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语境,让词语教学更高效

2018-11-28江苏省海安市海安镇田庄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31期
关键词:变色龙松树语境

江苏省海安市海安镇田庄小学 李 梅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文章的重要组成,它在链接汉字与句段篇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而,词语学习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词语教学存在随意化的现象,主要采取的是“就词解词”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词语教学模式下,学生并不能够深入理解词语的本质内涵。其实,很多词语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将其放置到适当的情境之中,却是那么耀眼,散发着动人的光辉,直指人心。因此,词语的学习应放置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这样才能让学生直砥词语内蕴,从而让词语教学更高效。

一、在语境中明晰词语“质感”

词语的感知是需要建立在具体情境基础上的,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语言、教学课件等方式将文中蕴含的情境铺展开来,同时引导学生将身心浸润其中,学生就能去主动感受情境呈现的效果,这样学生既能够对文章情感有更深入的认识,也能更好地感受词语的深意,从而在语境中明晰词语“质感”。

例如,在《小松树与大松树》这一篇课文中,结尾处有一句描写小松树的话:“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低年级学生可能对“惭愧”这个词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因而对这句话的理解也有些模糊。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先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小松树要低头?”学生答道:“因为它觉得不好意思,想把头藏起来。”教师先肯定了学生的问答,而后继续问道:“你们在平时生活中有不好意思的时候吗?”有一位同学答道:“我考试马虎没考好的时候会觉得不好意思。”教师笑着说:“你能换个我们刚学过的词来重新表述一下这句话吗?”“我数学考试时有些马虎,成绩不理想,我觉得非常惭愧。”学生能造出这个句子,说明他对“惭愧”这个词已经有了正确的理解。之后,学生们又说出了几个与“惭愧”有关的句子,可见,他们对词语的理解都更深了一层。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并不是直接向学生解释“惭愧”一词的意思,而是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猜出词语的意思,并运用生活经验自己造句,这样学生对这个词语就会产生更强的画面感,不仅掌握了词语的意思,还能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进行了深入的文本品读,并且能够对语言描写的具体方法进行内化迁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在语境中感悟词语“美感”

如果学生在阅读中不进行联想,那么文中的文字就是一组枯燥的符号,看不出任何色彩,也失去了原本的活力。因此,教师在词语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僵硬的文字转化为生动、感人的画面。这样,学生在理解词语时,脑海中自然会产生一幅幅鲜活的画面,甚至会产生心向往之的情感,学生就能够在语境中感悟词语的“美感”,他们学习词语的兴趣自然也会大大增强。

例如,在《草原》这一篇课文中,老舍先生用到了很多画面感极强的词语,如翠色欲流、流入云际等。如果单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些词语,学生会产生一些困惑:“绿色还能够流动吗?流动到天尽头是什么意思?”要解决这些困惑,仅仅从字面上来理解显然是不够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出示了这一篇课文的插图,然后让学生基于课文插图展开想象:我们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原旁,放眼望去,整个世界都是绿色的。忽然,一阵清风徐来,草儿随风摇摆,就像一条绿色的河流在流淌。这条绿色的河流随着风儿不断地涌向远方,一直流到了天的尽头。学生们听到教师的描述,仿佛看到了一幅草儿随风摇摆的画面,身子也不由自主地摇摆起来。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运用了主体性联想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联想过程中,不仅更清晰地感受到了“欲流”和“流入”的动态感,更感受到了词语所表达的唯美意境,草原的美丽已经深深地印刻在了学生脑海之中,“翠色欲流”和“流入云际”也深深印刻在了学生心中,这样的词语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在语境中体验词语“意蕴感”

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他们往往无法感知到词语承载的深刻含义和其表达的效果。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导学价值,带领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地揣摩这些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增加学生语言感知力,能够有效地让他们深刻体验词语内在的“意蕴感”,从而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变色龙》这篇课文中,对变色龙“捕食”的画面进行了深入的细节描写,其中运用了很多形容变色龙捕食时间短、速度快的词语。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带领学生进入语言情境来更好地感知这些词语承载的意义。在“窥探”“伺机”“伸出”“卷入”这几个词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这样的揣摩:变色龙为了寻找最佳的捕猎时机,一直在偷偷地观察猎物,当它发现猎物放松了警惕,立刻出动,在一瞬间伸出舌头,将猎物卷入嘴中。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身体力行来展现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情境,并搭配文中“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等词来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这一篇课文语言艺术方面的理解。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运用了语境式词语教学,一方面进行语言描述,让学生感受到词语蕴含的画面感,丰富学生对词语内在意思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身体力行,进一步感受词语的动态美,通过这样多维揣摩,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都获得了很大提升。

综上所述,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重点关注词语教学,通过具象思维、想象拓展等方式引导学生挖掘词语所表达的内涵,让他们在语境中明晰词语“质感”、在语境中感悟词语“美感”、在语境中体验词语“意蕴感”,进而加深对文本的真实体悟,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变色龙松树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松树郁郁 松树苍苍
神奇变色龙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松树
神奇的变色龙
小小变色龙
松树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