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1000 位妈妈感觉吃力的育儿难题,其实很简单!

2018-12-04策划本刊编辑部采访整理君好指导专家小土大橙子婴幼儿睡眠咨询师李维维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编辑丽叶设计小杰

妈妈宝宝 2018年12期
关键词:育儿难题宝宝

策划/本刊编辑部 采访、整理/君好 指导专家/小土大橙子 婴幼儿睡眠咨询师李维维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编辑/丽叶 设计/小杰

和宝宝相处的每一天,忙碌又充实。当然,初为人母时,也会遭遇这样那样的棘手难题,忙不迭的你总是感叹状况不断。《妈妈宝宝》杂志针对1000位妈妈读者进行了详细调查,直击妈妈们最头疼的难题,联手育儿专家、高手妈妈一一击破,一起实践微笑育儿!

育儿难题排名ranking

Top1 睡觉难!86%

Top2 饮食是难题!78%

Top3 冬天来了!76%

Top4 我看老公不顺眼!64%

Top5 我们不像以前那样亲密!60%

Top6 教育宝宝让我抓狂!55%

Part 1 妈妈笑了,宝宝更聪明了

笑多了会聪明?不是没可能!你知道笑容的意义吗?你对他笑一笑,他的左脑就会快速运转,不仅让你们的交流更顺畅,更能给宝宝强大的自信心。这对宝宝一生的影响不容小觑。

妈妈的笑容能促进宝宝大脑发育

证据1 笑容刺激左脑,促进语言发育

小实验:对宝宝做不同的表情,微笑、愤怒等,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他左脑做出的反应。左图是冲宝宝微笑时左脑的反应,右图是冲宝宝发怒时左脑的反应。图中红线和蓝线表示血液中血红蛋白量的变化,这个数值上升,表明大脑在积极地运转。

说话时微笑,宝宝更容易听进去

研究发现,宝宝看到对方微笑的表情时,左脑会慢慢地做出反应。而左脑掌管语言能力,因此,面带微笑地和宝宝交谈,对于他吸收并理解你的话语,继而转化成表达,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妈妈的笑容对于亲子间的交流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使宝宝的感官体验更强烈,精神世界更丰富。

事实上,宝宝从刚出生后就会盯着大人的脸看,揣摩大人的表情。从4个月大开始,宝宝看到爸爸妈妈对他笑,他便会跟着笑,宝宝笑了,爸爸妈妈也要用微笑回应他,这就是亲子间最初“无声的交流”。

增进交流,提高社交能力

宝宝从很小的时候便会开始琢磨你的表情,这需要你经常用丰富的表情对他说话。比如当你对他微笑时,他会知道你的心情很好。而当你对某样东西露出微笑的表情时,他会好奇你在关注什么,开始对事物表现出兴趣。

关键时刻,让他察觉到危险

当你在宝宝做得不对时对他露出发怒或生气的表情,他会知道这是危险的信号,按你的指示在关键时刻停止危险的动作。但是,如果你很少对宝宝微笑而常常一幅生气的模样,或者你干脆很少用表情和眼神跟宝宝交流,那么宝宝会很难分辨出愤怒的表情所表达的含义,所以,请记住不可以滥用。

证据2 经常看到微笑,宝宝内心强大

婴儿时代,是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的重要时期。优质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宝宝自信心的树立,让宝宝勇于面对挫折、内心强大。因此,在婴儿时期,多冲宝宝微笑,用温柔的眼神和他对视,跟他交谈,适度地给予赞美,这些都非常重要。

在孩子3岁前,不要阻止他冲你撒娇。比如当他张开手臂让你抱时,腾出你的双手拥抱下他,如果他抱着不肯撒手,看着他的眼睛,温柔而坚定地告诉他你有事要忙,让他耐心等会儿。但不要塞给他个玩具当作“安慰剂”。

妈妈们的微笑育儿实践

妈妈:思思(32岁) 宝宝:孙鸿博(2岁)

1st

“我30岁才有了Lucky,家人期盼了很久,所以除了疼他还是疼他。不好好吃饭、哄睡难等这些问题Lucky身上也有,我平时工作比较忙,陪伴他的时间不多,洗澡、喂奶、换尿布这些事虽然繁琐,但也是宝宝成长的一部分,错过就很难再来,所以我痛并快乐着。我始终感激宝宝的到来,这让我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2nd

妈妈:宋玉(28岁)宝宝:寇纹瑶(4个月)

“从怀孕到生宝宝,一直都比较顺利,前两个月因为有月嫂照看,也还算省心。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3个月的时候,遇到了睡眠难题。每次把宝宝抱在怀里哄睡着后,一放到床上她就会立刻醒来,如果不赶紧抱起她就会哭闹不止,但一抱起来,就要重新哄睡,再放下还是会醒来。有时候被折磨得不行,嘴里不住地抱怨,一点也笑不出来。后来,我渐渐意识到,第一次当妈这些情况是必然,现在,每当遇到棘手的事儿,我就会对自己说‘算了,没关系的’,心情放松多了,脸上笑容也越来越多。”

