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言教学:重意更重艺

2018-11-28江苏省南通市唐闸小学张吉芳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31期
关键词:禾苗农夫寓言

江苏省南通市唐闸小学 张吉芳

寓言故事往往以短小精炼、道理深刻、与生活紧密相依而深得儿童的喜爱。寓言的作者运用的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更令故事主人公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在指导学生阅读这类文体时,我认为我们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知晓其中蕴含的道理、给人的启发,更要知晓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手法,感知寓言结构的精巧、形象的塑造、道理的输出等等,这样重意(重视寓意的理解)更重艺(重视语言的艺术表达),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语言的生长、文化的熏陶、素养的提升。下面谨以《拔苗助长》(人教版部编本第四册第十二课《寓言二则》其二)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对寓言这种体裁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求教于各位专家同仁。

一、与文本对话,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学科的这一基本性质决定了我们的语文课堂必须建立言语活动的平台,引导学生进行真切的言语实践活动,以提高他们语言综合运用的经验和能力。寓言故事的教学也不例外,从学生阅读认知心理出发,培养他们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是寓言初始阅读阶段的小目标。在学生刚刚接触《拔苗助长》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让他们听课文朗读,然后引导他们讨论:①农夫为什么要拔禾苗?②他是怎么帮助禾苗长的?③他成功了吗?在学生充分交流之后,我按照文本起因、经过、结果,板书相关词语:①巴望、天天、焦急、转来转去;②急忙、往高处拔、筋疲力尽;③喘气、累坏、没白费、一大截。我让学生分别朗读,融入纠音、释义、分析字形等等后,说说这三行词语分别说的是什么,每一行词语之间分别有什么关系,然后让他们分别根据出示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后告诉他们:抓住重点词语,可以更好地把握故事内容。在以后的阅读中,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说课文的大意。这样,学生在读、思、复述等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中,一步一步提高了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有效培养。

二、对形象品析,感悟语言表达艺术

寓言中的形象塑造往往是粗线条的速写,我们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个性化情感体验去努力丰满这一形象,从而让原本呈现于纸上的文字符号变得有情感、有温度,进而促进学生对寓言寓意的深刻认知。学习《拔苗助长》时,我从“农夫、车夫、渔夫、猎夫”这一组称呼出发,让学生理解“夫”的意思,然后讨论文中农夫的三种表现,一是开篇时农夫那焦急的形象,二是他拔河苗助长的辛劳形象,三是完成后他得意的形象。在讨论中,我始终提醒学生围绕文中关键词展开想象,如关于焦急的形象感悟,我从理解“巴望、天天、转来转去”开始,辅以学生的诠释、表演和大家的点评,设问引思:这么多天,田里禾苗真的一点都没有长吗?可农夫为什么偏偏就认为它们没有长呢?从而更好地感知农夫急于求成的心理,这时再让他们有感情地朗读,效果要好很多。对于助长的过程中农夫辛劳形象的感悟,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呈现满田数不清的禾苗的画面,农夫从中午到天黑,一棵一棵仔细而又轻缓地向上提的动作反复表演,让学生体会他的劳动量之大、劳动时间之长、工作之用心,从而感知“不顾禾苗的生长规律,再勤劳、再辛苦也白费”的道理。至于农夫完工后的得意形象体会,则从他的神情语言上去体会,并让学生想象他拔高了禾苗后腰酸背痛、双手被水浸泡发白、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样子,但虽然很累,依然眉飞色舞,心花怒放,从而体会他此刻的心情,结合绘声绘色的表演读走向深刻。这样对农夫形象进行分类细读品析,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寓言故事语言的简练、概括,形象的准确、生动。

三、重心灵塑造,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在整体把握、感知形象之后,学生往往会对寓言通过某一具体故事传达一定的讽刺和教育思想有所了解,但这只是停留于对一个故事的理解上。此时,我们要让学生再向前跨一步,懂得寓言借此喻彼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让他们对寓言这一体裁的特点有更深刻的认知。如读了《拔苗助长》之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让他们思考:①课文只是告诉我们禾苗生长的道理吗?②课文中的农夫在生活中有没有与他一样的人?很快,学生由禾苗的生长联想到一切植物的生长,并讲述了自己和身边的故事,如果有一次发现水仙花没有月季花那么香,就想到给它喷香水,结果水仙受不了刺激,第二天就枯萎了;因为富贵竹的叶子很稀少,还发黄,所以一次性给它施了很多肥,结果富贵竹疯长了两天就精力透支而死……这是同学们对同类事物的认识的迁移,我在肯定了他们的发现后,接着启发他们:仅仅植物有它的生长规律吗?我们人呢?我们的学习呢?他们很快打开思维,接着联想到生活中的补习班、才艺培养等等,我们的父母、老师也有拔苗助长的做法,这样,寓言的寓意得到进一步引申,同时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开发和培养。课后,我让他们把这个寓言故事讲给家人听,听听家人的看法,第二天来交流;也可以仿照《拔苗助长》自己编一个寓言故事,可以是课上提到的给水仙花喷香水、给富贵竹施很多肥等,可以是自己想到的其他故事,把它讲给家人听。这样,学生在深刻思维和迁移运用中进一步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

寓言教学中的重意与重艺,直接体现了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明确指向了学生言语表达、思维提升等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契合语文课程的理念,因此值得我们去不断深入探究。

猜你喜欢

禾苗农夫寓言
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
躺在树下的农夫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农夫和蛇
农夫和蛇
禾苗上的露珠
寓言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