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的设计要点

2018-12-06刘洋张杨

商品与质量 2018年43期
关键词:绿化带积水绿地

刘洋 张杨

1.庄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2.中海文旅设计研究(大连)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设计的内容包括:车行道、绿化带、分隔带、人行道等等,规划方案应全局统筹,确保科学合理与通行安全。分隔带和绿化带,是海绵城市道路设计的重点项目,其设计策略与方案,将决定市政道路的整体结构,并影响市政道路的性能及质量。

1 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综述

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是指,以自然净化、自然渗透、自然积存为设计原则,优化市政道路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案,以科学控制城市路面的雨水径流,实现水系、绿地、道路和建筑对降雨的缓释、存储、渗透、吸收作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道路设计,起到保护水资源环境,合理、节约利用水资源,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是现代化城市文明建设的衡量指标,是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实现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路径[1]。

2 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原则

2.1 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

很多道路中间绿化带,是高于地面的硬质路面,仅树根周围露出一小圈土。种植在这种绿化带中的树,靠自然的雨水往往不够,需要人工浇灌。如今很多小区为了快速排水,设置凸起式绿地,每当降雨来袭,雨水直接流入市政管网。

2.2 合理利用生态水资源

当前,很多城市都面临缺水的窘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硬化地面太多,占用了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以及凸起式绿地留不住雨水,雨水只能外排,必然造成市政排水管网的压力,增加内涝风险。此外,对于一些沿海城市受季风影响,夏季强降水甚至台风、风暴容易引发城市内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当地经济乃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2.3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海绵城市建设正是通过建设水系湿地、绿地广场、城市道路、地块内部消化等方式来发挥其作用,而这些措施便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平衡。

3 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策略与要点

3.1 路面设计要点

传统的机动车道的透水性能不佳,通常会因为路面积水造成路基受到损坏,路面寿命降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中考虑到这点,在路面下设置渗透效果高黏度改性透水沥青,并且设置排水盲管可以完成较好地排水功能,在基层设置排水管道周围采用非渗透性材料,提高排水管道排水效果。同时,在海绵城市理念指导下的市政道路设计,在传统道路设计的基础上升级,在路面形成便于雨水通过的坡度差,使得雨水可以流入低平面进行收集、处理、排出。同时雨水径流进入绿化带中,对绿化带的植被进行浇灌,当浇灌充足之后多余水分会通过排水管道流进地下水循环系统中,在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中设置具有渗透作用的设备加强水管渗透效果可以实现对雨水收集的高效性。

3.2 层次结构设计要点

第一种:通过排水井使路面上的积水排进整个城市水循环系统中;第二种:在设计时通过技术手段使得积水可以直接通过道路中的缝隙流进水循环系统或者周边地区中;第三种:利用排水管道使得渗透到路基层的积水排出,或者渗透的路积水直接排放。这三种形式都可以实现积水的有效排放,当城市的道路中密集度较高、负载较大时,积水渗透的效果下降,这时可以通过渗透设置提高渗透效果。常见的渗透装置有透水材料或者混凝土等,这些设施的铺设可以提高道路的透气、透水状况,对于城市中的生态保护具有积极影响。

3.3 绿化带设计要点

选择绿色植物种类时应该根据当地地理地质、气候等条件进行选择,根据市政道路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考量,基本原则为:全面考量植物的观赏性能及对于整个社会的积极作用,将社会整体效益纳入选择标准之中,根据当地情况对于不同季节植物的整体观赏效果有明确了解,并且能够实现植物可以与周围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共存模式,对于城市整体的生态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对于雨水的循环排出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对于植物自身性能能有较好地了解,明确不同植物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只能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优化功能,降低负面影响。

3.4 排水设计要点

体现海绵城市理念指导下的侧石设计形式是将侧石设置在侧分带使得雨水可以通过侧石流进下沉式绿地之中,加强积水的流通性,使得雨水可以流进雨水管道系统中。

下沉式绿地设计需要与道路高程、周围建筑等周边环境相结合,通过分散、小型的基础建设,将路面积水引入下沉式绿地当中[2]。因此,下沉式绿地设计常常靠近人行横道和机动车道,设置在人行横道、路缘石之间。设计师应注意硬化地面、雨水口和绿地的竖向衔接设计,保证人们出行的畅通和安全。首先,硬化地面应与下沉式绿地保持一定坡度,而且坡度不宜过大,使雨水通过地面缓慢流向绿地。其次,路缘石与地面高度要保持一致,如果路缘石高于地面,那么每块路缘石上都要设置缺口,并在缺口附近均匀铺设鹅卵石,使雨水分散进入绿地。最后,在绿地中或绿地与硬化地面衔接处设置雨水溢流口,并在雨水集中入口处栽种植被或覆盖保护膜,防止雨水长期冲刷造成土壤流失。

4 结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应符合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要求,应合理利用生态水资源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作为设计单位及设计师应当树立正确的市政道路规划设计理念,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对市政道路的路面设计、层次结构设计和排水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针对透水铺装及下沉式绿化带进行合理设计,降低城市道路积水问题,注重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合理解决策略,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绿化带积水绿地
最美城市“绿化带”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小熊当当玩积水
种子
风景
走进绿地
打招呼
大决心
生命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