Part 2你为什么笑不出来之睡眠篇

微笑育儿如此重要,但在实践中,这样那样的育儿难题席卷而来时,还能笑得出来吗?最令妈妈们头疼的6类难题之首——睡眠,看看妈妈们都有哪些解不开的难题。

育儿难题排名ranking

Top1睡觉难!86%

难题1 哄睡困难

菲菲妈:“宝宝1岁多了,晚上过了10点,有时甚至11点还不肯睡,拖得大人也都筋疲力尽。”

哄睡时间太长如超过半小时,应该反思以下几个方面是否有问题:身体是否不适,入睡时间是否太早或太晚(一般太晚居多),睡眠环境和睡眠程序是否充分(让宝宝有机会对将会发生什么有预期),以及宝宝的情绪问题(一下子变化的哄睡方式,宝宝没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心生疑惑害怕)。白天小睡哄的时间过长会导致拖到了吃奶时间,或者困意已过,就放弃当次小睡,抱到客厅叫醒,等待下次一起睡。

难题2 抱着睡着,一放下就醒

乐乐妈:“每次睡前,我都用婴儿背带背着哄他,或者喂着喂着奶他就睡着了,但是放到床上5分钟后就醒,醒了就闹,只好再抱起来重新哄,现在一个人带他基本没法睡觉。”

很多父母为了让宝宝快速入睡,会采取一些看似是“捷径”的方法,例如抱睡、奶睡、用推车推睡等。这些方法的确可以让宝宝比较快地进入梦乡,但你也正亲手埋下了睡眠问题的种子。问题就出在睡眠环境上。无论是被大人抱着睡、在妈妈怀里喝着奶入睡,还是在推车里舒服地入睡,在宝宝真正睡着后睡眠环境都需要发生改变。比如在你臂弯里睡着,醒来后却发现自己躺在硬邦邦的床上,或者吃着奶入睡醒后发现奶不知哪里去了,这种无法始终保持一致的睡眠环境,可能导致宝宝警觉,他会经常醒来,影响安全感和睡眠的连续性,也会造成宝宝无休止的哭闹。

改变放床方法,减少抱起次数

1.在做好基本的睡前准备后,让宝宝自己在醒着或至少迷糊的状态下躺在床上尝试入睡,如果全睡是10,全醒是1,那么尝试在7的时候放下。

2.当宝宝因为不习惯而害怕哭泣,无法自我平静时,家长可以抱起安抚宝宝至情绪平静,但温柔并坚决,在宝宝睡着之前重新放下,尽力做到让宝宝不依赖外界道具而独立完成从醒到入睡这个过程,即使开始时只有几秒。

3.初次训练时,平均抱起放下哄睡大概20分钟,次数在6~8次左右,几次之后会大大减少到1~2次。

难题3 夜间醒来难安抚

培培妈:“宝宝睡前闹觉或者夜间醒来时,有时会撕心裂肺地大哭不止,有时就会眼看着越来越精神。我试了很多办法希望能哄他入睡,可他就是不按我希望的去做。”

对于刚出生的小宝宝,可以使用裹襁褓法:小宝宝还不知道手也是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临睡兴奋,手脚不受控地乱舞,而看到眼前都是晃动的手,就会更受干扰,襁褓能够避免这个干扰,同按住手、搂紧是一个原理。

对于大一点的宝宝,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关注哭以外的事。科学家发现,婴儿无法同时关注三件事,当宝宝想哭时,却同时听见了奇妙的声音,并被有节奏地轻拍,他的注意力便会转移,不集中在哭上,从而有机会平静下来。基于这个认识,当宝宝哭闹时,在他耳边发出xu/xi/si/enen/ooo之类持续或有规律节奏的声音,同时在背部中间有节奏感地轻拍。注意声音要轻柔,离耳朵可以近一点,但不要对准耳膜。哭得厉害可以大声一点盖过哭声,否则无法引起注意,大声时要远离耳朵。拍要有力但不能过重,拍屁股等其他部位也有效果,越是专心注意哭之外的事情,越是有可能平静。

难题4 醒来该不该喂奶

萌萌妈:“宝宝夜晚每次醒来都会哭闹,我不知道他是不是饿了,就喂点奶,喂着喂着就睡着了,结果现在养成了习惯。”

虽说按需喂养,但还是要知道宝宝的生理特点,从而更好地帮助区分宝宝的需求。首先妈妈要心里有数宝宝多久会饿。一般情况下,3个月之内的宝宝2~3小时就会饿,3个月以上的宝宝3~4小时才会饿,加了辅食之后就更久了。4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做到夜间连续睡眠至少6~8小时而不饿,7个月以上的宝宝则坚持10小时也问题不大。

超过4个月的宝宝如果仍有2次以上的夜奶,就很可能造成习惯性夜醒。问题不在于是否是吃着奶入睡的,而在于太过频繁的喂奶可能是夜间醒来的一部分因素。比如宝宝从来不会在11点时醒来,而如果你今天破天荒地在11点喂了次奶,重复几次,宝宝就会主动在这个点醒来,只要短短几次就可能埋下夜醒的种子。

Part 3你为什么笑不出来之饮食篇

困了就睡,饿了就吃,听上去容易,其实是最难最复杂的两件事。说完睡眠,看看妈妈们在饮食方面又有哪些难言之隐。

育儿难题排名ranking

Top2饮食是难题!78%

难题1 我不知道怎么安排辅食时间

小志妈:“小志7个月了,还在吃母乳,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现在有点混乱,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排吃辅食的时间?”

