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寻找真实的自己

2018-11-29江苏省昆山市周市中心小学校施雯佶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0期
关键词:采莲荷叶荷花

江苏省昆山市周市中心小学校 施雯佶

语文课是滋养心灵的时刻,是学生接近生活、享受生活的时刻,我始终相信,只有回归最本真的语文教学,注重引领学生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学生才能在语文课中找到真实的自己。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要立足学生生活实际,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教师要懂得为孩子们创设情境,带领他们回归质朴、真实的语文世界。

《识字1》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山村咏怀》,这首诗将声、义、画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自然而贴切。教学这一课时,我就营造了对话交流的情境,让小朋友们在大自然中畅游了一番。我先让孩子们练习看图说话,在朗读通顺诗句的基础上,数亭子,数花儿,再让孩子们说说春天里的景色,接着,我带领他们到山野乡村“踏青”去。走过了两三里的乡间小路,经过一条小桥,看见了袅袅炊烟。“饿不饿?”我笑着问。“饿!”“香不香?”“香!”大家都撅起嘴巴使劲地嗅着空气里的“饭菜香气”。“大家看,热情好客的主人正招呼我们进去美餐一顿呢!”孩子们期待的眼神转而变得欣喜,不过他们很快明白了我的意思,这是让大家停下脚步进去坐一坐呢!

“大家吃饱了吗?我们可要再次出发,接着爬山去喽!”大家在课堂上卖力地“爬着山”,每位同学都显出气喘吁吁的样子,我继续鼓励着:“小朋友们真是好样的!再坚持一会儿,看到前面的亭子了吗?那儿就是我们的目的地,爬到那儿就休息一下。”孩子们跟随着我的话语,来到了凉亭。“来,大家坐一会儿,看看我们的四周,有——”小朋友们放眼望去,叽叽喳喳地说:“柳树。”“桃花。”“小河。”“河上有小船。”“还有鱼!”我接着引导:“抬头看看天上飞着什么?”“小燕子!”“好几只小燕子!”这时,好几位小朋友学着燕子叫了几声——“啾啾、啾啾”。大家的脑海里一定是浮现出了春天时桃红柳绿、莺歌燕舞、蜂蝶翩飞的景象了。小朋友兴致盎然,拉着同桌的手,说个不停。“我喜欢春天,桃花、杏花都开了,美极了!”“我最喜欢春天里下着毛毛细雨的日子了。”“要是我们一直待在这里该有多好啊!”听听,小朋友的想法可丰富了!

这一堂课,因为小朋友们体验了“春天踏青”的感受,所以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又适时地点拨、激励着他们,所以对于这首诗的四句话,大家都理解透了,也就自然而然地吟诵了出来: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因与自己已有的经历相似或相同,所以在内心深处,这些感情久久不能散去。也因此,将教材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做到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验生活。

二、想象画面,享受精神自由

语文教学依赖于想象,离不开发散性思维,所以我们更要注重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同时注意语言能力的训练。

教学《江南》时,利用想象,使学生们拥有自己的审美体验。《江南》这首汉乐府,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江南水乡图。一望无际的荷叶,绿得惊人,莲叶下欢快戏耍的鱼儿,自由自在,还有采莲姑娘那欢快的笑声,显示出一派生机盎然。

这首诗着重在于学生的审美体验,老师不需要多作解释,在朗读的过程中,结合图画,把“可”“采莲”“何”“田田”理解了,再通过比较“戏”与“游”的异同点,就可以让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象这江南水乡的采莲图了。想象之前,我们一起猜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裳,坐在绿船上。”有猜荷叶的,有猜莲子的。不过欣赏完几幅荷花图之后,大家都知道谜底了。在准备充分之后,小朋友们开始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享受自己的精神世界了。

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稍作修改展示给小朋友们:“夏日来临,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到处是田田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小朋友们跳舞时穿的裙子。层层叠叠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还是花骨朵儿的。一阵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小朋友们闭着眼睛,嘴角微微上扬,小手还在比划着,仿佛真看到了远处池塘里的荷叶呢!

“听!远处飘来了动听的歌声,是谁在唱呢?”小朋友们很欢快地叫起来:“是划着船的采莲姑娘在唱歌!”看这架势,他们也正在划着船,等待着采莲姑娘出现呢。“近了,近了,原来真是采莲姑娘啊!大家知道怎么打招呼吗?”“采莲姑娘你好!我是XXX,很高兴见到你。”“采莲姑娘,你累不累,我能和你一起采吗?”说着,小手真的也动起来,真像是在采莲呢!

“呀!碧绿茂密的荷叶下,小鱼们在欢腾呢!”“我也看见了!就在我身边!”“嘘,别吵着它们。”有同学压低声音轻轻地说,于是,大家都屏气凝神,“看”着小鱼们快乐地嬉戏着。

看着小朋友们欣赏莲叶,和采莲姑娘对话,为了不惊扰小鱼而不说话,在想象的同时,也训练了语言,更进一步懂得了“有礼貌”的含义。我的孩子们懂得为别人着想了,知道关爱比自己弱小的事物了,我打心底里高兴。

想象,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课堂上的想象,引导学生体验充满活力的生命状态,让学生吸收文本的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在自己的体验之中,享受着想象带来的快乐与自由,更利于学生内心的成长。

三、收集资料,培养实践能力

一年级的小学生同样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家长的配合下,小朋友们知道了收集资料可以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利用网络等方法。

教学《人有两个宝》之后,学生们了解了我们既要动手,又要动脑,才能有所创造的道理,于是,我布置了收集与“手、脑”有关的谜语、儿歌等的作业。交上来的作业真是五花八门,关于手的有谜语:十条堤岸八条沟,条条堤岸瓦盖头。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有《手脑相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有诗歌《大手小手》:把手张开是一朵鲜花;人的一生,注定为美挥洒;把手合拢,是一枚果实;含辛茹苦,收藏天地精华。还有《老师的手》《妈妈的手》《爸爸的手》等。关于大脑的,大家收集到的是对大脑的科学解释,还有《那些关于大脑的事》,是科普知识,在课上,我选了一部分与大家分享。这些资料有些是家长抄下来的,有些是小朋友抄写的,有些是打印的,收集资料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朋友们学会了怎样查找、怎样挑选,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江南》之后,同学们收集了与江南、莲花、莲叶有关的诗歌。《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花》(石涛):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熏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还有大家熟知的《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喜欢画画的同学,在纸上画上了小河流水、青草地、荷叶、荷花,中间是古诗。还有李白的《古风》、李商隐的《赠荷花》、李清照的《一剪梅》等等。从小在诗歌的熏陶下,感受着古典文化气息,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收集资料,能够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的了解,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秦文君说:“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和快乐。”语文教育更应如是。将课堂与生活有机结合,在创设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想象,将学生个人的审美体验与课本相结合,让学生享受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教学,引领学生寻找真实的自己!

猜你喜欢

采莲荷叶荷花
荷叶像什么
不如去采莲
我不要分享你的快乐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荷叶圆圆
荷花
夏天的荷花
荷叶游乐园
小蚂蚁喜欢躺在荷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