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在企业创新创业中的应用

2018-12-08梁玉真

商场现代化 2018年17期
关键词:匠人工匠民间

梁玉真

一、引言

工匠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时代影响,是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强国梦的理想实现,不仅需要大批科学技术专家,也需要千千万万能工巧匠。在当前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创业者有了更多的机会与资源。将工匠精神应用于创业创新中,能够有效促进创业发展。同时,整合工匠资源,有利于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元素融入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美丽乡村,打造一批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打造城市品牌带动就业创业。

重塑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发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匠人在“有中生新”转型和 “无中生有”创新中的作用,能够让产品有匠魂、工人有匠心,发展有匠气,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运用现代设计改进传统工艺,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带动就业,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二、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工匠是一个传统的称呼,指机械地重复劳动的工作者。在流水线生产盛行之前,工匠需要完整地掌握整个工作流程和每一道工序,非常繁琐。想要技艺娴熟必须反复操练,久而久之,熟能生巧。由此可见,传统的工匠精神的载体是生产的工匠,关注的是他们的技艺水平,是实实在在能看得见的存在。随着“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兴起,在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目的下,复杂的工艺流程被分解成若干道工序,每道工序由几个简单地动作组成,再将工序分给不同的工人负责。此时的工人工作内容更单一,更容易掌握;二是工作方式更枯燥。在这样的工作条件下,有些工人忠于岗位、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勤于思考和钻研、勇于革新、改良生产工艺和技术,在简单的工作中创造不简单,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这是此时所提倡的工匠精神。因此,此时的工匠精神强调的是毅力、不怕苦不怕累、精益求精的精神,上升到了精神层面。

工匠精神要求的是精益求精和刻苦的精神,同时包含了对工人娴熟技术的要求。工匠精神一方面引导工人不断改善自身的技术操作水平,引导他们用更加认真刻苦的态度面对本职工作,另一方面也能够引导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和管理。工匠精神从基本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方法等各个方面,为新时代的行业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基础。

三、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的关系

1.工匠精神是创新创业的基础

创新创业需要的是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以及高超的技术水平,而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因此工匠精神是创新创业的基础。所有的创业创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只有依靠工匠精神,不断发掘原有工艺上的不足,并不断经过摸索和打磨,经过多次的试验和测试,基于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和要求,才能真正对原有的工艺进行不断的改进,从而作为创新创业的基础。因此,娴熟的技艺,耐心、毅力和追求极致的精神成为创新的基石。

2.创新创业是工匠精神的延续

创新创业同时也是工匠精神的延续。只要创业者拥有了工匠精神,那么他们就能够以更加专业和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因此也会更加容易察觉到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积极寻找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工匠精神的指导下,工作者将更加精益求精不断磨炼自己的工艺水平。当员工对技艺或管理方式日益熟练之后,轻而易举便能发现所从事的工作技艺、流程或方法的不适之处,并能提出自己独有的见解和解决方法。当这些工作者将改良的方法不断进行实践和纠正,那么创新的工作技术和方法也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因此,创新创业是工匠精神的延续,只要广大工作者具备了良好的工匠精神,那么他们必将在工匠精神的指导下,完成创新创业。

四、当前工匠创业存在的问题

1.民间传统工艺企业规模偏小,生存困难

传统民间工艺制作多以家庭为主,即使近年在市场的推动下,有的集中了某些民间工艺品制作,但其生产方式依然很难形成规模,并以品牌占领市场。由于缺乏必要的组织和支持,他们的创业规模一般比较小,以个人为单位的自主创业很难做出较大的创业成果。很多匠人普遍收入比较低,仅仅依靠手艺吃饭,生存现状并不稳定。经济效益差的结果更加剧了许多传统工艺企业的生存困难。同样,个体的民间手工艺人更是困难重重。民间传统工艺品不仅生产耗费时间,而且流通渠道不畅。

2.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政府的扶持对于民间工匠的发展与壮大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民间匠人的物质与资金支持,以及对工匠的教育和精神引导方面来看,当前政府对于匠人的支持力度仍然十分不足。对民间手工艺的产业规模、从业人员、投入产出以及不同类型民间手工艺文化的经济运作方式和效益没有全面的了解、掌握、合理开发利用。有的民间匠人的公司、加工厂开办多年,却得不到政策的扶持和政府的支持。