营养师

对宝宝来说,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首先要让他感受到饱腹和空腹的区别。喂食时间不能太近,两顿辅食之间至少间隔3~4小时。加上喂母乳,不用担心宝宝饿着。

辅食时间安排

6~8个月:喂1顿的时候,一般在上午11:00左右或下午2:00左右,这两个时间宝宝的精力比较充沛,肚子也饿了;喂2顿时,替换一餐奶即可,注意2次辅食之间至少间隔3~4个小时。

9~12个月:辅食逐渐改为一日三餐后,应尽量和成人的吃饭时间统一,早、中、晚3顿,如果保证不了按点吃饭,那么至少要保证每餐间隔4个小时以上。另外,不要忘记早晚各加1顿奶。

难题2 宝宝饭量太大

武成妈:“宝宝的饭量太大了,是其他宝宝的2倍,我担心生度喂养,会不会影响他的发育啊?”

营养师

首先,不论饭量过大还是过小,是否影响发育要看宝宝的生长曲线。饭量因人而异,只要宝宝的生长发育数值在正常范围内,就不必太过担心。如果生长曲线超出了正常范围,那么就要通过方法来改变。

分清宝宝大食量的原因,是真的饿还是仅仅求安慰,却被错当成饿了来喂。宝宝哭闹并非一定是饥饿,也可能是吸吮欲望没有得到充分满足。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容易出现过度喂养的问题。故可以给宝宝安抚奶嘴看看,如果能终止哭闹,说明是想多吸一会奶嘴,就不必每次喂这么大量的奶粉了。添加辅食后,要叮嘱宝宝细嚼慢咽,不要囫囵吞掉。

难题3 宝宝不爱吃饭

轩轩妈:“宝宝好像跟吃饭有仇似的,每次看见我喂他就躲得远远的,没吃几口就跑走了,威逼利诱都不管用,为什么就不能像别人家宝宝那样大口大口地吃呢?”

营养师

有的宝宝天生小食量,有的却是后天家长的错误喂养导致的。宝宝饭量不定,吃得少说明不饿,家长强迫孩子进食,久而久之,吃饭就不再是以饱腹为目的,而成为了一种义务,孩子需要多吃来讨取父母的欢心。这种持续不断的加餐也会让孩子丧失饥饱的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孩子似乎丧失了这种自然的调节机制。为什么一些孩子看到勺子里的饭菜会把头扭开或紧闭双唇?为什么只有用甜点作为奖励孩子才愿意吃几口肉?只有当家长能够控制孩子吃多少东西的时候,这种问题才会出现。

妈妈团支招

欢欢妈:别把你的快乐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

很多父母常说“我最喜欢看宝宝大口吃饭的样子了”,但前提是,孩子是自愿的。国外专家提倡的做法是:家长根据自己在健康饮食方面的知识选择要吃什么,并且决定提供食物的时间和次数以及确保进餐环境。进餐环境包括制止孩子在饭桌上玩耍,保证电视等分散注意力的东西不要出现,并给孩子树立榜样。而吃不吃、吃到什么程度不吃了,这就可以由孩子来决定了。我家一直奉行这样的原则,孩子不爱吃饭的毛病纠正得很快。

桃子妈:一顿不吃,没那么糟糕

当孩子不肯吃饭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管他。如果他不吃,父母千万不要把这当个问题,而应保持平常的随便的态度,不要勉强他或哄他。在每个人都吃完后,像平常一样把剩下的汤菜收拾好,让孩子知道每顿饭都要在特定的时间内吃完,过时不候。

过了吃饭时间,如果孩子要吃饭,妈妈要平静地对他说:“孩子,你饿了吗?我们真不忍心,可是午餐要12点才能准备好;咱们都要等到那个时候,你忍一忍好吗?”在这之间,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该对孩子怎么样,就怎么样,千万不能提他刚才没吃饭的事。下一餐吃饭时,如果孩子还是不吃,同样还是大家吃完就将餐桌收拾好。这种态度其实就是告诉孩子:“如果你要吃,那么就在就餐时间吃,如果你不吃,那就表明你不饿。”

在采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家长主动去跟孩子议论吃饭这件事。比如妈妈可能忍不住一本正经地告诉孩子“快点吃啊,下一餐前不许吃东西,你会饿的”,这样做就会告诉儿童父母是非常关心孩子吃饭的,父母不相信孩子会老老实实地吃饭,因此在用饥饿来威胁自己,他更看出父母非常担心自己挨饿,因此他会故意不吃,来让父母难受,从而恢复原来的状态--由父母围着自己、哄着自己吃,使自己回到家庭中心地位,体验控制父母的快乐。

其他常见饮食问题妈妈支招

Q宝宝1岁半了,不太喜欢吃肉类的东西,现在很瘦,有什么办法让他多吃点肉呢?

