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思考

2018-12-06王彦飞

商品与质量 2018年43期
关键词:财政补贴动力电池补贴

王彦飞

上海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上海 201708

在政策和资金的催化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从火热走向狂躁。各路车企闻风而动,纷纷加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投放一一吉利、比亚迪、沃尔沃、奔驰等传统巨头纷纷生产制造新能源车型,包括格力、五粮液、协鑫等在内的不少上市公司也相继跨界造车,意欲分一杯羹。

1 持续推进新能源车质量提升相关政策

为进一步提高纯电动乘用车、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专用车动力电池系统质量能量密度(以下简称“PED”)门槛要求,鼓励高性能动力电池应用,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能耗要求,鼓励低能耗高质量产品推广,2018年2月国家发布了《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8〕18号)。在此之前,已分别在2015年4月发布了《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财建[2015]134号)和2016年的《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6]958号)。本文根据18号文中提出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就新能源补贴对象车型对相关技术指标进行汇总,分析新旧政策的变化,为相关企业新能源汽车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1]。

2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存在的问题

2.1 补贴退坡率过大,对新能源汽车市场造成较大冲击

推广初期的补贴水平过高,不可持续,但在随后推出的补贴退坡政策中,补贴量的调整过大过快,主要车型的补贴量较退坡前减少40%~50%(中央与地方补贴合计)。在一些重点省市,推广初期的中央及地补贴合计甚至超过某些新能源汽车零售价格的1/2,同时辅以免费牌照和消费税免除等配套优惠政策,极大地刺激了市场需求,但也使政府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2016年初财政部高管曾警告称“中国政府坚持将逐步退出针对电动汽车的补贴政策,2021年补贴政策完全退出,一个产业的发展不能依赖补贴”。随后于2017年初出台并开始执行高退坡率政策[2]。

2.2 补贴政策的产业发展导向性不足

目前,补贴门槛和准入标准的设置缺乏明确而严格的产业发展导向性。补贴初期,仅仅依据电动续航里程设置补贴等级,尽管后续政策增加了能效指标(千瓦时每百公里)、电池比容量(安时每千克)等技术指标,但是对于电池的安全性、资源和技术可持续性(包括废旧电池的拆解环保性和补贴退出后的经济可行性等)均考虑不足。按照补贴准入标准中对于电池容量的要求,只有三元锂电池能够达标,但是三元锂电池在热安全性、废旧电池环保性、资源可持续性(钴为稀有元素且有毒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政策应该对各项相关指标都做出严格限定,引导企业开发各项指标均衡的新技术或产品,而不能仅仅倚重某几项指标,否则可能会将行业引向错误的发展路径。

3 对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政策的思考

3.1 实施质量提升建议

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既有面向生产企业的财政补贴政策又有面向消费者的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政策(财政部公告2017年第172号),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品、产业的扶持力度。同时,通过对2018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未来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政策将是“持续扶持,补贴退坡,技术加严”。为方便企业更好理解政策要点,本文归纳以下几点供企业参考:新能源乘用车政策导向是高续驶里程、高PED、低能耗。鼓励技术水平高、安全可靠的产品推广应用。根据新能源客车单车补贴金额计算公式,补贴金额可以超补贴上限。由于18号文中要求Ekg仍然按照原来的要求进行计算,而能量消耗量按照GB/T18386-2017《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进行加载试验。因此,针对纯电动客车等商用车的技术指标来说是变相加严[3]。

3.2 建立科学的定量模型来研究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补贴决策问题

尽管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问题可以从定性和定量等多个方面、多个领域展开分析,但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从定量模型来展开研究,要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决策参考依据。应该收集数据、案例和相关资料,利用计量经济学、决策理论等定量模型和方法,强化对推广数据的预测、对推广绩效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消费者购买决策意愿的研究、对电池学习曲线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容量的预测。同时应该看到,从本质上讲,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决策问题是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三方策略交互问题。

3.3 引导整车厂和动力电池厂商加快技术升级步伐

“新的补贴政策意图十分明确,就是要引导整车厂和动力电池厂商加快技术升级步伐,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向前发展。”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2016年补贴政策规定,续航100公里以上的新能源乘用车可以享受到最少2万元国家财政补贴,而新标准明确规定,续航150公里以下的新能源乘用车将不再享受国家补贴。与此同时,新标准提出,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105Wh/kg(瓦时/千克),对于高于120Wh/kg且小于160Wh/kg和160Wh/kg及以上的车型分别按1.1倍和1.2倍补贴。

3.4 强化政策执行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补贴政策是国家为了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本身具有政策引导性。除了应该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之外,在执行过程中还应该尽量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因为企业会根据国家政策来制定自身的产能建设、生产、产品开发等各项工作计划。

猜你喜欢

财政补贴动力电池补贴
针对农资价格上涨,中央已累计发放500亿元一次性补贴
探究动力电池自动拆解设备的设计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七部门联合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上汽与宁德时代合作回收动力电池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动力电池,谁执牛耳?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今年财政补贴社保逾974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