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识字回生现象及其转化策略的探究

2018-11-28江苏省连云港市院前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生词生字识字

江苏省连云港市院前小学 程 荣

“识字回生”现象是指学生对识记过的字词,经过一段时间的沉积后又感到陌生,甚至遗忘的现象,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小学识字教学中,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不少教师对此感到束手无策。基于此,本文将通过三个方面对“识字回生”现象的转化策略进行深入讨论,希望给教育同行一些教学方面的启迪。

一、采用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强化初印象

小学生年龄尚小,往往对第一次见到的事物记忆比较深刻,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特点,采用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在识字方面的初印象,降低他们的遗忘率,促进识字回生现象的转化。教师可以在识字教学中开展“猜谜识字”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猜谜语活动,积极参与到识字教学中,加深他们对生字词的印象,提高他们记忆的效果。如在学习“日”这个字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谜语:“太阳和月亮是好朋友,一左一右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太阳和月亮联想到“日”和“月”这两个字,通过左右结合将它们组成新的字“明”,这种谜语式教学让学生展开了联想的翅膀,强化了对“明”字的初印象,提高了他们的识字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通过视频、图片、PPT等多样化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生字、生词,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提升对相关生字词的认知,加深他们的第一印象,如在学习“大”“小”“上”“下”时,教师可以将这些字利用多媒体技术镶嵌在优美的图片中,让学生将图片和文字融为一体,在欣赏中潜移默化地将字词写法融入脑海。汉字文化源远流长,教师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将字词的来源、出处等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话语讲给学生,让学生在听故事中对汉字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提高对字词的初印象。总之,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字词的初印象,不断强化他们的记忆效果。

二、引导学生进行高频率的回顾,保证常见面

之所以会出现识字回生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好,但是更多还是因为学生在学习后复习得不够及时,导致慢慢遗忘了一些字词,这也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及时复习,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所学字词进行回顾,通过和生字、生词“常见面”,降低学生的遗忘率,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每隔固定一段时间组织学生对以前学过的字词进行系统的回顾,在回顾中注重方法的运用,可以将同音字、形近字进行归类后统一复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整体性,如可以将“小”“笑”“校”“效”“消”等同音字归类复习,也可以将“日”“旧”“吕”“品”“田”等形近字进行分类回顾,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复习的效果。也可以点带面,通过对一个字的回顾,引申到对和该字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字词的回顾,扩大学生复习的范围,如当对“山”字进行回顾时,引申和拓展到对“河”“水”“桥”“树”等字的复习,让学生复习起来更加全面系统。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过的字词进行高频率的及时的回顾,在回顾中注意方法和技巧的传授,让学生复习起来更高效,以此促进识字回生现象的不断转化。

三、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勤应用,促进再认识

学生学习生字、生词的目的是为了日常应用,包括在写作和阅读中的应用,只有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勤加应用,才可以对所学的字进行有效的巩固,并且可以促进自己对字词的再认识。教师可以在学习了相关的字词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加深对字和词的印象,如在学习了“品”这个字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组词和造句练习,如“品味”“品尝”“品读”“通过努力,她品味到了成功的喜悦”“小明品尝了小夏煮的饭”“我们一起品读了这篇美文”。通过组词和造句,让学生知道“品”这个字和味觉有关,也可以引申到对一些其他事物的“品味”,促进了学生对字词的再认识。教师也可以在写作时引导学生将学过的字、词语、句子作为写作素材,加以合理运用,为自己的文章“润色”,提升写作的厚度。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自己学习字词的效果加以检验,并通过阅读巩固字词的学习效果。总之,通过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勤应用,促进学生对所学字词的再认识。

综上所述,“识字回生”现象的存在并不可怕,只要教师在识字教学中找到有效的策略,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强化学生对字词的印象,引导学生高频率、及时地复习字词,在学习中勤加应用,促进他们对字词的再认识,识字教学的效果自然会越来越好,进而识字回生现象也会有所好转。

猜你喜欢

生词生字识字
读儿歌识生字
『五个生词』快速阅读法
生字辨识大闯关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生字变身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
生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