宝宝不喜欢吃肉,很容易造成宝宝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素缺乏,平时饮食中可以增加豆制品的摄入,同时通过引导让宝宝逐渐改变。1.将肉类包在馅类食品中,并增加蔬菜的量,让宝宝不知不觉地吃下去,并习惯肉类的口味;2.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小故事等来引导宝宝,让宝宝从思想上逐渐接受。

Q我家宝宝22个月了,一直以来就不爱喝水,每天只喝100毫升左右。大便干,可是她就是不喝。请问我该怎么办?

只要是健康正常的宝宝,会自己知道“饥渴”,而不需要家长强迫给予的。是否奶量很多或其他汤汤水水的吃得比较多,体内并不缺少水?看一下孩子的尿量就可以判定。如果宝宝尿量不少,且比较清亮,说明不缺水,不要逼孩子喝水。可以通过添加少量果汁,并逐渐减少果汁的量,来帮助他养成喝水的习惯。

Q宝宝7个月了,很好动,吃辅食时也是动个不停,怎样才能养成好的吃饭习惯呢?

好动和宝宝的先天气质有关,但也受外界的影响,可以通过培养来改变。

1.要养成定时吃辅食,吃辅食前2小时不能吃奶。宝宝饿了,“饥不择食”时就能专心进食。

2.吃饭时,让宝宝坐在专门为宝宝准备的座椅上。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如关闭电视、拿走吸引的玩具,把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在吃上。

3.经常更换辅食的花样,妈妈可以先尝尝,表现出很好吃的样子,引起宝宝对辅食的兴趣。

Part 4你为什么笑不出来之冬天来了

育儿难题排名ranking

Top3冬天来了!

76%

冬季育儿,对新手妈妈来说是个大挑战。初次面对寒冬,保暖的度很难掌握。实用又省事的小窍门,还得靠强大的高手妈妈团来支招!

难题1 夜晚总踢被子

壮壮妈:“冬季到了,一天比一天冷,可宝宝晚上睡觉老是踢被子,担心他冻着,隔一会就起来看一眼,太影响睡眠了。”

冬天夜晚寒冷,睡前首先要调节好室内温度,这样宝宝即使踢开被子也不至于着凉。北方有暖气的家庭还好,南方无供暖的话,睡前要用电暖设备将室温控制在20℃~22℃。注意睡觉时不要使用暖水袋,防止低温烫伤等事故。

冬季干燥,大人早上起来也会明显感觉到喉咙干痒,所以冬季夜晚要充分利用加湿器,将湿度调节在50%~60%最佳。

至于睡觉时宝宝的穿着和被子的薄厚,跟大人差不多就可以。只是宝宝睡觉很不老实,最好选择连体的睡衣或肚兜,确保小肚子不会暴露在外面,防止腹部着凉。

妈妈团支招

悠悠妈(广州,宝宝1岁9个月):我在南方,没有暖气,我一直用的是卧室专用的电暖气,放在距离宝宝3米左右的地方。用电暖气时,房间内很容易干燥,每晚把三块大毛巾润湿,晾在卧室里,这样即使不用加湿器,屋里也能始终保持湿润。早上毛巾几乎全干,想想也挺可怕的。

七七妈(上海,宝宝1岁5个月):除了给宝宝穿连体睡衣外,我在宝宝的肚子和腿上分别盖了小薄毯,试了几次后发现,无论宝宝腿怎么乱踢,肚子上面那块始终盖得好好的,没想到这招还挺管用。

可乐妈(南京,宝宝7个月):冬季夜间哺乳也是个难题,我以前用被子裹着,不太方便,老得用手抓着,而且凉气会从下面进来。后来我跟朋友学着用哺乳毯,像个斗篷一样把我和宝宝都罩住,一点都不冷了,很好用!

难题2 洗澡好冷!

鹏鹏妈:“冬季宝宝也要天天洗澡吗?冬天洗澡真是一件麻烦事儿!洗到后半段水就变凉了,脱衣服穿衣服的时候像打仗一样,生怕宝宝感了冒,每次都得有个人帮忙。”

冬季最好也天天洗澡。宝宝出生后到3个月之前,新陈代谢旺盛,皮脂分泌较多,应该天天洗澡。3个月以后,大小便次数增多,女宝宝的会阴部也要每天清洗。另外,洗澡还有助于睡眠,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每天洗澡。如果有特殊情况,比如宝宝今天一天没有出门,可以采用坐浴的方式或者简单擦擦身。

妈妈团支招

琪琪妈(杭州,宝宝1岁):其实宝宝洗澡,穿脱衣服时最容易着凉。最好直接在浴室穿脱,如果浴室太小,可以在卧室脱掉衣服后,用浴巾裹着宝宝抱到浴室。想让浴室升温,一是用电暖气加热,二是可以提前放好洗澡水,水温高一些,这样在蒸发的过程中可以提升浴室的整体温度。待温度升高后,再脱衣服最好。

顺顺妈(苏州,宝宝1岁半):洗澡前,一定要先把换洗的衣服准备好,我通常连替换的纸尿裤都打开放好,尽可能减少宝宝光溜溜等待的时间。除了准备衣服外,还要将卧室的温度调高,宝宝洗完后头发湿湿的,温差大很容易着凉。事前充足准备可以让洗澡过程更从容,宝宝也会把洗澡当成享受。

难题3 室内玩耍,怎样不着凉

航航妈妈:“天冷了,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多,宝宝在室内玩耍时,也丝毫不能松懈。温度调到多少合适呢?宝宝坐在地上玩会着凉吗?”

