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外语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2018-12-08刘晓华

文教资料 2018年24期
关键词:文化自觉高职英语思政教育

刘晓华

摘 要: 课程思政强调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本通过分析当前高职外语教学中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薄弱的问题,阐明高职外语课堂中实施思政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英语教学中重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内容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职英语 思政教育 立德树人 文化自觉

一、引言

“立德为本,致用为宗”,彰显了“立德树人”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随着我国高校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高职外语教学为培养适应全球化,具有国际视野、高技能应用型的外语专业人才,首先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在外语教学中不是单纯地教授语言知识,而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高职外语教学中思政教育乏力的现象

文化是语言文学、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时间概念、空间关系等累积的沉淀物。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时至今日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无疑承载着丰富的西方国家的文化信息,包括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等。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始终离不开对英语文化的探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英语文化信息。例如教师引领学生阅读英文名篇名著、收听英语广播、欣赏英语电影、通过国际互联网查询以英语为载体的各种信息,深入了解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文化内涵。根据语言学习规律,虽然大量可理解性语言文化信息的输入是英语学习不二选择,但同时应该看到,一些青年大学生往往缺乏鉴别现象与本质的能力,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恰当的教育引导,那么这些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将存在某些误区。

(一)关于西方的所谓的“民主”

资本主义社会奉行的“民主”,究其本质有虚伪的内涵。青年学生对西方“民主”的认识通常只是通过新闻媒体、影视作品等间接渠道获得,部分人从未到过西方国家,更谈不上西方社会的生活经历,对西方“民主”政治的现状并不理解,大都根据新闻媒介获得只言片语或者凭空想象随意拼凑的结果。有些学生缺乏思辨和独立思考能力,对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缺乏深入了解,未能认清西方“民主政治”的真相,造成认识上的误区。

(二)关于西方文化

西方社会的一些优秀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值得我们借鉴,但必须看到其糟粕。有些学生仅仅熟悉所学语言的表层文化,如传统节日、社交礼仪、风土人情、服装服饰和生活方式等,而对西方深层的精神文化、价值观念,包括法治观、道德观、人权观、婚姻观和宗教观等文化内核缺乏了解。其实,一方水域养育一方人,由于地缘和历史文化等深层次原因,中西方在语言文化、思维方式、思想政治、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分析与判断,盲目推崇西方的价值观念。

由此可见,教育工作者对上述问题不得不引起足够的关注。外语教师理应坚持“教书和育人的统一”,不仅仅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而且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认识上的误区,及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对文化的科学态度,培养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政治素养和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三、高职外语教学中思政教育的实现

站在全面育人的高度,遵循语言教学规律,结合高职学生的特质,高职院校外语教师肩负重任,应把思政教育、人文教育和语言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树立思政课程理念,使思政教育贯穿外语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语言教学与人文教育统一

全人教育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自然就要关注人的智力、情感与道德等各方面。具体而言,高职外语教学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工具性目标,而且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人文性目标,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学生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能力和用外语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一旦认同全人教育,教师自然就会精选思想境界高、弘扬正能量的语言素材,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体系。

(二)以身作则与言传身教统一

外语教师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示范者,教师本人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会通过言语和情感等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流露出来,感染和影响学生。因此,要实施大思政课程,外语教师首先要强化思想政治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做到耳闻目染、示范引领,以自己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人文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文化自觉与思想熏陶统一

文化自觉指明晰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认识本族语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异同,了解异域文化的深层内涵,同时又能采取超然的立场,从而获得世界的整体性知识。以现有的综合英语教材为例,作为人文学科,英语教材中蕴含丰富多样的英语文化信息。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研究教材,挖掘其中蕴藏的德育元素,结合时事动态、形势和政策,并捕捉相关的德育事例,渗透思想教育,使英语学习与思政教育共频共振。遗憾的是,现行英语教材忽视母语文化的介绍造成本民族文化失语的现象,例如在英语演讲中谈到孔子直接说Kong Zi不知道用Confucius,更谈不上用英语介绍儒家思想。大学英语四级考中中译英的翻译考题关于中国文化,包括文学、历史、建筑和伦理等内容,学生普遍感到英语表达的困难。因此,在日常英語教学中,增加用英语对母语文化表达的训练显得十分必要,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遴选优秀中华文化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传播母语文化的能力,与此同时让学生明白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不是对立的,都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逐步提高文化自觉,明晰自我文化身份。我们要以保持和传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吸其精髓,剔除糟粕,有选择性地吸收,绝不是全盘西化。此外,还要重视意志品质熏陶,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综合英语教程》第三册第六单元A Brewer's Son(啤酒商的儿子)讲述美国Samuel Adams啤酒创始人年轻时放弃条件优越的工作,利用父辈制作啤酒的秘方,克服来自家庭、社会和经济的重重压力创办波士顿啤酒公司,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创业事迹。为此,利用课文中的主人公在困难逆境中磨炼意志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战胜挫折的勇气和毅力,并融入创新创业,勇于坚持理想信念的思想教育,取得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

(四)自主学习与互动参与统一

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看,语言学习本质上是学习者参与社会互动和文化调节的结果。外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围绕教学目标,灵活设计教学活动,如讨论、演讲、游戏、表演、辩论、写作等启发、引导、调动学生参与的能动性,鼓励他们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互动协商与自我反思,寓教于乐,自然渗透思想教育。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见解,善于表达,学会倾听,敢于质疑,勇于竞争,互學互鉴,取长补短。例如英语写作是高职学生的一大难点和教学的痛点,会出现无话可说或有话说不出的尴尬局面。为此,教师需要提供必要学习资源,包括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事例,耐心指导与帮助。考虑到课堂学习时间有限,APP学习终点和微信等社交媒介使课内、课外学习联动,互动交流,诊断学情,及时介入与帮助,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而且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的必要之举。

四、结语

随着国际形势的日益复杂,在加强高校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效大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具体到高职英语教学,成功教学自然离不开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增加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输入固然重要,但是外语教师应该树立课程思政观念,深化全面育人意识。从教学实际出发,挖掘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在教授语言知识和训练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逐步引导学生对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差异的认识,培养自己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加中华文化的英语表达,使他们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正是青年学生未来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诉求。

参考文献:

[1]柴葳.切实把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引向深入[N].中国教育报,2017.

[2]郭静虹.微博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1,27(1):118-120.

[3]赵鸣歧.思想政治教育与外语教学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04):42-44.

[4]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5]李晓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1(12):30-33.

[6]康莉,徐锦芬.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自虐及其实现[J].外语学刊,2018(4):70-74.

猜你喜欢

文化自觉高职英语思政教育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