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如何办好电视评论节目

2018-12-08

活力 2018年6期
关键词:现场感视点

(绥芬河广播电视台,绥芬河 157399)

作为一种电视形式,电视评论在我国是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所接受所关注的节目。其起点则是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新闻调查”和“焦点访谈”节目为发端,迅速带动其他地方电视台电视评论节目的推广。由此可见,电视评论是在时代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利用其视觉形象将新闻事实直接展示在受众面前,同时又通过语言和文字描述事实来表达观点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在逻辑性上则是以其鲜明形象性作用于观众的头脑中。基于这一特点,电视评论在电视节目中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

那么,在新形势下又该如何办好电视评论性节目呢?应该说,首先要在明确新形势下电视评论基础本属性的基础上,才能够如何发挥出它的内在作用及其优势。

我们说,电视评论不同于其他文字性的新闻评论,它主要是以既有声音和文字,又有图像,并且以图像为主题的新闻事实的再现。所以,新闻评论的基本属性应该是以用新闻事实表述一个观点和一种态度的形式。

通过十年来我台开办的新闻性评论节目《视点》专栏的实践和体会,我们认为,新形势下要想办好新闻评论性节目并能够在电视中发挥其舆论引导作用,首要的是具备五个方面的特性。

一是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评论的基础是新闻事实。电视评论主要的是以其视觉形象也就是画面来传达信息,表达观点和态度。把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人物的语言和神态、场景的实况,都要通过电视画面的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是非真假一目了然。所以,我们在开办《视点》这一评论性栏目中,把真实作为节目生命的源泉和力量。因为真实,才能够打动观众,才能够使观众信服。

二是现场性。现场是电视评论真实性得以发挥的主要环节。抓住现场,也就是抓住了真实的形象。具体而言,抓现场也就是抓现场观察、现场判断、现场描述、现场提问和现场控制。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条件,才能够将现场感体现出来,给观众以视觉上的冲击。

《视点》节目也正是以其广大观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到和特别关注的真实的社会发展的新热点、难点等问题为切入点,在宏观与微观的结合点上再现真实的现场感,找到问题的真实答案,从而给观众在思想上有益的启示。

例如《视点》第九期,题目是《脸上打“补丁”有损市容》。

这期节目主要是以配合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整治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市民卫生意识差而出现的乱贴乱画现象。节目首先在提出作为国际商都,应以洁净来提高经商环境品位,乱贴乱画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这观点的同时,在采访中,我们抓住了现场这种第一感观,采用了大量的同期声,让现场感得以充分的发挥,播出后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反响。

三是直观性。电视媒介的一大特点就是直观感强。我们知道,同样一个新闻事件,如果用文字来描述,虽然可以让人基本上理解当时的过程,但由于缺乏形象,不免显得曲折繁琐,并且还缺乏信息量。而电视评论则是通过画面的视觉形象,可以直观地、生动地、整体地描述新闻事件。所以,观众在收看节目时,就能晓畅易懂,理解程度也会更高。因此,电视评论中的直观视觉的冲击力,则是赢得观众所喜爱的一种手段。

四是感染性。处理真实的直观外,丰富的感染力又是电视评论中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电视评论要使观众信服并接受其所论述的观点,首先要能打动观众,然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的感染力,这样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也就是说,电视评论处理要晓之以理,更应动之以情。

《视点》第十二期节目《开放更应该净化环境》中,我们就是利用这种具有一定感染性较强的中国“帮帮干”围堵俄客商的场面与俄在井然有序的商场内购物的场面相映衬对比,让观众从不同角度一次性地感受到清理整顿“三无”人员和完善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在。

五是鲜明性。新闻评论强调观点鲜明,在报刊评论中,这种鲜明性是以文字来表达的,而电视评论却将鲜明的观点用形象来传达给观众的,这种手段是任何形式所不能取代的。

《视点》第八期节目《商品房:让人欢喜让人忧》一片中,报道了由于消费者的投诉而引起的商品房“短斤少两”、存在质量等方面争议的问题,记者不光就事论事,而是通过多方面调查,利用大量的真实画面和居民反映的如实语言,揭露商品房建筑市场中存在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让真实 的画面和真实的语言,清楚鲜明地将这一观点向观众表达出来,让观众在真实的画面语言中去感受生活中的如实写照,使问题一目了然。

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电视评论性节目虽然经历的里程并不漫长,但它在电视中起到的社会效应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说,新时期如何办好电视评论节目是我们仍在探索的一条新路子。□

猜你喜欢

现场感视点
微视点
虚拟视点插值中参考视图选择策略
写出新闻的现场感
浅谈电视新闻中的现场报道
现场感:生发课堂魔力的一种可能
浅论电视新闻特写的关键要素
电视新闻报道如何摆脱平淡
环境视点
环境视点
寻找新的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