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2018-11-30胡晓群

读写算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

摘 要 在教育体系中,数学课程一直是教学中重要的课程之一,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定义等知识的学习。由于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教育的改革,相关教育部门也在不断的完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则对小学数学教学打开了良好开端,本文通过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受到的困扰进行简要分析和探讨,并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0-0005-02

随着2001年新课程改革的开始,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小学数学的课程改革,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因为强调教学手段和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而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效果,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促进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灵活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更贴近于学生的学习实际,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广泛的学习空间,使其不仅能快速学习数学知识,也为培养实用性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一、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生活化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取以及对教学结果的反馈应贴近学习者的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体验生活过程的机会。小学数学生活化主要是将知识与生活完美结合,通过教师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来指导学生探索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真正的领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年龄限制,对所有事物都是充满好奇心,又处于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所以,只要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将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场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就能够快速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在超市购物付款、上学路程所需时间等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此类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本的理论知识与之结合,使学生正确的理解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形成其自身的思维方式,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能力,更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

二、新课程背景下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具体要求为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针对实际情况,运用多种策略来推进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一)创新教学模式,树立生活化教育理念

教师要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以此来满足新课程发展需求。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存在诸多弊端,必须通过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还要树立生活化教育理念,从观念上进行转变,加强对生活化教学的重视力度,切实把小学生活化教学落到实处。

(二)结合日常生活,创设生活问题情境

传统小学数学教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同时师生之间互动较少,而通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式,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同时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和吸收。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多的把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紧紧的联系起来,进而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问题。如生活中的购物一题,教师为学生创设特定情境:“今天爸爸去超市买鸡蛋花去了20元,买苹果花去了30元,爸爸最后还剩下50元,那么爸爸购物一共花去了多少钱?爸爸购物前一共有多少钱?”这样来调动学生进行想象,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具体化,进而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三)豐富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良好开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的要求。首先,教师应抓住小学生好动爱玩的性子,设置自由式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内容融入到游戏环节以及情境教学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游戏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情境教学的趣味性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如在进行几何图形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火柴棍自主制作出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等,然后再让同学同格尺测量火柴长短以及计算图形面积等。最后教师根据每个同学所制作及计算所得结果进行对学生打分,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组织生活化的数学小组竞赛

教师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定期对学生组织数学竞赛。教师针对学生生活的某些具体问题与数学理论进行结合,为学生创设竞赛情境,如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并且每组成立组长,教师再把拟定的生活题目传达给个小组,最后进行小组评比。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及团队合作精神,最后通过竞赛评比结果的公布,满足学生强烈的成就感,进而树立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虽然是十分优秀的教学方法,但也应该注意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1)“泛生活化”的错误倾向。“泛生活化”是指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对生活化教学的片面理解,盲目地把数学中的一切问题都和数学联系起来,致使数学教学出现了的过度生活化现象。数学知识有时是完全理论化的,如“负数”等,这些理论知识并不能在生活中找到很好的原型。所以我们必须认清逻辑数学与生活数学的关系,牵强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是不可取的。

要注意“生活化”只是工具而不是最终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生活背景把数学知识抽象出来获得相应的数学概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概括、整理从中寻找出普遍规律,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只重視结果的错误倾向。数学常被认为是计算的科学,计划结果错误是灾难性的。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片面强调结果的重要性而不在乎过程。其实,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理念源自生活本身,而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因此,对于有些数学老师只重视结果的倾向,要予以澄清。数学的学习本也是一种过程,不能完全以结果论英雄。

(3)除此之外,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还应该聚焦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既要克服以往的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缺陷,同时又应注意防止以日常生活的经验思维代替科学的数学思维。因此,生活化教学要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学生思考的目的性,教给学生必要的数学思考方法,使学生在完成从经验思维到数学思维的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知识学习的内核动力,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初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社交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早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推动性作用。教育与创新密不可分,俗话说:“教育是知识不断创新以及传播的主要根源,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途径”,也就是说只有不断创新和探索,才能使学生吸收更多的新知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引进,不仅摆脱了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弊端,同时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各教育界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将日常生活与知识完美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坚.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生活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5):194.

[2]张承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方法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112、115.

[3]杨天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7(04):116-117.

[4]苗宝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6):119-120.

[5]陈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误区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胡晓群(1983-),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普罗旺斯小学数学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思想的培养。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