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石激起千层浪——如何培养学生课堂发问的本领

2018-11-28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张家圩镇中心小学倪红梅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5期
关键词:厄运文题词语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张家圩镇中心小学 倪红梅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巴克曾经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提出这样一种理论,即在教学过程中,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自己提问题,是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思维能力发展的内驱力,更是他们将来创造和创新的基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期以精巧的提问激起学生思考的涟漪,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功效。

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们自我意识不强,提问题动力不足,基本都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课堂上显得非常被动。通过调查和了解,笔者认为学生课堂不发问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原因:第一,有的学生怕说错了遭受别人的嘲笑,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干脆不说、不问;第二,惰性思想作怪,长期课堂上的被动表现导致他们在课堂中等着教师提问,自己变得毫无问题意识;第三,以教师和优秀学生的答案为标准,把他们的结论视为权威答案,不敢挑战,不敢藐视权威。为了适应新课改,为了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努力促使学生自己掌握提问的智慧和技巧,从而为自己的学习寻找突破口,提升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具体来说,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从以下几个层面培养学生的课堂发问技能:

一、从文题入手,引导学生敲响第一钟

众所周知,文章题目是一篇文本的眼睛,打开了学生认识文本的窗口,所以,针对文题展开发问,就像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投射进来文本里明媚的春光。课题类型众多,有的是直接点题,点明了具体事件的时间、地点,让读者一目了然,例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林冲棒打洪教头》等,有的是以文中的重点内容作为题目,它虽然是一项具体的事物,但是却反映了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是主人公精神的代表,例如《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一朵杏花》等,不管是哪一类型的题目,均反映了作者的用心良苦。此时如果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课题着眼,勇敢提出问题,定好思考的方向,那么在阅读过程中,基本可以把握住作者的写作意图了。例如我们在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时,笔者便组织学生针对文题进行质疑发问:厄运是什么意思?在本文中,是谁遭遇了厄运?他遭遇了怎样的厄运?他又是如何克服厄运的?这些问题无疑会为清晰梳理文章内容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学生懂得提问的技巧时,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定好了学习的基调后,学生学起来也便能找准目标了。

二、初读课文发问,轻松疏通生字词障碍

当学生针对文题开始发问,这意味着质疑的良好开端,此时他们内心对文本充满了阅读期待,想迫不及待地进入文本寻找自己最初提问的答案,想急切解决内心存在的疑惑。而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他们初读课文时,是最容易遇到的问题是文本中的生字、词语很多都是陌生的,即使有的词语曾经接触过,但是换了一个语言环境之后,有可能词语的意思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文章的内容有的同学读了几遍之后,心存疑惑,此时都是引导他们发问的好时机。正如孔老夫子而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愤”“悱”之际,抓住有利时机,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教学思路,从而合理调整自己课前进行的预设,有计划地筹划学生接下来的生成成果。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文章《黄果树瀑布》时,当学生读到“人喧马嘶、喧嚣、山回谷应、訇然作响”这些形容声音的词语时,有的可以通过字面意思推测出来,例如人喧马嘶和山回谷应,有的是从前没接触过的,例如訇然作响,然后针对此类词语展开发问: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它们写出了黄果树瀑布的什么特点?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出了什么内容?当学生针对一类词语进行解疑时,也从基本上明确了本文的大体内容,即文章具体描写了黄果树瀑布声音响亮、气势宏大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深读文本质疑,通观全文再发问

在初读课文的时候,因为刚刚接触文本,对文本感悟不深,所以提出的问题一般都很浅显,难以涉及重点和难点的内容,当我们初步解决了初读文本时所发现的疑问时,此时无疑已经把思维引向深入。在精读文本时,教师再次引导学生从更深层面进行探究,在疑惑处引导他们发问,会进一步把学生的思路打开,对文本人物或者事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文章《大江保卫战》时,文章的第五自然段中写到: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此时,学生针对这句话提出问题:为什么人民群众就像看到了大救星?你从前文中能够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吗?此时笔者带领学生展开讨论,关注到了前文所说的解放军战士那种舍小我,顾大家的胸怀,那种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是让所有人都感动的,所以文章最后恰恰是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最高诠释,也是对解放军子弟兵的最高褒奖。

在阅读的各个阶段,教师都可以针对文章内容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探讨和探究式的发问,同时通过回答所提问题对文本内容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从而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厄运文题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1年第27卷文题索引
Fortune Cookies
找词语
《天津护理》2020 年第28 卷文题索引
《中成药》2019年第41卷第1~12期(总第472~483期)总目次 文题分类索引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中成药》2017年第39卷第1~12期(总第448~459期)总目次文题分类索引
一枚词语一门静
漫画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