3.缺少展示销售平台

由于缺少必要的宣传窗口、展示平台和销售渠道,“养在深闺无人识”,是众多的優秀民间手工艺品目前最真实的写照。由于缺乏展示的平台,即使工作者有了创新化的创业思想,然而却无法得到有效的市场。如果这种境况长期得不到改变,没有了知名度和市场的支撑,则很难保证工作者的创新创业的成功。

4.发展无组织,市场无序发展

在集体企业改制之后,许多匠人失去了组织,从集体之中流失,大多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匠人们推着走,干着看,缺乏长远目标,市场混乱无序,政府部门对民间匠人的创业活动缺乏有效引导,没有形成合力。政府对民间匠人的关注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民间匠人的积极性,使匠人发展处于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

五、依托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支持手段

1.民间匠人认证与表彰

为了更加彰显与弘扬民间匠人的工匠精神,带动所有工作者积极学习工匠精神,各地政府应合理组织民间匠人的普查工作,对各不同行业的匠人生存状态以及工作现状进行调查。并成立专家评审组,分批次认定优秀民间匠人,并颁发证书。同时也需要加强职业资格的认证,真正将匠人精神社会化、具体化。此外,还应该针对各类不同匠人的工作特点和要求,编纂专业的特色教材,让广大匠人工作者进行学习,从而让各类工匠的技术更好更快地传播,并激发各行各业民间匠人的创业创新活动。

2.民间匠人展销平台

民间匠人很多都是个体,他们缺乏有效的展示平台,因此也很难与市场对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创新创业发展。因此,各地应积极举办各类展现会和民间匠人交流平台。充分展示匠人才艺,进一步拓宽手工产品市场,充分挖掘我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产品档次,组织多种形式的现场推广会、產品展示展销会,实现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总结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的匠人先进事迹,在电视台进行“匠人才艺系列展示”,扩大社会影响,更好地为民间匠人的发展拓宽市场渠道。在某些传统产品产地、传统技艺发源地,结合当地旅游宣传当地特有的物产文化,不是单纯一味地推销产品,而是要弘扬地域传统文化和物产生态文化。其次,为增加工匠对于其作品产品其次,也应该加强匠人对其工艺作品的责任感和荣誉感。通过二维码等方式,对每位匠人的手工作品等进行标记。一方面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更好地介绍匠人与作品,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对产品实行责任追究,强化工匠职业伦理精神建设。

3.出台帮扶政策

很多民间匠人缺乏合理的组织,个体化的操作模式让很多匠人无法形成规模化作业,收入比较低。因此各地应结合实际,加强政策引导,制定出台鼓励匠人创业创新的扶持政策,推动 “弘扬工匠精神,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健康开展。通过建立专门的匠人创业创新网络平台,促进不同匠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组织线下的匠人工作交流会与培训会,更好地为民间匠人构建沟通的渠道,从而让匠人能够有效的进行学习与配合。同时,定期为不同的匠人组织培训,注重匠人手工艺的传承与深化,同时也不断地为匠人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指导。

六、结语

工匠精神是创新创业的基础,而创新创业也是工匠精神的延伸。当前很多民间匠人虽然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然而却仍然面临着企业规模偏小,生存困难,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缺少展示销售平台以及发展无组织,市场无序发展等问题。政府应积极对民间匠人进行引导,通过表彰以及各类帮扶政策,更好地辅助民间匠人进行创业创新,不断推广与弘扬工匠精神,促进我国各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劲.创新创业亟待工匠精神回归[N].中国交通报,2016(004).

[2]李林娇,李浩野,仲忆雯.工匠精神视域下人才就业竞争力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7(06).

猜你喜欢

匠人工匠民间
一间微型机械工业展示厅,一种匠人精致生活
90后大工匠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青年匠人
高人隐藏在民间
致敬!老工匠
高人隐藏在民间
“神级”匠人
这个时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