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巢湖流域径流量时间分配及趋势变化分析

2018-12-05周俊成

治淮 2018年11期
关键词:年际巢湖径流量

周俊成

一、引言

在水文系统中,水文时间序列变化具有趋势性。由于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影响,流域水文特征随时间序列的演变特征将发生变化。径流的变化直接关系水资源的变化,分析径流的变化趋势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防汛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对巢湖流域径流数据的分析,推求其年内分配及变化趋势,分析变化原因,可为区域开发规划提供参考,为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二、流域概况

巢湖流域位于长江下游左岸,处于安徽省中部。流域以西以江淮分水岭为界,东濒长江,南与菜子湖、白荡湖、陈瑶湖及皖河流域毗邻。流域总面积13486km2(含铜城闸以下牛屯河流域面积404km2),约占安徽省总面积的9.3%。其中,巢湖闸以上9153km2,巢湖闸以下4333km2。流域形状东西长,南北窄。跨合肥、巢湖、六安及安庆4市的16个县(市区)。主要支流发源于大别山区,自西向东流经巢湖,由裕溪河、牛屯河入长江。巢湖居流域中心,四周河流呈放射状注入。其中,较大的支流有杭埠河、派河、南淝河、柘皋河、白石天河和兆河等。巢湖闸以下为裕溪河,主要支流有清溪河、西河等。流域上游为山丘区,中下游沿巢湖和沿长江为平原圩区。

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6℃,极端最高气温为41.3℃,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5.7℃。相对湿度76%。流域最大年降水量1826mm,发生于1991年;年最小降水量672mm,发生于1978年。暴雨主要集中在汛期5~8月,总体分布规律是南大北小。除长江洪水顶托倒灌外,流域内的洪水由暴雨形成。

三、采集数据及分析方法

巢湖流域径流量采用出口长江断面:凤凰颈排灌站、凤凰颈闸、裕溪闸、铜城闸4个水文站1991~2015年的流量实测资料。同时也收集了吴山、柘皋、巢湖闸、铜城闸、新桥、开城桥、泥河、兆河闸、白山、梁家坝、汤池、晓天、主簿源、张家店、桃溪、山南、董铺、元疃18个巢湖流域雨量代表站点的降水资料。各时间序列变化趋势的显著性采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并采用年份内分配不均匀系数法分析变量的年内分布特性。同时加入龙河口、董铺、巢湖闸三个站点蒸发量及巢湖、万佛湖、董铺、众兴等水库库容变量因素。

四、径流量的时间分配

1.年内变化特征

(1)径流年内分配特点

根据凰颈排灌站、凤凰颈闸、裕溪闸、铜城闸流量及前述湖库水位资料,计算出多年平均月径流量年内分配(见图1)。

图1 巢湖流域1991~2015年多年平均月径流量年内分配图

图2 巢湖流域1991~2015年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图

图3 巢湖流域1991~2015年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年内分布图

图4 巢湖流域多年平均月降水量与平均流量分配图

表1 巢湖流域1991~2015年多年平均流量及多年月最大、最小径流量表

表2 巢湖流域季节平均、最大、最小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百分比

表1给出了1991~2015年各月平均径流量、最大径流量、最小径流量值,因处长江中下游区域,受梅雨、汛期暴雨及台风的多种因素影响,巢湖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6月、7月、8月约占多年平均年径流量56%;1月、2月、3月、11月、12月径流量比较接近。百分比基本都维持在3%左右,反映了流域年内分配不均匀,变化幅度较大的特征。

(2)径流年内不均匀系数

径流不均匀系数反映了径流年内分配的丰枯差别变化幅度,巢湖流域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见图2。

1993年、1999年、2004年、2012年、2015年不均匀系数最小,基本等于本时间序列多年平均径流量,比例为20%。多年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C'vy的平均值为0.12,约15个年份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明显大于平均值,说明这些年份分配不均匀,约占40%,洪涝比较频繁。总体上看分配均匀与不均匀交替变化,没有明显规律性。

2.径流的年际变化

巢湖流域长江出口本序列年份平均径流量为158m3/s,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径流量较大的依次为457m3/s(1991年)、338m3/s(2003 年)、252m3/s(2010年),径流量较小的为46m3/s(2001年)、50m3/s(1994 年)、61m3/s(1997年)、61m3/s(2000 年)、77m3/s(1995年)、85m3/s(1992 年)、90m3/s(2013年),其他年际尤其是2004~2015年间变化幅度基本较小,多年平均径流的量158m3/s。通过对比巢湖及流域内各水库调蓄等因素参加计算后,年际变化幅度略有减小。可见流域内湖泊水库对径流量调蓄有一定作用。

五、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时间分配

1.降水量的年内分配

巢湖流域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降水较丰沛,对1991~2015年多年平均月降水年内进行分析见图3,可以看出降水量集中的月份是3~8月,占全年降水的71.3%,其他月份降水占全年28.7%,可见降水集中在春夏季,易形成春夏涝、秋冬旱的局面。

根据季节划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各季节平均、最大和最小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百分比数据的统计分析见表2,一般状况下,该区域降水主要集中在夏春季,分别占全年的45.2%、26.2%。秋冬季降水偏少,分别占15.6%、13.1%。近25年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夏季约88%,最小降水量全部出现在冬秋季。

2.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巢湖流域此次样本序列降水量较大的依次为 1826mm(1991年)、1508mm(2003年)、1434mm(2010年)、1359mm(1993年)、1326mm(2014年)。降水量较小的依次为 837mm(2001年)、854mm(1995 年)、868mm (1994 年)、880mm(1997年)、945mm(2013年),25年均值为1151mm。丰枯降水交替出现,变化趋势不明显,没有通过置信度95%的检验。

3.降水量对径流趋势变化的影响

巢湖流域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和平均流量的年内分配对比见图4,径流量年内变化显著,和降水量变化基本一致。6~8月降水明显,相应径流量明显增大,流域上游为山丘区,下游主要以圩区为主,产汇流较快,虽然气温较高,农业灌溉、土壤蒸发及植物蒸散发有所增多,但期间雨水丰沛,前期土壤含水量较大,故对径流量影响不明显。8月之后至次年5月,降水明显减少,径流量也随之明显变化,气候为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期间农业用水很少,一般不会发生缺水现象。

六、结论

通过对巢湖流域1991~2015年降水数据分析,流域内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6~8月,而冬季降水很少。对降雨量年际变化进行检验,没有发现明显趋势。流域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变化幅度较大,总体也无明显变化趋势,径流偏枯不多,丰水径流年份较少。通过降水量和径流量数据比较,降水变化对径流变化影响明显,通过巢湖湖容及流域内水库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对年际间径流量变幅过大发挥了一定调蓄作用,能够更为充分地对水资源进行利用

猜你喜欢

年际巢湖径流量
非平稳序列技术在开垦河年径流量预报中的应用
北太平洋海温Victoria模态与ENSO年际关系的非对称特征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陆地水储量变化的影响研究
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及年代际变化分析塔西河来水变化状况
北纬30°中层顶区域钠与铁原子层的结构和年际变化
1956年~2015年渭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分析
1956—2013年汾河入黄河川径流量演变特性分析
巢湖,我的母亲
巢湖,我的母亲
ENSO强度模拟差异对全球变暖下热带太平洋大气变化预估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