宝宝在家里,多数时候都是在地上爬或者坐在地上玩游戏,而冷空气通常停留在低处,所以宝宝感觉到的温度要比成人低。因此,如果活动量不是很大,最好给宝宝批件外套或是穿件坎肩。使用电暖气等保证室内温度不低于20℃,最好让宝宝坐在坐垫上,或者在宝宝屁股下面垫个厚点的被褥,或者干脆把玩耍阵地转移到床上,前提是要看好宝宝避免掉床等危险因素。谨慎使用电热毯,防止尿湿漏电和低温烫伤。

妈妈团支招

天天妈(济南,宝宝1岁8个月):天天在家时,我会随时观察他的活动量。玩耍的时候给他穿一身保暖衣外加一件棉坎肩就可以,这样保暖的同时不会碍手碍脚。袜子一定要穿,光脚在地板上跑容易受寒。我拿出不用的褥子铺在地上,天天就坐在上面堆积木、看图画书。我随时会伸进天天脖子里试下他后背有没有汗,出汗多了要及时擦干换衣服,否则也容易着凉。

糯米妈(北京,宝宝7个月):一到冬天我家就很热闹,满屋都是各种电器,电暖气、加湿器和空气净化器。北京从10月份开始雾霾就很严重,通风的时候我就会打开净化器。电暖气是给宝宝洗澡用的,放在浴室里洗澡前先升升温。

难题4 外出是个挑战

乐乐妈:“冬季带宝宝外出,总担心他着凉,不知不觉就给他穿多了。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很怕他被传染病菌。冬季要不要减少外出次数?”

冬季虽然寒冷,但不能成为阻止宝宝外出的理由。适当接触新鲜的冷空气对于宝宝的发育大有好处。每年10月到3月是流感盛行的时期,可以适当减少去商场、超市等人群繁杂的场所,多去公园、野外等开阔的地方。

冬季外出时,家长们最容易忽视的不是给宝宝穿少了,而是穿太多,这样是可以防止着凉,但非常不利于宝宝体温调节能力的发展。充分利用帽子、围巾、毛背心等小件来遮挡关键部位,同时时不时地摸一下宝宝后背,如果湿湿的则说明穿多了。

妈妈团支招

雯雯妈(青岛,宝宝8个月):平时经常和朋友一起带着宝宝出去玩,在流感季节,每次外出前,我们都会询问对方和宝宝是否有感冒症状,有的话则避免相互接触。同为妈妈这一点都能够相互理解。

青青妈(厦门,宝宝2岁半):我本人有点洁癖,有了宝宝以后,每次带他出门时我都得用消毒湿巾把宝宝可能接触到的地方擦一遍。后来还是一位医生朋友告诉我,这样做其实没什么意义,徒增烦恼。因为宝宝每天会接触到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病菌,根本清洁不完。况且这些病菌其实对宝宝的免疫力是有好处的。建议像我一样的妈妈们还是放轻松些,多花时间陪宝宝跑跑跳跳,提高自身免疫力。

Part 5 你为什么笑不出来之夫妻篇

Top4我看老公不顺眼!64%

有了宝宝后,你对先生的态度是否有了转变?是不是越看他越不顺眼?在育儿家务事等方面,妈妈们对于先生的抱怨可不止一点点……

育儿难题排名ranking

产后,有多少妈妈对老公的抱怨增加?据调查,答案是64%。妈妈们抱怨最集中的几个问题是:

No.1 对宝宝的事不管不问,还沉迷于上网和看电视;

No.2 让他帮忙干点什么,光答应,不动手。

No.3 遇到难题,总说这是女人才擅长的事。

No.4 宝宝夜晚醒来哭闹,他却装作没听见!

No.5 在宝宝吃喝拉撒大小事上显得笨手笨脚,完全帮不上忙。

这些场景,你家经常上演吗?

场景1

“我在厨房忙做饭,让他替我看会宝宝,做完出来一看,宝宝自己在客厅到处爬,他躲在卧室里玩电脑呢……平时我都是寸步不离的!宝宝万一出点意外怎么办!”

场景2

“我老公倒是很愿意帮我分担,但他总觉得自己是对的,把我之前定的规矩都推翻,有些甚至互相矛盾。这会给宝宝造成混淆的吧?希望他别总自作主张。”

场景3

“老公总在我批评宝宝做错事的时候唱红脸,说‘你看妈妈又生气了,咱赶紧跑’,弄得我的批评教育都没了意义,宝宝现在都很怕我。”

场景4

“朋友叫我出去吃饭,我把宝宝托付给爸爸,临回家前给他发了条信息问宝宝怎么样,他说‘很好,已经睡了’,结果我推门进去,爷俩正在沙发上看电视呢!男人真是不能带孩子啊!”

为什么会这样?

