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因美财务报表分析

2018-12-08李聪

商场现代化 2018年17期
关键词:贝因美财务报表存货

摘 要:财务报表的分析,对经营者的决策、所有者的投资、债权人的贷款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通过对贝因美2013年-2017年财务报表部分综合能力指标,以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为基础,通过贝因美近五年反映的财务状况,针对其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贝因美

一、研究背景

贝因美婴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因美)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2011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奶粉行业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贝因美凭借其优质的产品脱颖而出,一跃成为奶粉业领军企业。然而这颗“巨星”却在2013年到达巅峰之后逐渐“陨落”。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连年下滑,领导层的更迭轮换,和第二大股东恒天然的“恩怨情仇”,贝因美可谓是“四面楚歌”。2018年4月27日变更为“*ST因美”。基于贝因美“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其所暴露出的问题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值得反思,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以贝因美为研究对象,以近五年的年度财务报表为基础,针对其经营过程中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建议。

二、财务报表分析

本文选取贝因美2013年-2017年财务报表部分综合能力指标,分别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进行分析。

1.盈利能力

(1)净资产收益率

贝因美2013年-2017年凈资产收益率:19.73%、1.86%、2.87%、-23.83%、-44.83%.该比率从2014年开始急速下降,近两年呈负增长。2014年以前,贝因美的净资产收益率其实相当可观,早在2009年甚至达到71.81%,2009年-2013年净利润总值超过25亿元,这五年的营业收入以近15%-20%复合增长。然而好景不长,贝因美从2014年净资产收益率开始下滑,净利润跌幅90%,从上一年度7.21亿元重挫至0.69亿元,2017年度净利亏损高达10.6亿元。其实不难分析出,近几年国内奶粉行业不太乐观,而且贝因美企业内部存在巨大隐患,这与领导层的更迭轮换、管理能力,二股东恒天然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2)销售毛利率

贝因美2013年-2017年销售毛利率分别为:61.42%、53.94%、56.55%、59.66%、60.12%,纵向对比,贝因美销售毛利率浮动较小,稳中有升。同花顺财经网数据资料显示,2017年贝因美在10家乳品行业中,居于第一位,其销售毛利率远高于第二位的伊利股份;在50家食品加工制造业中,位于第四。从横向对比中可以看出,贝因美的销售毛利率在整个行业中比较理想。这与其重视产品研发,提升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有着极大的关系。

(3)销售净利率

贝因美2013年-2017年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1.79%、1.25%、1.97%、-27.92%、-39.83%,销售净利率迅速下降,2014年跌落八成。由于2014年销售体系的调整,导致供销渠道混乱,本应承诺给经销商的折扣却未能实现,使经销商丧失信心,从财报中就可看出,当年的净利润一落千丈,年度同比跌至-91.24%.2015年的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总计2.2亿元,第四季度迅速增长至3.19亿元,但纵观2015年的财报,看似相当可观的数字,实际却与政府补贴和大幅度授信有着莫大的关联,若扣除政府补贴的0.40亿元,预估母公司净利润仅为0.70亿元。2016年-2017年贝因美在利润分配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导致终端和分销渠道丧失销售驱动力,产品滞销,存货大量堆积,是该比率呈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

2.营运能力分析

(1)存货周转率

贝因美2013年-2017年存货周转率分别为:3.35、2.61、2.61、1.80、1.59,该比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3年贝因美存货由5.45亿元剧增至8.64亿元,从表面来看,存货的增加应是市场前景较好,扩大生产规模,原材料储备增加所致,但2014年存货已高达9.14亿元。根据卫生部的规定,马口铁罐装奶粉的保质期仅为1年。可见,存货的逐步攀升,除了说明企业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更重要的一点则是产品滞销严重,存货大量积压。存货周转天数从2012年至2017年,首破200天。2017年贝因美奶粉的销量下降,使其产量跌至三成,存货大幅减少。

