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的习作蕴含意切情真
——浅议小学生作文辅导之门径

2018-11-29江苏省启东市少直小学陈婕婕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0期
关键词:景物心灵习作

江苏省启东市少直小学 陈婕婕

提起作文,许多小学生感到力不从心,他们写出的文章主旨比较混乱,表达的内容都是假话、空话、大话和套话,几乎丧失了应有的灵气与活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勇于担当作文辅导的重任,想学生所思,给学生所需,努力把学生的真情、激情重新焕发起来,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习作。

一、联系生活实际,于细微之处见真情

生活恰似万花筒,时时处处留心皆有学问,大千世界,光怪陆离,丰富多彩,往往能让孩子荡起心灵的涟漪。但是,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很容易从学生的身边溜走,生活中的微笑细节稍纵即逝,只有善于捕捉,才能刻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1.景物寄情,美不胜收

学生在鉴赏一篇美文时,常常产生“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感觉。如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中也许能感受作者的闲适,从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中感受诗人的无限伤感。这些佳句的创作者常常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精心描绘的景物之中,可谓景物含情,时时流露;情寓景中,含蓄动人。这种因景生情的笔墨,能达到“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美妙境界。为此,笔者在进行作文辅导时,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种表现手法:一是借景抒情。学生描写的自然景物可以融入自己的主观情调,通过景物的声音、光线、色调、动静的安排,自然表达人物的主观情感;二是渲染气氛。让学生通过飞雪、阴雨、狂风、月夜、彩虹等富有特色的天气进行描写,渲染出浓郁的情感气氛,追求震撼人心的情感冲击力。三是托物喻人。让学生借描写小草、青松、白杨、菊花等事物,极力赞美它的外形、精神上与某一个人物相似的特点,借写事物抒发对人的情怀。总之,只有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才能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才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写出蕴含丰富的文章。

2.叙事抒情,喜获快乐

古人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叙事的习作可以寓情于事,使感情从具体的事件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譬如,我执教过的一位二年级学生小李在拟写的《洗脚》一文中如此叙述:一个冬天的晚上,我开心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妈妈叮嘱我抓紧洗脸睡觉。我立即打开电热水器烧了一壶热水,水开后麻利地把半盆冷水注入热水,并伸出小手试温,不冷不热后,我端起脚盆走到奶奶的身旁,拉着她先洗脚。奶奶惊讶地推脱说:“小宝宝,不行啊,还是你先洗脚吧!”我一边动手帮奶奶脱鞋袜,一边嬉笑着劝道:“奶奶最近感冒一直没有康复,老师说多洗热水脚有利于身体早日康复的啊!”这一举动得到了爸爸、妈妈的大力支持,奶奶终于答应了,我抚摸着那双布满老茧的脚,轻轻地帮奶奶完成了洗脚。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奶奶、爸爸、妈妈等亲人为我祝贺,我开心地笑了,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段叙事情节虽然比较简单,但却能打动人心。

二、坚持以生为本,于感动之笔显真情

中高年级学生完成写景的习作中,有的写春天美景,有的写雨景,有的写放学路上耳闻目睹的,也有的写日出、日落……但是,这些生活化的内容枯燥乏味,不能让读者从中读出一点感动。其实,心灵是人类最隐秘、最软弱的地方,而感动是人之常情,作为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指导学生学会用心去感同身受。

1.循循善诱,亲身体验

记得在一堂少先队活动课上,我让孩子们先用一只手去脱自己的外套,然后穿上,以此来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对于这么简单的任务,孩子们开始不以为然,可到了亲自体验的时候,有些孩子虽然使出浑身解数撕扯着自己的衣服,但还是无济于事,急得满头大汗;有的孩子好不容易穿上一只衣袖,可另一只袖子吊在一旁,任凭自己怎样努力还是穿不上……体验结束后,许多孩子说出了自己的切身感受。

2.耳听心感,入木三分

古今中外的小故事中常有大智慧和震撼心灵的感悟,因此,我在平时注重收集感人肺腑的小故事,在习作课可以讲给学生听,从而让他们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譬如,我在要求学生完成“爱的乐章”一文时,就开门见山地讲述了如下故事:汶川地震发生后,当救援人员挪开垮塌的教学楼的一角时,一幕画面让大家惊呆了:一名年轻男子跪扑在废墟上,他的双臂搂着两个小学生,像一只展翅待飞的雄鹰。两个孩子安然无恙,但那只“雄鹰”已经停止了呼吸。他是该校29岁的张米亚老师,由于较长时间紧抱2个学生,因此他的手臂完全僵硬了,穿着红衣服的救援者只能含泪锯掉了英雄的胳膊才把孩子救出,他的壮举诠释了“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的这句歌词。学生听完故事,荡起了心灵的涟漪,他们纷纷打开创新思维翅膀构思,最后完成了不少感情至深的佳作。

三、积累写作经验,于感悟中获真情

鲁迅先生在一次写作交流座谈会上指出:“不管写什么题材的文章,我认为没有具体的窍门,但多观察、多积累、都练笔也许能取得比较好的收获。”从这位文学巨匠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真切地体会到积累在作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恰似建筑师盖一座别墅一样,不管别墅的设计多么精美与高档,假如没有了水泥、黄沙、砖头、钢筋、木材……即使拥有再好的设计,也只能是海市蜃楼。因此,我们只有让学生平时多多积累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语言材料、情感材料,才能创作出文句优美、内容翔实、情感至深丰富的佳作。正如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实践证明:学生只有细致用心地观察,才能获得对事物清晰、具体的认识,才能写出生动逼真的文章,从而走出千篇一律的写作误区。譬如,我在作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人、事、物,并将平时观察到的生活素材归类整理到笔记本上,并加强记忆,以利写作时“材”源滚滚来,写出激情洋溢的佳作。

习作辅导多渠道,推陈出新出实效,联系实际细观察,风花雪月百花笑。小学作文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愿站在七尺讲台上的园丁们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锤炼,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学会用自己的心灵去创作,拟写出真情实感的佳作。

猜你喜欢

景物心灵习作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习作展示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