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价值实现探析

2018-12-08张清霞

商场现代化 2018年17期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共享经济商业模式

张清霞

摘 要:在经历过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之后,商业经济模式发生了深刻转变。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共享经济商业模式,成为了新时期影响力最广的发展形式。本文首先简单概述了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内涵;随后,分析了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形成的原因;最后,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重点探究了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价值的实现途径,希望能为该领域关注者,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第三方支付;扶持政策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国内经济发展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工作当中,市场经济领域的具体管理模式,也出现了新的特征。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已经越来越成为市场环境中,广受欢迎的经济模式。因此,如何系统地探究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成因,采取更为有效的优化发展战略,推动共享经济商业模式持续发展,成为了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内涵

1978年,Felson和Spaeth最初提出了“协作消费”这一发展理念。在此基础上,经过合理延伸,得到了“共享经济”这一发展理念。最初,共享经济还停留在商业模式概念领域,并没有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直至二十一世纪初期,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共享经济商业模式才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但是,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具体概念,还没有得到学术界的统一界定。部分学者只能从经济学概念的角度,对共享经济商业模式进行诠释。比如,谢志刚(2015)从产权交易成本方面,论述了共享经济商业模式需要依靠互联网技术界定的产权,通过降低交易成本的方式,提升了社会总体效用。从信息学与环境资源学的角度来看,共享经济消除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资源的浪费。

二、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成因

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形成与发展的动因多种多样。

1.互联网发展

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环境支持。自从2000年开始第一代智能手机的出现,现如今全球范围内移动智能手机的用户已经突破了19亿,占据了全球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移动终端设备的渗透率得到了显著提升。用户群体中,年轻用户和中高收入人群占据了较大的比例。移动智能终端的推广与普及,为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中供需双方互动交流提供了硬件基础。

2.第三方支付兴起

2011年,央行发布了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为第三方支付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支持。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2015年我国三方支付规模已经超过了31万亿。其中移动支付占据了30%,超过9万亿。第三方支付的兴起与发展,为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中,供需双方的发展,提供了软件基础。与此同时,大规模的新型技术产生,同样也带动了第三方支付和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发展。以位置定位服务技术为依托,通过移动通信运营商网络,可以获取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并且,通过云计算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扩大资源共享的范围。可视化预测与分析、LBS定位和大数据云计算等功能,都为创新技术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

3.闲置资源增加

资源过剩与资源的闲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自从2007年,美国爆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滑,同时失业率明显上升。有效需求总量的不足,导致了大量资源闲置的利用率难以提升。与此同时,失业率上升使得人们开始寻求更为低成本的服务。“互联网+”和资源闲置,成为了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发展的催化剂。

4.利益驱使

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中,供需双方都能从中获取利益。需求方通过合理的价格,满足了自身对于某项资源的需求。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中,产品和服务的性价比,要明显高于传统商业组织提供的产品以及服务。同时,消费过程中,供需双方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透明度。供给方能从闲置资源当中,获取稳定的经济收益。并且,在服务的过程中得到并且满足社交化的需求。供需双方在共享当中获取利益,成为了共享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量。

三、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价值的实现路径

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价值,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1.制定共享经济商业模式扶持政策

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核心连接纽带为信用。若缺乏信用作为保障,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安全性便无法直接体现出来。政府信用安全体系的建立,打破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路径。一般来说,共享经济商业模式最为明显的特点是线上与线下相互合作的O2O商业模式。例如,位于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当中的商业发展个体,要更加注重电商平台、社交网络等网络公司。线下环节与当地的工商、公安、税务、银行以及法院等职能部门,建立良好的信用等级记录。通过此种方式,建立起线上与线下相互结合的安全信用体系。在此基础上,还有根据供需双方的利益诉求,建立更为完整的利益保障机制。传统经济商业模式当中,针对商家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制定了侵权保护法。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中,新型权益保护的模式已经建立。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可以在平台当中,建立互评的约束机制,对双方的行为都进行合理限制。政府也可以从制度层面,保护双方的利益,确保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可以顺利运行。

2.优化共享经济商业模式运营平台

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中,运营平台是对供需双方进行有效连接的纽带。通过更为开放的信息化平台,可以在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价值之后,进一步实现自身发展价值。随着运营平台的发展更为成熟,可以将各行各业,都作为商业交易的基本接口。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改变消费者们的信息获取方式、消费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但是,从实际的发展情况当中还能看出,若共享经济商业模式运营平台的管理者,无法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不能对平台进行合理有效地运作,会使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投资风险加大。对此,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充分地认清共享经济商业模式运营平台对于供需双方发展的重要价值。根据市场环境中的发展形势,对平台的准入机制、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等,都进行系统调整,结合所获得的信息,对共享经济商业模式进行优化设计,能够提升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对于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比如,我国某地区的共享经济商业平台,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对运营模式进行了优化调整。与此同时,该地区共享经济商业平台,还对第三方支付进行了合理筛选。与支付宝、微信和翼支付等,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创新支付系统,全面整改了交易模式。通过此种方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高效且安全的第三方电子支付模式,还帮助商家构建了完整的线上与线下交易闭环,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

3.加强立法监督与网络监管

国家要制定并且颁布实施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加强立法监督的过程中,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要明确共享经济发展中,供需双方的想法和建议。通过建立与业内龙头企业的对话发展机制,可以为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发展,提供中间地带。此种方式有利于更进一步了解到,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对于市场政策、市场监管以及人才等方面的需求。同时,还有利于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下,经营和管理者调整对于政府监管工作的态度。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中,大型公司拥有相对完备并且规模较大的数据信息资源库,数据库当中包括了某一地区甚至是全国消费者的消费信息。商品的价格以及居民的消费偏好等,都成为了共享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国家要通过宏观调控的方式,从监督和管理的层面,对各项信息资源进行保密处理,避免信息泄露,对市场环境造成负面沖击。

四、总结

综上所述,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深入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共享经济发展模式下,人们的消费模式发生了深刻转变,并且为社会带来了新的经济效益。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地认识到,此种信用经济和人际关系形成的动因,制定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扶持政策,优化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运营平台,加强立法监督和网络监管,完善新型经济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秦海涛.共享经济商业模式探讨及在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建议[J].商业经济研究,2016(24):124-126.

[2]郑志来.供给侧视角下共享经济与新型商业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06):15-20.

[3]郑志来.共享经济的成因、内涵与商业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03):32-36.

猜你喜欢

第三方支付共享经济商业模式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第三方支付风险管理研究
论互联网金融创新
共享经济的冷思考
“共享经济”在中国变味儿了吗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中国网约车的规制范式研究
沙发客的共享经济特征及启示
商业模式考验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