+课内提问或小组作业

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对于教材上已经存在但需要较多时间进行阅读的文化育人素材,可以提前布置课外阅读,安排学生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小组讨论并以提交小组作业的方式完成;对于阅读完成后可以画龙点睛的方式完成育人目标的,则可以通过简短的课内提问的方式进行,既节约课时又起到了督促学习、升华内涵的作用。

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既进行了文化育人,又减少了对专业教学课时的占用。此外,也以教学安排的方式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方向,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讲授《国际贸易》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为例,可预先布置小组调研,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通过资料的查找、总结和归纳,对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有超越课本资料以外的学习和了解,既避免了教师单方面讲解可能导致的“满堂灌”,又可以在后续的课堂讨论中,让有备而来的学生进行更为有效和充分的讨论,同步达成专业教学和文化育人目标。

2.以课程内的实训项目带动文化育人内容的拓展和升华

精心设计的实训项目,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可以成为文化教育的有力抓手。比如,在《经济学基础》课程中讲授消费者行为这一章时,可设计“聚餐时该如何点菜?”这一情景模拟题,通过老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生动诠释欲望、偏好、效用这几个经济学概念的同时,也可以借助聚餐点餐这一常见情景,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餐桌文化和就餐礼仪,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同步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可谓一举两得、相得益彰却又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借助寓言故事、电影片段、游戏的切入在欢声笑语中实现教学与育人的双重目标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学生都非常熟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还为这个故事制作了简短而又生动活泼的动画片。我们在讲授《经济学基础》的生产理论这一章时,如果只是纯粹结合生产函数分析“在资本因素不变的情形下,单纯增加劳动力的投入,总产出会如何变化”,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提不起兴趣。但如果结合观看《三个和尚》这个简短的动画片,通过与动画片中相关情境的结合分析,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清晰地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进而轻松地推导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而教师也可以在归纳、总结这部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点拨学生关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实现相应的文化育人目标。

4.以课前新闻演讲带动学生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的综合提升

课前新闻演讲是指教师在每堂课开讲之前,首先安排学生上台演讲新闻,通常每次1至2人,每人3至5分钟即可。为了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安排课前新闻演讲时必须向学生明确新闻演讲的具体要求,包括选题、PPT的制作、演讲的仪态和语速以及时间的限制等。

其中,对于PPT的制作应特别强调逻辑框架的展示和内容的提炼。这通常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因为他们往往习惯于按原有新闻素材的前后顺序铺陈展开,而缺乏在素材搜集之后重新整理、归纳和提炼的意识。因此,教师通过强调这一要求,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度,进而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PPT的制作水准,而这对于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提升也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对于新闻选题,则应鼓励学生尽可能地选择与专业教学内容有关联的题材。比如,在讲授《国际贸易》这门课程时,就应建议学生尽可能地选择基于国际化视角的新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原有新闻素材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从自己的视角解读相关的时事新闻,而非仅仅局限于原有素材观点。因此,这样的新闻演讲训练,就不再是仅仅着眼于职业能力培育的口才训练和人文素养提升,而是融合专业所学,不断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尽管由于班级人数和教学时数的限制,这样的新闻演讲对于单个学生而言,通常一个学期只有一次机会,但当全班同学在一个学期内依次完成后,由于各位学生选择的差异化和由此带来的多样性,将会大大开阔同學们的宏微观视野。并且,通过对大量现实问题的关注、解读、演讲和展示,可以有效地将学生们从中学阶段迫于升学压力而形成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成为更加关注世界、关注国家,更具社会责任感和上进心的热血青年,而这也正是我们新时代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使命之一。

参考文献

[1]杨希.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精神文化育人功能摭探[J].教育理论探索,2012(25).

[2]宋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6.

[3]宗毅舒.校园文化建设视域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7.

[4]蔡斐成.让课堂成为育人的殿堂——以高职英语教学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7(5).

[5]卢亚莲.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内涵及路径探索[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12).

[6]胡延华.《经济学基础与应用》教学手段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教育2008(17).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专业教学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增强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职业技能竞赛促专业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技术文化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式烹饪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鲁班文化育人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文化育人视域的艺术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