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学习,我做主——中年级语文教学感悟

2018-11-28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实验小学吴德花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生字课程标准识字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实验小学 吴德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我的日常教学始终以“先学后教、先做再教”为理念。

一、预习

如果说低年级的教学重在培养良好的习惯、识字的能力、写字的能力、朗读的能力等,那么中年级开始应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呢?应该把一篇篇课文当作例子,课堂上完成这篇课文的阅读训练,想完成阅读训练,必须对文章熟悉,做到心中有文。课堂40分钟时间少,老师不可能给孩子们许多时间去读通读顺课文,这就要求孩子们必须预习课文。预习要求:读通读顺课文,标出自然段,了解文章大意;圈出生字并画出含有生字的词语,在语境中识字;写田字格生字并组词,积累词语;思考课后思考题;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解决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质疑,把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打上问号,使自己能带着问题学习。

二、识字

预习中要求学生拼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在课文中圈出生字,并画出含有生字的词语,让孩子们在语境中识字,要求孩子自己识记生字。第二天教学生字时就直接检查孩子们的掌握情况,针对孩子们容易读错、难识记的生字,大家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让孩子们大显身手,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同时发散孩子们的思维,又让学有困难的孩子从中借鉴到他人的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解决学生的困惑。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论哪个阶段的学习,我始终提倡学习不仅在于课堂,语文学习无处不在,要从多方面、多渠道识字,增加自己的识字量。

三、写字

预习中已经要求孩子们写田字格生字并组词了,第二天,我一般会检查孩子们的作业,从中发现孩子们容易写错或写得不够好的字,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真正做到学习是孩子们的事,教是为孩子们教,教到孩子们的心坎里。

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给知识,更应该教给学习习惯,从多方面进行学习,有质疑问难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如在习作时有不会写的字,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让学习不只来源于老师,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

四、阅读

识字、写字、朗读始终贯穿着语文教学,从中年级开始,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写字能力,不需要我们再像喂养婴儿一样,把食物嚼烂喂给孩子们,那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孩子们的学习没有兴趣。识字、写字让孩子们自学,我们老师只是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引导者、促进者。课堂将成为阅读的主阵地,预习中已经要求孩子们读通读顺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课堂如何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能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单元目标、课文教学目标、不同文体的阅读训练要求等,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进行圈圈点点画画。注意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如:重点词语用三角号标出,句子用波浪线画出,体会感受批注在旁边。什么叫重点词句?课堂上老师给出问题,让孩子们阅读时,就带着问题找答案,一般包括新鲜的词语、优美的短语或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等等。老师在课堂上教学课文时就要引导孩子找重点词句并进行批注式阅读,不同文体提炼的信息有所不同。阅读就是能把长长的文章读成几句话,读成几个词。

《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阅读不能狭隘于阅读训练,它更指向课外阅读,语感的培养不就是让孩子广泛地阅读吗?阅读课外书将是我们语文必不可少的作业。

五、作文

低年级的看图写话重在培养孩子乐写、爱写、愿意写,培养孩子们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等,那么到了中年级,要求就更高了。课程标准要求写一段话,可我的习作教学不知是否违背课标,三年级一开始,我就指导教给学生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习作结构。刚开始是很辛苦,因为孩子们不是个个都是优秀生,讲一次就会,我有时没有按书中的单元习作训练要求,而是会一种习作一直训练到绝大多数学生都会了,才教另一种习作类型。每种类型的作文训练,我注重范文引路,因为我一直相信,人的知识获取绝大多数是从模仿开始的,理论加范例引路,相信一定能事半功倍,其中不免需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指导的。我的要求是学生可以写得不够丰富、生动,但要能体现不同文体的结构,做到语句通顺、内容真实,然后才循序渐进地要求孩子们把文章写具体、生动。如善于运用好词佳句,四字词语、比喻句、拟人句等等,注意抓住细节描写,如:写事的文章不要概括地写,应该注意细节描写,抓住人物在做这件事时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写景时应该抓住景物的颜色、形状、数量、气味等多角度进行描写,同时注意发挥想象,把想到的都写下来。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我认为教学应该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而教,教学生困惑之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就是我教学的真谛。

猜你喜欢

生字课程标准识字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读儿歌识生字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生字辨识大闯关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