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学课堂“留白”设置的科学和艺术

2018-11-29

生物学教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留白染色体黑板

郁 恺

(江苏省黄埭中学 苏州 215143)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生物学课堂的“留白”设置,就是一种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体。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留白”,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将“留白”智慧运用到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1]。本文就高中生物学教学环节中“留白”设置的科学和艺术谈一些看法。

1 导入时“留白”

富有“留白”意境的导入,能让一堂课从一开始就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学生求学情理处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引发求知欲望,点燃学习兴趣,从而拉开一堂教学课的精彩序幕。

例如,在学习“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节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实例导入新课:人在剧烈运动后(如长跑或长时间锻炼后),为什么腿部或身体某一部位的肌肉会有酸痛的感觉?休息一段时间后这种感觉为什么又消失了呢?慢步前行时为什么这种感觉不会出现?把苹果放进不透气的塑料袋子中,几天之后再打开,为什么会有一股酒味?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会领略到以上的“留白”是与细胞呼吸有关。可迅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激发潜在的学习内驱力。

教师以“转轴拨弦三两声”的导入,为学生的学习制造兴奋点,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未闻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2 质疑时“留白”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创新的基础,是探求新知的动力,质疑能力的先行养成是学生创造力形成的基石。在质疑的时候留有一定的空白可让学生和教师有一个缓冲的时间。质疑中的“留白”就是要让学生有科学的求知欲,通过思考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节中,教师设疑:某地狼吃鹿,鹿的数量下降,为保护鹿群,大面积灭狼,此举是否可行?开始,有些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可行”,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做出肯定或否定,而是有意识地形成一段空白,让回答问题的学生有反思的时间,让其他学生也有对照和鉴定的时间。对教师来讲,延迟评价具有搜集反馈信息和做出正确处理的时间。

质疑处“话留三分白”是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期望和鼓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一方面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知,让知识结构更加完善;另一方面使学生由简单的被动接受,变为对知识的主动探究。

3 重点时“留白”

“教师的作用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韵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很多教师觉得对于重点和难点的内容要反复深入地讲解,这样才能让学生加深印象。其实,这样做取代了学生的思考反而不利于学习。学习的过程之中如果没有自己思索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是比较苍白无益的。“学而不思则罔”,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在“留白”的部分给出一个指引,让学生静思、领悟,教师只是画龙点睛,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在讲到“染色体组”概念一节时,学生需要理解的问题有:①染色体组包含哪些染色体?②染色体组有什么功能?此时,教师可将学生熟知的扑克牌与染色体组进行类比。如果把一副扑克牌去除“大小王”,剩下的牌看成是一个细胞中全部的染色体。然后,提问“留白”:你认为这个细胞中包括几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中有多少条染色体?通过学生积极的思维和激烈的讨论,得出了两种可能:①按花色分组,相当于4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13条染色体;②按数字种类分组,相当于13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4条染色体。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做出肯定或否定,而是有意识地再次“留白”:结合染色体组的功能,你觉得哪一种分组是正确的呢?

学生的思路顿开,学习热情急速高涨。这样精巧“留白”,以“空”引思,以“白”激思,以思发问,循循善诱,可突破学生思维的障碍。

4 板书时“留白”

所有的直观教具中,要数黑板最普通、最重要和最灵活。因此,积极有效地设计板书,发挥黑板在课堂教学中的最大作用,是教育中努力的方向。

例如,在讲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将成熟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画在黑板上,而将各种细胞结构的名称隐去,让板书上既造成形式上的空白,又形成内容上的空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最后师生共同完成。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完成板书中的空白,对原生质层的组成及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条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加强了学生辨别细胞结构图像的能力。

板书是教师施展才华的重要天地,板书“艺术”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黑板这块舞台,有意隐去一些内容而形成“空白”,给学生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可收到“龙由教师画,睛由学生点”的功效。

5 结课时“留白”

结课是一堂有艺术魅力的好课的“终曲”,课堂教学的结尾也是课的“点睛之笔”。若“留白”设置得好,不仅可以起到梳理概念、提炼升华教学内容的作用,还能延伸、拓宽课堂内容,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例如,在讲完“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一节内容后,学生已明确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温、水、气和肥”五大因素后,提出这样一道问题:假如你在一间玻璃温室内种植蔬菜,请根据学过的知识,谈谈怎样提高蔬菜产量?有兴趣的学生会通过外出参观附近蔬菜园艺场,获取第一手资料后,更好地回答这一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既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问题强烈的探索欲望,从而引导学生由课堂向课外延伸。

“把最甜的甘蔗留给学生”,精彩的“留白”是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学生兴趣激发后的戛然而止;是给学生一个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重视手脑并用和亲身实践的机会。“留白”之初,教师给了学生一个“火把”;“留白”之时,学生点燃了心中的“火把”。“静”是“留白”的表面,而“动”才是其本质。

猜你喜欢

留白染色体黑板
长在黑板上的诗
多一条X染色体,寿命会更长
黑板
为什么男性要有一条X染色体?
真假三体的遗传题题型探析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能忍的人寿命长
会发光的充气式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