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墟水电站发电效益分析研究

2018-12-05干小川岳彬彬冯良队

治淮 2018年11期
关键词:水头停机水电站

干小川 岳彬彬 冯良队

一、引言

桑墟水电站位于沭阳县桑墟镇境内,与蔷薇河地涵、沭新北船闸、沭新退水闸构成沭新河渠尾水利工程控制枢纽。上游连接沭新干渠,下游通入蔷薇河,主要利用灌溉水发电。工程于1986年5月竣工,7月并网发电。后经改造,目前该站共安装5台叶轮直径1.00m的立式轴流水轮机(ZDT03-LM-100),单机流量5m3/s,配套5台同步发电机(SF125-20/990-W),单机功率125kW,总装机容量为625kW。工程建成以来,为地方发展提供了低碳清洁能源,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见表1)。

表1 2007~2015年桑墟水电站发电量与发电收益统计表

二、改造后的效益分析

2010~2014年陆续对该站进行了更新改造,主要是更换了5台发电机组、下游检修闸门,更新了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柜和起重设备,新建了副厂房,增设了清污机等。

1.机组设备

改造后,水轮机型号由ZDJLM-100更换为ZDT03-LM-100,发电机型号由TSN-59/6-100G更换为SF125-20/990-W,额定功率由100 kW提高到125 kW。新机组用无刷励磁系统替代了原机组的有刷励磁系统,减少了更换碳刷等维护工作,方便了管理。另外新机组取消了增速箱而改为直联方式,减小了增速箱的功率损耗和维护工作。

2.电气设备

更换了原有老旧的高低压开关柜等电气设备,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原机组采用机械并网方式,开机并网时,较为麻烦,且时间长,成功率不高;而新机组采用PTQ2008微机智能准同期控制器,能够自动捕捉最佳并网时机,减少对网路的冲击,快捷方便,省时省力。保护系统采用PLB-2型发电机综合保护器,该设备体积小,结构紧凑,功能较全,参数设置方便,能安全可靠地对机组设备进行保护。励磁系统采用WLT-1型无刷励磁数字调节器,能够智能跟踪励磁电压、电流,进行实时调节。

3.金属结构

电站上游为沭新河,河道内漂浮的杂物较多。改造前,该站在上游进水口门前设置拦污栅拦阻河内的水草、垃圾,采用人工清理方式,每次清理前为确保安全,机组必须停机,清理完成后再次开机。开停机较为频繁,对机组设备寿命有一定影响。

2014年新增五台回转式清污机及配套清污机设备,每小时清污量可达10t,并可以不停机实现随时打捞,减少了停机时间,提高了发电效益。

三、机组发电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1.装置效率分析

根据运行数据分析,选取典型数据:计算水头4.0m,流量5m3/s,出力120 kW。

式中:P1—电站输出功率(kw),取120kW;

P2—同一时段电站输入功率(kW);

Q—水轮机流量(m3/s),取 5m3/s;

Hst—上下游水头差(m),取 4.0m;

ρ—取水水源密度 (kg/m3),取1000kg/m3。

那么:ηst=102×120/(1000×5×4.0)×100%=61.2%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该水力条件下,发电装置效率为61.2%。

该站的水头损失主要在清污机、进水口、导叶、叶轮、出水口等处的局部水头损失以及流道的沿程损失。

2.发电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该站发电效益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因素有上下游水头差、上游可供发电的来水量、流态、安装质量等,目前工程效益尚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1)上下游水位对发电效益的影响

根据表2的运行统计数据,通过横向比较桑墟水电站上、下游组合水位在6.9m和2.6m水位差在4.3m时5台机组发电效率最高为120kW。当上、下游水位组合水位在6.48m和2.94m水位差在3.54m时发电效率最低。比较发现,上、下游水位差在3.3m至3.5m时综合发电效率较低,在3.8~4.3m时综合效率较高。一般情况下,下游水位在2.5m以下(不宜低于2.2m),上游水位在6.5m以上均能获得较高的发电效率。

