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摩擦力的方向判断浅谈高效课堂

2018-11-29刘彦军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木箱斜面摩擦力

刘彦军

(山东莒县第二中学 276500)

高一物理中摩擦力的学习是一大台阶,摩擦力在大小、方向上都是最具有不确定性的,尤其是静摩擦力的方向.这一节的内容对学生的思维品质有了较高的要求,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要求,是从单因素的简单逻辑到多因素的复杂逻辑的要求,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需要教师通过典例进行有梯度的逐步引导,在横向上从平面到斜面拓宽思路,提高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在纵向上使问题逐步加深,提高学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学生在各种思维的碰撞过程中体会摩擦力大小、方向的判断和计算,完成学习任务.

例1 木箱静止在地面上.现用力推木箱,则木箱可能处于什么状态?为便于学生的回答和理解,教师要精确设计问题,既能让学生与经验相关联,还要用物理思维去思考问题.

若如图1(1),木箱仍静止,则木箱受到与F反方向的静摩擦力;若如图1(2),木箱沿着F方向运动,则木箱受到与F反方向的滑动摩擦力.初中就学到这儿,关于摩擦力矢量其他更理性、更本质的东西就是我们这堂课要解决的内容.

一、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由例1得出的结论:木箱相对于地面静止,木箱受地面给予的静摩擦力;木箱相对于地面运动,木箱受地面给予的滑动摩擦力.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会举出好多体会摩擦力的例子:手指摁在课桌上前推,甚至洗澡时搓身上的泥,学生的回答会让你有意外的惊喜.师生共同讨论体会摩擦力的同时,得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物体间接触、挤压,是产生弹力的条件,只是从条件上看,物体间有弹力未必有摩擦力,但是物体间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

二、摩擦力的方向

在图1中木箱在F作用仍静止的状态下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描述: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有相对沿地面向右运动的趋势,所以地面给木箱一个沿地面向左的静摩擦力.在图2中木箱在F作用运动状态下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描述: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相对地面向右运动,所以地面给木箱一个沿地面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对摩擦力方向的正确判断最初来自于领会上面的精确描述,要让学生找出摩擦力的施力物体,并找出物体相对于施力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或相对运动的方向.在这里可以得出两点:①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或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②摩擦力的方向平行于接触面,在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和摩擦力一定相互垂直.要熟练地正确分析摩擦力,还要对“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和“相对运动的方向”做更深刻的理解.

1.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判断

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就是物体间假设没有摩擦时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从教学经验来看,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如果不这样点破,在以后解决问题的关键时刻,学生容易进入误区.

例2 对静止在斜面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物体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产生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趋势(没有摩擦,物体将沿斜面下滑),斜面给物体以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阻碍物体相对于斜面向下运动.在这里要锻炼学生组织语言阐述产生摩擦力的能力,使学生深刻记住“相对”二字.分析完重力和弹力,就要特别说明物体受这两个力不可能静止在斜面上,开始把受力分析和物体的状态相结合,有利于检验受力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在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探讨:若物体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再分析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足够小,物体会仍有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趋势,斜面给物体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如图2(2);F足够大,物体会有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趋势,斜面给物体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如图2(3);进一步分析,则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可能为零.通过分析发现:物体间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本题一定和生活经验想联系,建议受力分析时按先重(力)后弹(力)再摩擦(力)的顺序,尤其静摩擦力,一定要最后分析.

例3 物体与倾斜的传送带一起(相对静止)匀速运动物体相对于传送带静止,由于受重力有相对于传送带向下运动的趋势,所以传送带给物体一个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如图3,物体受力平衡.由此例可以看出,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静摩擦力.以传送带为参照物,物体是静止的,但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是运动的,静摩擦力阻碍了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运动,但是物体运动(参照物为地面)的动力.

2.相对运动方向的判断

例4 如图4(1)A、B叠放在一起,A用绳子与墙连在一起,用力F将B从A下面抽出,请对B抽出过程中的两物体受力分析.

A静止,除了受重力和支持力外,因其相对于B向左运动,所以B给A一个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u,因为A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所以绳子张紧,给A向左的拉力F.从A的受力可看出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B除了受重力和地面给的支持例外,还受到A给予的压力,A给B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u和地面给B的滑动摩擦力Fu′.A、B受力个数与B是否匀速抽出无关.引导学生按先重后弹再摩擦的顺序受力分析,养成良好的习惯.

3.深刻理解“相对运动方向”和“运动方向”

例5 如图5(1),课本静止在桌面上,将橡皮放在上面,用力拉课本,试分析课本和橡皮可能的运动状态及其受力情况.

若A、B一起向右匀加速运动,B在力F的作用下加速,而A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相对于B有向左运动的趋势,B给A一个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Ff,A受力如图5(2).B除了受重力和弹力外,首先考虑A给它的反作用力Ff′,再考虑地面给它的滑动摩擦力,B受力如图5(3).若A相对于B向左滑动,则需将5(2)和5(3)中的Ff和Ff′改成Fu和Fu′,因为A、B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就A而言,无论Ff还是Fu都是A相对于B相对运动的阻力,却是A相对于地面运动的动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或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不对这句话进行深刻的剖析,学生在判断摩擦力方向时,大部分通过做题经验来进行,这样降低了学习效率,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学生学习.本文的五个例题,很好的诠释了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和讨论:①摩擦力的方向平行于接触面,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或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②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到静摩擦力.③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可能是物体运动的动力.典例很好的帮助学生对摩擦力方向的理解,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做题时能在课堂例题中找到线索和依据,便于学生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木箱斜面摩擦力
『摩擦力』知识巩固
理顺摩擦力
斜面之上探动能
透析摩擦力
巧用“相对”求解光滑斜面体问题
对一个平抛与斜面结合问题的探析
阿香婆婆的枣木箱
冠军诞生记
神奇的摩擦力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错题典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