“看老公越来越不顺眼”,这对有了孩子之后的女性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很简单:你把一部分甚至全部的爱转移到了孩子身上。有了宝宝后,大多数女性会将原本对先生的爱的十分之七转移到宝宝身上。对先生的关注只剩下三分,耐心程度也所剩无几,缺点便会无限放大。

我该怎么做?

1婉转表达你的不满

不管发脾气还是吵架,你的目的都是让他明白你希望他怎么做,那么比起不满情绪的宣泄,怎样能快速地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对于男人来说,哄着他比命令他更有效。

聪聪妈:男人其实像孩子一样,他们的积极性也是需要被调动的!以前我总抱怨老公吃完饭不收拾碗筷,态度不好的时候我就会说“吃完就知道拍屁股走人,全扔给我一个人干,不伺候了……”结果确实有效,但仅限这次而已,而且大家都不痛快。几次之后,我试着换种语气,“老公你吃完了吗?吃完的话就顺手收拾了吧,能给我省不少事儿”,在他起身递给我盘子的时候,再补夸一句“老公真好,真体谅我”,效果果然好很多,下顿饭会主动帮我收拾,还教育儿子吃完也一起帮忙。

专家点评:的确是这样。居高临下命令式的态度很容易激起男人的逆反心理,你可能会得到一句“我在外面已经够忙够累了,回来还要看你脸色”的回应。而当你先流露出体贴,然后婉转表达你对他的期待,一场不愉快就在不知不觉中避免了。2抛开孩子,留出二人独处时间

每周或者每个月找一天,把孩子交给长辈或者保姆,和先生享受一天二人世界。不要小看这短短的相处,它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争吵,是孩子的童年、你们的婚姻幸福指数的保障。二人独处时间,可以让你们回忆起有宝宝之前悠闲的日子,回忆起世界里只有彼此的感觉,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到对方身上,释放彼此积攒的压力和怨念。

铭铭妈:要宝宝之前,我们就约定好了,每周至少有一天二人世界,可是有了宝宝之后,总觉得离开他片刻也不安心,把他交给别人自己出去玩更是于心不忍,结果二人世界计划一推再推,现在一年也就一两次。

专家点评:不要觉得暂时离开孩子是亏欠他的做法,父母在育儿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心态平和,如果一方每天被堆积的压力弄得愁眉不展或是一点就着,反而对孩子是一种伤害。优质的陪伴中,融洽的气氛是最基本的。夫妻双方彼此尊重,彼此体谅,孩子也会从你们的关系中了解初步的人际交往。所以,当感觉到压力已经影响到你的态度和心情,不妨坦率地告诉另一半,让他配合你从烦琐的日常中抽出身来,一起静一静。

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

大晨妈:我和老公刚有宝宝,我发现我俩在育儿方面有很多意见不合的地方,我很怕吵架,但又不能不表达自己的想法,我该怎么办?

两个人再登对,也会有想法不统一的时候。争吵不能直接地解决问题,如果双方能克制,尽量不争吵。但是,争吵也是沟通的一种方式,已经产生了不好的情绪,自己压制不住,又不宣泄出来,就会造成压力。因此,如果避免不了争吵,那尽量就事论事,不要语言攻击对方,也不要翻旧账。在育儿方面,当双方都有理时,不妨先各自实践一下,看事实证明谁是对的。

英英妈:让老公带孩子我老不放心,每回我叮嘱得多一些,他就不高兴。如果我说他哪里做错了,他就会跟我怄气,或者干脆撒手不干了。男人都这样吗?

男人也会闹别扭,尤其是当别人否定他的能力的时候。虽然很麻烦,但还是尽量以鼓励为主,先肯定再指出问题,男人会更容易接受些。

Part 6 你为什么笑不出来之性生活篇

产后,每天都在忙活宝宝的大小事,睡觉都成了奢侈,更别提性生活了,欲望也没有那么强烈。恢复性生活,要么因为老公强烈要求,要么是自己觉得过意不去,或是担心婚姻不稳定。

育儿难题排名ranking

Top5我们不像以前那样亲密!60%

产后SEX:100位妈妈的心里话

产后你恢复性生活了吗?

有……76人没有……24人

产后恢复性生活的时间?

产后1~3个月……35人

产后4~6个月……19人

产后7~9个月……7个人

产后10~12个月……9个人

产后13个月以后……6个人

产后性生活,哪里让你觉得不舒服?

No.1疼痛等不适

No.2担心伤口撕裂

No.3宝宝让我分心

No.4不够湿润

No.5身材变臃肿

你希望恢复产后性生活吗?

