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初始莫着急,悉心等待有回响
——以《数数、数的含义》一课为例

2018-11-30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数数小棒重难点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 俞 娟

参加李新校长以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开发与研究为主题的工作室研究,认为小学数学课堂中既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感知力,亦要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这也正是课标中关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要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地展现出来,其前提是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实验,并能在实验之后表达自己想说的、想回答的。

【现象描述】

这次我上的研讨课是二年级下册认识100以内的数(《数数、数的含义》)一课。有些困惑,先初稿试上。

师:小朋友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了数数,你们还记得吗?(出示一根小棒)这个是几?

生:1。

师:几个一?

生:1个一。(老师板书一)

师:出示3根小棒,这是几?

生:3。

师:几个一?

生:3个一。

师:出示一捆,这是几?

生:10。

师:几个十?

生:1个十。(老师板书十)

师:1个十里面有几个一?

生:10个一。

……

师:我给二十九添上一根,是多少根?我们一起来操作一下。两分钟操作时间,切到投影,师边问,边操作演示)原来有几捆?

生:2捆。

师:几个十?

生:2个十。

师:这边有几根?

生:9根。

师: 再添上1根是几根?

生:10根。

师:通常10根我们可以捆起来(一起操作),现在有几个十?

生:3个十。

师:为什么会多出来一个十?

生:9添1变成10。

师:3个十是多少?

生:3个十是30。

师:请将小棒收起来,放在左上角。

师小结:是的,通过操作,我们可以知道二十九添上1是3个十,3个十是三十,也就是: 二十九添上1是三十。

无论是概念计算课还是探究感悟课,这样一问一答的形式在我们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尤为常见。那么到底该如何在实验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呢?

【问题诊断】

(一)细细碎碎没主旨,浑浑噩噩无接受

前半部分片段中,老师一共6句一问一答。只个别孩子对问题有心回答,好一部分孩子缺乏必要的思考。我们都知道听到的结果并不是你自己思考的结果,如此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时常发生。

再者,这样的一问一答细碎没重点,似乎可有可无,平时课堂上,我还真有这样的行为。孩子们半刻没缓过神来,进入课堂的状态拖沓。感性认识的抽象和概括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数学概念是用科学的、精炼的数学语言概括而成的,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感悟用准确完善的语言表述清楚,否则就会导致学习的怠慢。

(二)目标含糊欠连接,根植重点少感悟

这节课的重点目标是什么?前一个自然数增加1个,体会十进制计数法,了解每个数的含义。然而在实验中,孩子们并没有什么感悟,只自己在那边一味地随意摆,不管是实验的过程中,还是实验之后,都没有交流,没有反馈。

【教学对策】

调整1:李校长指出我的初稿中的教学导入细碎没主旨,课件也没有明显的交互标志,操作不便捷,不能达到导入新课的教学目的。因此,我根据教学设计调整辅助课件,使之更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更切合课堂教学实际。

老师小棒一根根出示,边出示边数数,满十进1捆成一捆……20演变成2捆。

学生齐数,观察满十变一捆。

师:竖个大拇指给你们,数得真好,这些是我们上学期学的20以内的数,在生活中,我们还听到过这样的数:(1)山湖花园小学有六十六个班级。(2)孙悟空有七十二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这些数。(板书课题:数数、数的含义)

调整2:原先的课件重难点突破策略在设计中反映不明显,缺少学生突破难点感悟效果,实验的感染力不够。我们做了调整,调整后的课件增加了交流、反馈等环节,从而更好地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师:现在请咱们班能干的小朋友都摆好二十九根小棒。

生实验操作。

师:请每位同学再拿一根放在边上想一想:现在有几根?

师:二十九添上一是三十,那么怎样一下子就能知道是三十根呢?

生实验操作感悟。

生:直接拿出三捆。

追问:怎么会变成了3捆呢?另外的1捆又是从哪里来的?

生在下面细心操作,把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经过自己的实验过程,有了具体的感悟,体会了满十进一。

【对策分析】

(一)紧扣“进1”,静等清晰表述

我的教学设计紧扣“满十进1”这个重难点,板块设计条理清晰,在教学时更要体现出师生互动、动手操作、交流想法。首先得让学生在操作中交流,一年级的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让学生先说自己这样摆的理由,你还可以怎么摆?摆好以后,让学生说说你摆的想法和理由。要注重挖掘教材可操作的知识,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交流。加强学生的说话练习,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鼓励他们想说、敢说,讲自己的理解,不明白的可以提问。

(二)参与实验讨论,提高思维素养

课堂中组织学生实验,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需,使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讨论也能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给课堂教学带来蓬勃生机,注入活力。实验后的讨论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问题,同学间充分交换看法和见解,有利于学生共同提高。实验过程中更要创设学生敢想、敢说的氛围,如此才能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另外,课堂中组织学生讨论,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过后的讨论需要考虑到课型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等诸多因素,实验操作绝对不能流于形式。

总而言之,数学课中说的实验要侧重于行之有序、行之有据。只有在数学教学中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学生才能在实验之后静心说数学。参与这样的实验课题尝试,投入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我是个初出茅庐的嫩孩子,所以感谢工作室的团队力量,让我们在实验教学的尝试中得到锻炼,让孩子们在实验中收获成长!

猜你喜欢

数数小棒重难点
极速大搜寻·一起来数数
数数歌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爱数数的兔十一
巧移小棒
数数谣等
共需多少根小棒?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