桑墟水电站是利用灌溉水进行发电的综合利用工程,在沭新河渠尾水利工程控制枢纽中处于从属地位。在实际运用中,上下游水位组合常常达不到设计要求,水位差保证率达不到要求,长期处于低功率、低效率运行工况。

上游沭新河水位,受沭新闸控制,因来水量等方面限制,往往也不能达到6.5m以上的要求。受枢纽工程联合运行的影响,沭新河从沭新闸到电站上游约为28km,在大流量放水时,流速大,沿程水头损失较大,沭新闸至电站上游水位落差大,导致电站上游水位低。冬季需水量较少时,在蔷薇河地涵5~10m3/s流量时,沿程水位落差约为0.2~0.4m;夏季大用水季节,蔷薇河地涵流量15m3/s以上时,加之沿途取水口流量增加,沿程水位落差约为0.5~1.2m,而沭新闸下游水位正常控制不超过7.3m。因此,上游水位长期达不到设计要求。控制枢纽联合运行时,上游河道沿程水头损失的对电站水位的影响(见表3)。

综上,桑墟水电站上下游水位长期达不到设计要求,常常运行在低负荷区、低效区,是影响发电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

(2)上游来流量对发电效益的影响

受淮河入湖流量及洪泽湖蓄水保水等水资源控制的影响,桑墟水电站没有充足的发电流量,机组不能全部开机,甚至长期处于全部停机状态。特别是在上半年,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停机78天,全年停机138天,2016年上半年停机86天。有时即使开机,也只能开2到3台,低负荷运行。因为该站是利用灌溉用水发电,在蔷薇河不需要用水时,桑墟水电站无水发电。

(3)机组流态对发电效率的影响

表2 桑墟水电站发电功率与水位差关系统计表(2015年1~6月)

表3 沭新河渠尾水利工程控制枢纽联合运用对电站上游水位的影响(2015年)

通过对表1纵向比较发现,在同水位的情况下1至5号机组之间发电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3、4号机组发电效率相对较高,1、2、5号机组发电效率相对较低,经分析机组进水流态和机组的发电效率有一定对应关系。

桑墟水电站进水口属于开敞式进水口,进水流道有自由水面,且水面以上净空与外界空气保持贯通。受河道水流趋势因素影响,桑墟水电站进水口两边为圆弧型,流速不均匀。其中1、2、5号机组因在两侧存在偏流现象,流态不好,发电效率低。3、4号机组在中间,流态较好,发电效率较高。

(4)机组自身对发电效益的影响

①机组选型方面。该站为小型机组且为低水头发电,如采用卧式机组可能效率要更好些。在其他水电站中,采用卧式结构的机组比采用立式结构的机组发电效率要高。

②流道与机组的配套方面。改造后,机组的型号发生了变化,而流道等土建设施没有随之作出相应的改变,安装时仅对流道局部进行凿除,改变了其原有的水力特性,流道内的流态发生了不利变化。

③安装方面。桑墟水电站1、2、3号机组经常导叶开不到位,导叶开度不足,过流量减小,导致发电功率降低。

四、几点建议

(1)在服从上级调度指令、保证蔷薇河地涵向连云港供水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枢纽整体效益的发挥,尽量兼顾桑墟水电站的发电和船闸通航,联系相关部门,调整上下游水位及流量,达到或接近电站发电所需水位、流量要求。

(2)加强值班巡视,发现故障苗头及时处理,保证电站安全运行。利用电站停机的时机,加强检查、养护、维修,必要时可在枯水季节进行大修,消除安全隐患。

(3)对清污机前的水草等及时进行清理,减少水头损失,增加发电出力。

(4)在以后更新改造前,建议在流道设计与机组选型方面,做模型试验,确定相关参数后进行整体设计

猜你喜欢

水头停机水电站
叠片过滤器水头损失变化规律及杂质拦截特征
中低水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动力特性计算分析研究
里底水电站工程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白鹤滩水电站有多“牛”?
《水电站设计》2020年总目录
厦门海关调研南安石材专题座谈会在水头召开
泵房排水工程中剩余水头的分析探讨
雷克萨斯NX200t车停机和起动系统解析
欠费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