希望的理由

想要第二个宝宝

这是婚姻生活的一部分

担心丈夫出轨

不希望的理由

育儿事忙不过来

心思无法投入

不想再要宝宝了

产后性生活和产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时间变短、激情退却了很多

爱抚很久也提不起性致

有时为了赶时间,不脱上衣

小小妈(31岁,女儿2岁,先生35岁,是公司职员。两人交往半年后结婚。婚后夫妻生活一直很少,总共加起来不超过10次。)

“女儿2岁了,两年来我俩只做过一次。结婚前次数也很少。我对这种事没大有兴趣,而且向来我行我素,不想做就直接说出来,先生也不强求,这点反倒让我有些不安。果然,前阵子他毫无预兆地提出离婚,我才意识到性生活是多么地重要。我以为进入婚姻彼此就会变成亲人,其实任何需求都不能轻易忽视。”

婷婷妈(37岁,3岁男孩的妈妈,丈夫34岁,二人交往1个月后闪婚。产前二人非常享受性爱,产后欲望减退,次数比以前少。)

“产后女性性欲减退是很普遍的,我也是这样,但因为之前我俩的性爱非常和谐,也很享受,我深知和谐的夫妻生活对婚姻有多么重要。亲密关系一旦疏远,感情上也会产生距离。所以即使从身体到心理一万个不情愿,也不会轻易拒绝。”

亮亮妈(35岁,3岁男孩的妈妈,怀二胎中。丈夫37岁,交往6年,结婚8年,产后性生活像赶公交车一样,每次虽不尽如人意,但彼此依然将其视为一项神圣不可剥夺的权力。)

“从身边的夫妻朋友身上能看出,性生活受阻的确是影响婚姻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换个身份,试想当你向老公发出邀请时,从他嘴里听到‘我不想’、‘别碰我’这种话时,你该有多伤心。”

产后SEX:爸爸们也有话说

菲菲爸:身份难切换

“菲菲4个月了,我俩还一次没有过。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孩子在吃奶就感觉怪怪的,一点也提不起欲望。很难从爸爸的身份切换回老公的身份。”

茹茹爸:被拒绝后有阴影

“看着老婆每天被孩子折腾得那么辛苦,即使想要,也不忍心提呀!有时候实在忍不住提出要求,看她的眼神像要把我吃了似的。说实话,一个月前,有一次她刚洗完澡出来,我想借着机会亲热一下,结果被严词拒绝了,那次不欢而散,到现在我还有阴影。”

明明爸:随意一些比较好

“明明3个月后,我俩关于这个话题郑重地谈了一次,还制定了日程,也许是话题进行得太严肃,双方反而没了性致,一直到现在也没执行。所以这种事还是随意一些好呀。”

芳芳爸:彼此都在努力调整

“我们是一个月以后进行的第一次,怎么说呢,感觉和之前很不一样,平淡很多,可能双方还有些不太适应。老婆身上母亲的气息很重,诱惑少了些。但我们仍在坚持,相信时间久了会找回从前的感觉的。我很感激她所付出的努力。”

芸芸爸:更像亲人了

“有了芸芸之后,我们都没再有过这方面的要求。但拥抱、亲吻比以前频繁了,可能是孩子的到来强化了亲人般的感情。”

浩浩爸:我的需求不重要吗

“每次有那方面的要求,总会被以‘我照顾宝宝一天太累了’为理由拒绝,让我知道她有多辛苦,可她这不也算消极怠工吗?”

淼淼爸:请委婉点

“淼淼她妈也拒绝过我,其实她辛苦我能体谅,但我希望她每次能委婉点,别直接就说‘不行’之类的话,‘不行’放在英语里就是‘no’,完全不给人回旋的余地啊,太不给面子了。”

乐乐爸:性致打折扣

“现在的性爱大不如前,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孩子他妈要整日喂奶,宽衣解带成了常见事,给乐乐洗澡时,为了不弄湿衣服,有时孩儿他妈干脆脱光和乐乐一起洗,洗完也顾不得穿衣服赶紧把乐乐先递给我,让原本比较私密、很有诱惑力的事情变得稀松平常,这都是产后性爱感受不如从前的原因。加上平时忙于照顾孩子,更多的时候选择素面朝天,穿着打扮不再讲究,才让性致打了折扣。”

实在不想,怎样拒绝不伤人?

在性事上拒绝对方邀约,很容易伤害对方自尊心。当你实在很勉强时,应该尽量委婉地给对方讲明,比如,你可以对他说:“亲爱的,我今天照顾宝宝很累,你先帮我揉揉肩好吗?”或许在经过如此一番“准备”以后,你会突然发现你有了做爱的情绪或冲动。如果确实有难处,可以这样说:“我今天太累了没心情,过两天行吗?”或者说:“今天我确实是累了,让我休息一下,明天好吗?”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温柔的示爱动作给丈夫以安慰,不吝啬向他表达你的爱。

如果一把推开他,并冷冰冰地说:“真烦人,我要睡觉了。”丈夫碰上一鼻子灰,自然感到十分没趣,便会由此产生出一种受到侮辱和受到伤害的感觉,这就必然会为日后的婚姻矛盾和感情纠纷埋下祸根。

Part 7 你为什么笑不出来之教育篇

除了吃喝拉撒需要照顾外,让人头疼的还有宝宝的教养问题。认生、打人、让他干什么偏不干,让人无时无刻不想抓狂。

育儿难题排名ranking

Top6教育宝宝让我抓狂!55%

难题1 宝宝喜欢打人

露露妈:“露露8个月了,每次抱她她总喜欢捏我的脸和揪我的头发,真的很疼。每次我压着怒火低声告诉她‘妈妈疼’,不知是不是我的反应引起了她的兴趣,揪得越发带劲。我该冲她发火吗?”

