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思考

2018-11-28广西南宁市邕宁区城关第四小学赵晓岚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31期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教学生活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城关第四小学 赵晓岚

小学生阅读能力是其他所有能力的基础,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教育界在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探索,并且取得了可借鉴的经验,比如通过优化教学情境、丰富阅读方式、完善阅读教学内容等,但是还是难以真正摆脱学生被动阅读、师生互动不够充分以及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等问题。究其原因,还在于阅读教学实践未能足够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具体体现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工具性而轻人文性,难以激发、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对小学语文阅读目标提出了三个学段的要求,从人文性方面来看,即要实现学生从喜欢阅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个不同学段目标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在语言积累与实践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特点,更加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悟,更加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和良好品格的培养。

一、将激发阅读兴趣与培养阅读习惯有机结合

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语文阅读教学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这种乐趣,并将之作为一种兴趣、一种生活习惯长期坚持下去。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将激发阅读兴趣与培养阅读习惯有机结合,且持之以恒发展的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以激发阅读兴趣为着手点,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长期目标。

激发兴趣需要建立在对阅读强烈的渴望之上。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所在的社会情境及各种要求所引起的。激发阅读兴趣应立足于儿童的天性,儿童的天性的表现形式包括较强的好奇心、善于模仿、喜欢探究等,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善于保护和引导好这种天性。其实,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老师只需要多一些赞赏性的语言,往往就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地激发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感受阅读带来的满足和快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学会大胆地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去感受一篇文章中体现的主要观点和流露出来的真实情感,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进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培养其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比如,老师在讲授《去年的树》这一课时,对文中所蕴含的道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有的学生知道了要保护环境,爱护树木,有的学生懂得了要无私奉献,有的学生明白了要信守承诺、珍惜友情,老师就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不同情感感悟,从而激发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老师还要善于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为全班爱阅读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培养良好的语感。

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阅读教学方法

阅读能力不但是一种实力,也是一种技巧,是一种可以通过训练习得和提高的语文素质能力。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择选适合小学生的卓有成效的方法。

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不能不注意到一种新的客观情况,即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小学生的阅读环境。随着手机、电脑的普遍使用,特别是在即将到来的智能时代,在数字媒体环境下阅读,正在逐渐成为学生的另外一种阅读方式。这种新情况对传统阅读教学带来了至少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阅读载体改变,学生除了阅读纸质书籍,还可以通过手机、电脑读书。二是阅读形式改变,学生除了阅读文字的书,还可以看电子视频,甚至还可以听声音。第三,阅读内容更加丰富。互联网海量的信息成为学生的阅读内容。基于这种情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如果对新的信息技术以及由此带来的阅读变化产生抵触的心态,必然就难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我们要敢于面对现在的小学生是信息化时代的“原住民”的事实,他们天生适应了这个时代的新技术,应该立足新时代、新技术,给学生新的阅读体验,立足于中华文化的厚重历史底蕴,借助新的科学技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不仅要求在内容、形式和方式上面进行改革,还要在沟通互动方面进行创新。比如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打破原来基于多媒体课件的封闭式的仅仅由老师来操作的辅助性教学方式,可以较大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开放性。

三、要把握阅读生活化与生活阅读化的关系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在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将阅读与生活联系起来,回归阅读本真,让学生明白阅读就是要读自己的生活,读自己的生活体验。小学年龄段的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对抽象概念形成属于自身的认识,特别是他们对于一些带有故事性的阅读内容能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并能够将从未有过的体验或是经历与自身熟悉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替换,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因此,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富有生活化的阅读以及将生活阅读化。也就是说,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离不开生活体验,也离不开对生活体验的实时感悟提升。比如,《可贵的沉默》课文后设计了一个综合性练习,让孩子们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老师可以布置孩子们收集描写父母之爱的文学作品,进行扩展性的课外阅读,从而有效提高综合性阅读学习活动的效果。

阅读可以在字句当中形成生活化的画面感以及对文字作品的个人化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会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生活阅读化可以在生活强化阅读带来的乐趣。老师在选择阅读内容的时候,应该立足生活的实际,特别注意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阅读内容,围绕经常接触的生活素材,创设阅读情景,增强阅读内容的故事性和互动性。此外,老师还要善于启发引导,让学生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觉得美的东西写出来或者说出来。总之,老师带领学生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空间。

猜你喜欢

小学生阅读教学生活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感悟
我是小学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