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

2018-12-06滕宇孙凯王磊

商品与质量 2018年43期
关键词:搭板桥头路堤

滕宇 孙凯 王磊

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吉林长春 130000

1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及施工的重要性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是整个道路系统中的敏感位置,也是工程建设应重点处理的部分。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若设计不当或施工工艺不科学,就可能引发桥头跳车等问题,甚至威胁着行车人的生命安全。通常情况下,道路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1)由于连接处施工是在露天的情况下开展,同时工作量巨大、耗时较长,容易受到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对道路桥梁连接处进行设计时必须综合分析施工所用材料的相关技术参数,尤其是强度、耐高温性、抗腐蚀性以及抗风压性等。(2)因外界环境各有不同,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时应全面考量多种环境因素,继而准确评估外界因素对工程建设以及后期使用所可能造成的影响[1]。因此,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及施工必须基于工程实际和外界环境,科学把握设计及施工过程,避免出现桥头跳车问题。

2 道路与桥梁连接处设计与施工时易出现的问题

2.1 桥头引道设计不科学

桥梁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的设计,在使用桥梁时会存在“跳车”的问题,导致桥头搭板有裂缝产生,这种现象的存在,无疑会给行车安全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在对道路桥梁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对搭板进行设计,因此,会导致道路桥梁容易受到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灾害,使得台背的填土快速流失,从而引起路面坍塌现象,给道路桥梁的顺利运行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2.2 没有合理设计边坡防护措施

通常情况下,在道路桥梁的连接处,由于存在锥坡以及边坡的水毁现象,从而使得路堤容易发生沉降。面对这种现象,就必须采取对应的防护措施来对路堤加以保护。但是,就具体情况而言,很多工程项目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好道路桥梁的路堤防护工作,因此,使得台背处的路堤填土大量的流失,并且也影响到了路堤的强度。

2.3 软土地基处理方式不合理

在建设道路桥梁施工之前,没有做好相应的勘察设计工作,且没有对软土地基的分布区域以及性质有较为准确的认识,使得地基的处理不当。其次,是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没有对地基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地基的处理,应该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影响到地基稳定性的因素加以分析,然后再选择合理的方式,来处理软土地基。

3 合理设计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方法

3.1 合理设置搭板

搭板的施工比较简单,并且投入成本比较低,具有较大的使用空间以及使用范围,因此,在路桥工程项目建设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对搭板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不仅能够有效避免不均匀沉降问题,同时还能够更加结实的连接路桥的过渡段。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尽管部分路桥安装了搭板,但是仍然会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主要是因为搭板的设置不科学。为了有效的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就需要在进行搭板的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搭板的受力情况,并且对搭板的长度进行计算,通过使用简支梁的方法,来有效的保障搭板的长度。同时,还需要在搭板的末端处增加变厚埋板,以此来有效的保障连接部位的稳定性,确保连接部位的设计水平以及施工质量得到保障。

3.2 降低桥台和路堤之间的沉降差

桥头的跳车问题是路基以及桥梁的沉降引起的。由于桥梁的桩基设计具有较高的施工标准,因此,在通车的过程中基本上不会出现沉降现象。但是,在进行路基施工作业时,却允许工后沉降问题的存在,因此,在通车一段时间之后,桥头的连接处必然会存在沉降问题。面对这种情况,这就需要在进行道路桥梁连接处设计时,应该事先做好路基部位的加固处理,以此来有效避免沉降问题的不断扩展。比如,在开展台后填土施工作业时,需要使用轻质的透水性材料,并且要在桥头路基处打入管桩进行加固,尽可能的避免桥头路基处存在工后沉降问题。但是,如果使用预制类的管桩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就需要注意施工工序的把控,必须先打入管桩来对桥头的地基进行加固,然后再进行桥梁的桥台以及桩基处的施工作业。如果没有按照这一施工顺序开展施工作业,就会使得已经建设好的建筑物发生移位问题,具有较为严重的后果。尽管部分工程项目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对于路基已经使用了填充物进行压实,但是仍然会存在压缩带来的变形问题,因此,存在压缩沉降问题。导致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填土下沉或者地基下沉,因此,必须对各种地质环境的变化情况加以考虑,并且还要选择合适的填充物。

3.3 做好压实工作

道路存在有较为明显的柔性特质,路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有变形情况出现,为了实现对变形的有效控制,必须要提高对压实工作的重视度。再次压实工作是实际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为追赶进度对填料的压实工作比较疏忽,致使工程质量不过关,道路桥梁的安全性低。施工过程中应充分对道路与桥梁连接处再次进行压实工作,确保连接处的稳定性,注意压实的填料厚度,根据国家规定应为20cm;防止连接处出现裂痕; 最好能做到多次分层压实,压实过程中所选用的机器类型应符合道路桥梁的载荷能力和具体情况,保证道路桥梁连接处的稳定性[2]。另外,还可以选择挤密复合地基方式,缩小道路与桥梁之间的刚度差,降低跳车情况发生率,但是这种方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存在有较大难度,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4 结语

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连接处的施工作业是施工重点,为了有效提升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延长道路桥梁的施工寿命,就需要科学合理的分析病害问题,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此类病害予以处理,从而在根本上消除质量道路桥梁中存在的隐患,最大限度的提升道路桥梁的建设质量。

猜你喜欢

搭板桥头路堤
嵌入式反压护道作用下软基路堤稳定性研究
铁路浸水路堤优化的边坡稳定分析
无缝型桥梁拱型搭板的可行性研究
高速公路桥头沉降沥青路面铣刨重铺维修技术探讨
桥头搭板结构设计研究
桩承式路堤中土拱效应演变规律宏细观研究
填石路堤强夯施工技术及路基响应研究
论桥头搭板长度、厚度、配筋设计
猴子镇水
关于公路桥头搭板的试验与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