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问 提升效率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

2018-11-30福建省永安市民族中学石家兴

数学大世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内角平行四边形知识点

福建省永安市民族中学 石家兴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字、构造、空间以及逻辑等概念的学科,不仅是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必备技能,更是初中学生进行其他数理科目学习时必需的认知工具。但是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仍存在许多误区,教师在基础数学概念的记忆和应试解题技巧的培养上占据过多篇幅,未完全发挥学科特点,无法培养学生好学、爱学、会学的学习习惯,课堂结构不合理、师生关系不融洽导致学生惧怕提问并且提问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初中教学发展。教师需要优化课堂结构,引入优秀教育理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规范化问题设计,磨炼提问技巧,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一、优化课堂结构,改善师生关系

长久以来,大部分初中学生对教师提问持有惧怕心理,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重建学生学习信心是真正做到课堂有效提问的第一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优化课堂结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需要准确定位自身位置,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高高在上”的姿态,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展开教学的内容,将课堂的主体给予学生群体,自己担当学生的“领路人”与“辅助者”,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又不忽略教师的主导地位,建立“主导-主体”式课堂结构。教师应当扮演冲锋陷阵过程中的“总指挥”,总体把握课堂走向、纠正学生错误,给予学生足够发挥空间,磨炼自身的能力,而不是充当“三味书屋”中肃穆、严厉的夫子。

例如在教学“幂”的相关知识点时,如果直接居高临下地向学生提问:“请判断不等式220≥106是否成立?”由于问题涉及计算量较大,再加上教师严肃的提问口吻,学生很难提起回答兴趣。我首先会摆正自己的身份,尽量用亲和的口吻将问题进行等价转换:“同学们,俗话说‘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如果一个人听说了一个谣言,每一个小时他就将这个谣言传播给两个人听,而新听取谣言的人也会按照一小时两人的速度继续传递,那么这个谣言需要多久就能完全在一个拥有一百万人口的城市传遍?”教师适当的激励往往在重塑学生信心方面颇有奇效,所以无论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教师都需要表扬学生敢于回答问题的行为,对于答案较为离谱的回答者,也不能透漏出丝毫“嫌弃”或者“烦躁”的表情,而是需要循序渐进,对学生的纰漏之处做到尽可能详尽地讲解。

二、引入优秀教育理论,规范问题设计,提高提问质量

引入优秀的教育理论对提高课堂提问质量大有裨益,通过分析传统初中数学教学误区,发现可以在课堂上引入建构主义理论,以辅助学生形成“爱学、会学、乐学”的良好学习习惯。建构主义理论从对学习活动的理解到教学方法的使用均迥异于传统数学教学理念,具有独特的知识观、学习观与教学观。首先,区别于传统理念中“知识是一种实际现象、逻辑的映射”的观点,建构主义更推崇知识仅仅是人类对客观事物做出的一种引申、阐释与抽象,能够随着人类认知程度的不断提高而产生相应改变与升华,产生全新的引申或者阐释。教师需要明了提问并不能仅仅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更应该作为一种启迪学生知识构建、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网络形成的手段。对教师来说,建构主义理论要求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体系上构建更高层次的知识经验,而不是一味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教学不是固有理念中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一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对知识进行转置的过程。

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开发智力。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以下三个核心原则:第一,目的性原则。提问目的是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过程中的首要考虑对象,要求做到主题明确、符合课程内容。第二,部分探究与整体探究灵活运用原则。要求教师对某一大问题进行逐层设计,通过分解为各个小问题来实现将探究内容进行串联,最终达到探究目的。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关知识点时,我会选择提问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向学生逐步提问四边形、五边形与六边形等常规正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各为多少,帮助学生确定探究方向,学生通过逐层分析规律,最终可以得到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n≥3)与所有n边形外角和均为360°的规律。第三,与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联动的原则。在问题过程中,教师可以汲取其他教学方法优点并融入问题设计中。例如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可以联系“情境教学”法;在确立问题方向时,可以联系“抛锚式”教学方法。

三、磨炼课堂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不仅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纽带,教师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以下五条基本要求:

第一,创建学习情境。优秀的学习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展开问题思考,在帮助学生根据现有问题进行“举一反三”上颇有奇效。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的相关知识点时,我会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自行车框架为三角形而不是四边形?”“为什么大多数矩形相框都要沿着对角线再订一条边呢?”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三角形稳定性的理解。

第二,必须性与准确性,要求教师明确教学内容,分清主次问题,避免无效或冗余问题的提出。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镶嵌”相关知识点时,对于问题:“等边三角形、正方形与正五边形,哪种图形可以完全铺满某一平面?”可以改写为:“为什么正五边形不能铺满某一平面?能够进行平面镶嵌的正多边形应该满足什么条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正多边形内角知识点的了解,避免学生将眼光局限于某个正多边形上。

第三,联系已有知识。与建构主义理论对应,要求问题的提出需要联系学生已有知识与相关知识,完成“邻家老枝发新芽”的过程。例如在教学“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的相关知识点时,我会提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如果平行四边形有一个内角为直角,那么其他内角各为多少度?”“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只可能是正方形吗?”帮助学生通过联系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发现矩形的定义。

第四,要求所提问题能够面向所有学生,但是也要根据学生知识层面与性格特征进行适当调整,完成因材施教。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的相关知识点时,根据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我会为学生制定不同难度的问题:

第五,及时恰当。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就如同爬高摘果子,教师适当的点拨能帮助学生“跳一跳摘下果子”。例如在教学“桥梁选址”相关知识点时,学生面对全新题目,往往会产生“无从下手”的感觉,这时候我会向学生提出:“如果出发点就临近河边,那么问题将如何解决?”提示学生:在捅破这层“窗户纸”之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合理使用信息设备

目前,越来越多的信息化设备进入了初中课堂,例如多媒体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平板等,为初中数学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初中数学教师需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将信息设备与传统教学方式做到有机融合。与传统教学仅仅通过言语的提问方式不同,信息化设备不但可以从图片、声音、影像等多种角度调动学生情感,而且在辅助教师进行问题情境的设立方面更颇有奇效。根据初中学生的性格特征,教师可以运用信息设备独具的交互性,将传统课堂上的提问、发言方式进行转化,例如将传统的举手方式转化为教学平板上的提问功能,允许不善表达的学生用信息设备使用文字或语音的形式提交答案。信息化教育辅助设备的另一个优势就是能够实时保存教师的问题与解答,允许学生实时查阅,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

数学教学是一个多角度的、多层次的活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以提问作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全新数学课堂方兴未艾。教育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广大教师坚持不懈地探索与改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数学教师要敢于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勇于尝试优秀教学方法,平衡教师、学生之间的双边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真正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初中数学教学发展。

[1]李艳,王平.拓展教学空间 完善教学方式——谈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3).

[2]石永红.探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7(24).

[3]马丽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

猜你喜欢

内角平行四边形知识点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角形分割问题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