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扶贫:精准扶贫生力军

2018-12-04刘源隆

小康 2018年33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精准

刘源隆

打赢脱贫攻坚战,企业扶贫彰显巨大潜力。在中国广袤的中西部地区,从央企到民企,企业扶贫正成为精准扶贫的生力军在不断行动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10月23日,由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办的全国“万企帮万村”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在甘肃兰州新区召开,来自国内的政府官员、企业家围绕民营企业扶贫助贫、参与脱贫攻坚分享经验做法。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甘肃省工商联主席郝远介绍说,通过全省各级工商联组织的努力和商会组织民营企业的深度参与,甘肃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根据台账系统显示,截至10月12日,全省已有1525户企业与2027个贫困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企业投入总金额36.34亿元,其中产业扶贫项目投资31.57亿元,带动贫困人口33.45万人。

甘肃省“千企帮千村”具有样板性,而在中国广袤的中西部地区,从央企到民企,企业扶贫正成为精准扶贫的生力军在不断行动着。

央企扶贫:找准“穷根”对症下药

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当天,央企扶贫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以“聚力扶贫时代担当”为主题,聚焦央企脱贫攻坚、央企扶贫基金、央企扶贫挂职干部、国资委机关扶贫工作等四个方面的议题,全方位立体式展示国资委和中央企业扶贫的时代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企业作为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生力军,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全力以赴做好贫困地区帮扶工作。据南方周末报社、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及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的《2016年中国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报告》透露,截至2016年年底,中央企业除结对帮扶24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外,还结对帮扶了1034个地方党委、政府安排的定点扶贫县(乡、村)。

2016年,央企援建学校74所、医院(卫生所)57所,资助贫困生28614人,举办各类培训班484期,吸收当地就业6788人。“百县万村”活动中,有关央企投入资金4.05亿元;参与“同舟工程”的有关央企投入帮扶资金达2051万元,救助群众6042人(户)。此外,2016年,央企貧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设立,51家央企参与首期出资,首期募集资金122.03亿元,帮助贫困地区依靠产业脱贫。

2017年,央企在246个定点扶贫县直接投入19.3亿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57.3亿元,实施各类帮扶项目1591个,举办干部和人才培训班565期,培训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3.5万人次,购买当地农产品价值2.3亿元。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徐福顺表示:“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整体解决贫困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国内外作出的庄严承诺,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他还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不断加大组织推动力度,强化考核监督指导,不脱贫不松劲,“中央企业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充分认识脱贫攻坚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坚定信念、明确方向,增进自觉、强化担当,尽锐出战、全力以赴,坚决完成好党中央交给我们的脱贫攻坚任务,切实发挥骨干表率作用”。

“我打心眼儿里感谢中国石化。有了中国石化的帮助,村里的路通了,饮用水也引进来了。”甘肃省东乡县高山乡布楞沟村村民马外那西说。以前,马外那西和乡亲们吃水只能靠车拉、靠驴驮、靠人背,想出趟门“晴天一身土、雨天出不去”。

水、路、电、网,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备要素,然而还有一些深度贫困地区没水、没路、缺电、缺网,成为当地贫困的“穷根”。央企在弥补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消除发展瓶颈上有着天然的优势。近年来,央企充分发挥企业专长,针对这些“穷根”对症下药,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创造有利条件。

在甘肃,中国石化承担东乡县布楞沟流域整体连片扶贫开发任务,投入资金4967万元,实施一批人饮工程项目,改变了布楞沟流域没水的历史;在四川美姑县,国家电投建设安全饮用水工程,帮助当地解决了2500名村民的饮水问题。

中交集团在云南援建怒江渡口大桥,初步设计总造价约1.04亿元,在新疆投资6300万元建设定点扶贫县英吉沙县旅游区公路。中国建筑也在积极推动惠民路建设,在甘肃参与总投资额258亿元的G341线白银—中川—永登公路二期工程、G312线清水驿—苦水段及G109线忠和—河口段公路改建工程,有效解决了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不足的问题。

“农村扶贫,电力先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持续加强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750千伏电网继续向新疆南部延伸;大电网覆盖扩大到西藏62个县;青海藏区基本形成“一横三纵”750千伏骨干网架。

一些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住户居住分散,信息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城乡“数字鸿沟”不断拉大,阻碍了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加大网络投资,把“信息公路”修进贫困地区,让贫困地区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信息网络服务。中国电信仅2017年就在新疆、西藏、青海及川滇甘三省藏区投资48.2亿元用于网络建设、优化、升级。目前,新疆、西藏及部分藏区的网络覆盖与信息化水平与东、中部基本一致。