比起强行制止,应该先弄清她为什么喜欢这样。是不是抓起你的头发松开手头发就会落下这件事本身引起了她的好奇心?或者是她曾经叫你很多遍但你并没有在意,突然发现这种方式可以快速得到你的回应?其实并不用刻意压低声音,用平常的语气坚定地告诉她:“妈妈知道你的意思,但你这样妈妈会很疼,这样做是不对的。”

难题2 宝宝乱捡东西

贺贺妈:“宝宝喜欢到处乱捡东西,捡些树叶还好,有时捡些玻璃碴子,很担心他划破手。好好说他不肯听,严厉点又怕弄哭他。该怎么办?”

首先,要肯定宝宝捡东西这件事是没错的,这是孩子的天性使然,不能因为怕危险而阻止他探索世界。并且,当他捡到好东西时,你应该多多夸奖他,这会激励他多找让你满意的东西。而当他捡到危险物品时,你要用相反的态度告诉他,这是坚决不可以的,下回不能这么做。为了赢得你的夸赞,他慢慢会放弃那些你拒绝过的东西。

难题3 公共场合大闹

雯雯妈:“宝宝经常在公共场合崩溃大哭,怎么劝都劝不好。我们常常要忍受周围人异样的目光。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把这个毛病一次治好?”

10人以上的聚会最好不要带宝宝去。宝宝很可能因为怕生和人多嘈杂而闹情绪。带宝宝出去吃饭时尽量点包间,宝宝一哭我就带她出去转转,冷静冷静。

难题4 宝宝认生强烈

洛洛妈:“宝宝出生后2个月开始认生,严重的时候,见谁都哭,连见她爸也哭。在外面,除了让我抱着,谁抱都不行,厕所也不让我去,爸爸只能在她心情还不错的时候抱抱她。当然也没法送去婆婆那里,现在已经7个月了,一直都是我带她。她以后可怎么办啊?”

如果你以为,对婴儿来说,谁的怀抱都能接受就是正常的,那你可大错特错了。认生期的小婴儿十分缺乏安全感,他们通常只能区分出谁是妈妈谁是外人,因此对妈妈以外的人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这是正常的。眼前的人向他伸出双手,他也会思考,“该不该让这个人抱我”,而作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切忌勉强他。

你为什么感觉很失败?

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每位妈妈都希望自己是个无所不能的人,因此在对待孩子的某些问题时,往往急于求成,采取责骂甚至动手的方式解决。这样做短时间内的确能够看到效果,但在孩子心里更多是因为害怕妈妈发火才这样,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其实未必懂得。

例如,宝宝早上不愿意换衣服,甚至大声哭闹,用点力气逼他穿上很简单,但你忽视了孩子的感受,第二天早上还可能碰到同样的问题。不要忽略宝宝的情绪,先想想他为什么不肯穿衣服?是不是很喜欢你买给他的小睡衣,不舍得脱?或者是你曾经的某个动作太过粗鲁,弄疼了他?把你的疑问说出来,让孩子明白他的感受被你重视,一两次可能效果不明显,慢慢地很多宝宝都会开始听爸妈的话,懂得解决问题时语言的力量。实践发现,越是那些动不动就训斥孩子的父母,越容易抱怨“不骂他他就不长记性”;而那些能够重视宝宝情绪的父母,宝宝在他们面前表现得更加懂事,沟通效果更好。

你没有获得宝宝的信赖

宝宝生下来,最常见到的就是爸爸妈妈的脸。也因为这样,宝宝最先探究的就是父母脸上的表情。你在看某样东西或是跟某人交谈时,他能从你脸上读出你是高兴还是生气,继而也会对这样东西或这个人做出最初的判断。可以说,父母对人事物的态度,直接决定着宝宝日后的态度。在宝宝看来,“这个人能照顾到我微小的情绪,我不情愿做某事的时候他会询问我原因,在我可能遇到危险时用明确的话语告诉我,而不是在我还不清楚状况的时候突然冲我大吼,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信赖的,我可以放心地向他表达我的感受”,那么你就是他信赖的人。一旦成为宝宝信赖的人,你会慢慢发现一个更懂事的他。

这样做,事半功倍

桑桑妈:看见宝宝的好奇心

“经过多次观察,我发现宝宝对于有些不愿意做或者犹豫不绝的事,其实并不是真的不想做,只是不敢尝试,但是好奇心还是有的,了解到这一点,一点点地激发他更强烈的好奇心,半推半就间他就完成了。”

媛媛妈:别人的未必适合你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独有的个性,现在育儿信息泛滥,大家都觉得对的方法未必适用于我的宝宝。以前每每尝试别人教给我的方法结果碰壁,就责怪宝宝或自暴自弃,现在想想,那可能并不是适合宝宝的方法。所以还是应该多了解自己的宝宝,自己摸索出他受用的方法。”

熙熙爸:观察兴趣所在

“了解孩子的喜好很关键。熙熙讨厌刷牙,但每次拿出她最喜欢的玩偶熊,问题就很好解决。多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把不喜欢变成喜欢。”

猜你喜欢

育儿难题宝宝
偷偷摸摸育儿
狗之难题
难题大作战
BABYPIG/宝宝猪 BXS—212
巧解难题
可爱宝宝超级秀
育儿神器
育儿Q&A
育儿Q&A
健康难题征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