(2)应收账款周转率

贝因美2013年-201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1.09、12.99、5.07、2.19、2.70,据wind数据库资料显示,应收账款的社会平均值为7.8,造成三年比率远远低于基本水平的主要因素是贝因美的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收回。2015年应收账款剧增至13.63亿元,同比增长220.66%,贝因美为抢占国内市场,改变发货政策,急于将商品“倾销”出去,依赖客户的信用度,的确实现了大量订单,但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2016年-2017年财务状况持续恶化,应收账款账龄不断增加,飙升的账面价值难以收回。2017年其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3.25亿元,当年收回坏账金额为0,可见,高额的应收账款是影响企业资金盘活、发展运营的重要因素,及时收回账款是当务之急。

3.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

贝因美2013年-2017年流动比率分别为:2.83、2.38、1.93、1.41、0.97,五年来,流动比率持续下降,短期偿债能力较弱。从贝因美财报可以看出:2013年和2014年短期借款都为0,2015年度短期借款增至3.37亿元,使其流动负债增长了41.19%,2016年短期借款突增逾3倍,2017年也一直居高不下,该年流动负债25.20亿元,而流动资产为24.53亿元,出现“资不抵债”现象,是流动比率首次跌破1的主要原因。

(2)资产负债率

贝因美2013年-201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3.15、24.45、31.12、51.60、62.76,该比率逐年递增,说明其长期偿债能力越来越弱,债务负担较大。贝因美前三年长期借款都为0,但贝因美业绩逐渐下滑,其资金链严重短缺,2016年三、四季度其质押及信用借款等合计高达7.57亿元,直至2017年贝因美还有5.20亿元的信用借款尚未偿还,只能靠出售子公司和房产回笼资金。

三、总结及建议

1.加强内部管理体制,管理者进行有效决策

近几年贝因美人事动荡,领导层频频更迭,经营风格多重转变,加上“掌舵人”未能把握好方向盘,致使贝因美这艘巨轮渐行渐远。2013年价格体系的调整,导致供销渠道混乱,购买高额定期存款和理财产品;2014年管理层过度激进,盲目自信,超储备积压物资使得产品滞销;2015年,大打价格战实行降价促销,承诺经销商折扣却未履约等等。2018年5月,创始人谢宏从幕后走到台前,是贝因美重振旗鼓关键的一步棋。凝聚企业内核,加强内部管理体制,转型升级,若管理者能结合内外部环境,实行有效的战略决策,贝因美的发展有望回暖。

2.敛收资本,理顺渠道,重获经销商信任

追本溯源,贝因美的经营策略实则是成也“渠道”,败也“渠道”。前总裁谢宏在公司创始初期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销售策略,同时线下线上起头并举,大刀阔斧地为贝因美开辟了广袤的市场。然而好景不长,2013年以后贝因美价格体系的调整,渠道销售混乱,2015年增加客户授信额,承诺的折扣却未能履约,导致近几年终端和分销渠道丧失了销售驱动力。所以,协调好与经销商的关系,拓展新的产销链尤为重要。对优质客户的授信,又产生了一个更为巨大的隐患——巨額的应收账款难以收回,贝因美试图通过卖房保壳,但其实只是杯水车薪。盘活资金,及时收回应收账款才是明智之举。

3.抓住新政机遇,调整企业发展战略,重塑品牌文化形象

2018年的奶粉新政,贝因美获批12个配方,占首批婴幼儿配方的13.50%,再结合近几年的销售毛利率,说明贝因美的技术和产品质量是领先的。若能把握好机遇,正确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调整公司的发展战略,不忘初心,立足于自身品牌和企业文化的打造,始终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贝因美有望“摘帽”,王者归来,重新开辟奶粉业的一片天。

参考文献:

[1]罗扬,姜楠.基于哈佛框架下的贝因美财务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07):198-199.

[2]宋苒苒,冯莉,代文倩.光明乳业与伊利股份财务报表分析[J].中国市场,2015,(40):108-109.

作者简介:李聪(1996.10- ),女,汉族,籍贯:河北,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会计学

猜你喜欢

贝因美财务报表存货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法在中小企业管理诊断方面的应用
贝因美和恒天然还能携手多久
统计学在企业解决存货问题中的应用
卖29套房都无法填补亏损!又一巨头陨落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思路
存货周转率分析中一个容易出错现象的解析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存货管理办法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