扶贫基金为贫困地区产业送活水

扶贫始终绕不过一个“钱”字,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钱,产业建设更需要钱,如何筹措资金是我国扶贫道路上的挑战。

“贫困地区往往存在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中央企业创造性地通过打造扶贫资本运作平台,用国有资本引导并带动各类资本到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投资,探索出一条用市场化手段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永久脱贫的有效途径。”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郝鹏说。

在众多平台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国资委牵头、中央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的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经过二期募资,所有中央企业都参与出资。截至今年4月底,基金规模达15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项目45个,自投金额92亿元,吸引社会资本超过1000亿元。基金投资范围覆盖全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其中在“三区三州”已投资14.4亿元,预计可带动1.2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各种扶贫基金犹如源源活水,滋润着贫困地区产业。国投出资8亿元,参与设立国内第一只市场化运作产业扶贫基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基金与牧原股份共同在全国55个贫困县建设生猪养殖基地,与神农本草在合水县建设中药饮片加工厂,与中天药业在甘肃建设中草药收储和初加工基地。国家能源集团设立绿色生态保护扶贫基金,引导各类社会资源共同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既保护生态环境,又通过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担任护林员等方式推动实现就业脱贫。中国建筑与甘肃省共同设立丝路交通发展基金,合作打造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拉动社会投资,加快完善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

国投集团与银保监会、中国信托业协会尝试“慈善信托+合作社+农户”的创新合作机制,联合设立“国投泰康信托·2018甘肃临洮产业扶贫慈善信托”,信托资金作为债务支持建立临洮百合生产基地,直接帮扶1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带动2600户农户种植百合。同时,债务利息按年返回信托计划直接资助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20人,户均2000元/年。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能、中国华电、中国大唐、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东方电气等中央企业均参与到定点光伏扶贫工程,通过光伏电站的收益帮助当地脱贫。仅国家电网在定点扶贫的湖北、青海五县区就投资了7.03亿元,建设了7.7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每年产生扶贫收益6000余万元,全部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实现10余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知名民企探索整县帮扶脱贫

全國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的贵州省,近两年迎来了恒大集团、万达集团等知名企业整县帮扶脱贫。大企业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通过实实在在的帮扶举措,让山区贫困群众脱贫步伐明显加快。

30亿元的无偿捐赠扶贫资金、187人的扶贫工作团队,通过开展产业扶贫、异地搬迁、吸纳就业、发展教育和为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提供保障等举措,帮扶18万贫困群众——恒大集团对口帮扶贵州毕节市大方县脱贫规模之广、力度之大,刷新了我国民营企业扶贫数据,拉开了全国“万企帮万村”大扶贫战略行动的序幕。

大方县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有贫困人口18万人。2015年12月19日,恒大集团与大方县人民政府签订协议,计划3年内无偿投入扶贫资金30亿元,实现全县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今年2月底,首批援建的40项重点工程和200个农牧业产业化基地项目开工。

对此,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表示,恒大集团把精准扶贫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探索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新路径。

在另一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贵州丹寨县,2014年12月,万达集团与丹寨县签订扶贫协议。经过多次调研、考察和专家论证,最终万达集团确立以教育扶贫、旅游小镇、扶贫基金为重点开展帮扶,所有项目在2017年投入运营。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贵州调研时说,万达集团采用“企业包县、整体脱贫”模式,既不是简单捐款,也不只是投资建厂,而是注重长期与短期、产业与教育、提高人均收入与整体脱贫相结合,为民营企业扶贫开发探索新模式。

贵州省扶贫办社会扶贫处处长彭刚认为,恒大、万达进行的整县帮扶脱贫模式,要求企业本身具备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扶贫决心。目前来看,它们取得的成效已经产生了很好的引领示范效应,彰显出企业扶贫的巨大潜力。

2018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三年攻坚克难将决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未来还有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打赢脱贫攻坚战,企业扶贫彰显巨大潜力。当前,脱贫攻坚战正在各地打响,国务院扶贫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刘书文表示,需进一步落实好现有土地、税收、金融等多方面优惠激励政策,完善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共赢机制,全方位调动企业扶贫的积极性。

“我们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扶贫开发中来,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贫困村的优势资源和市场相结合,促进企业经营与扶贫工作同步发展。”彭刚说,当前“万企帮万村”行动正在全国开展,这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先富帮后富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的新形式。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贫困地区精准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精准的打铁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精准扶贫二首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