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积累 散发思维 诱发灵感―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的几点思考

2018-11-28福建省南安市柳城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5期
关键词:表达方法想象力习作

福建省南安市柳城小学 洪 会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想象能力是当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时间、多渠道地培养,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就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最基本的方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写实作文能力的培养,也重视想象作文能力的培养,对各个学段都提出了想象作文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第一段(1~2年级):“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段(3~4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段(5~6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新的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呢?我认为可以从注重积累、散发思维、诱发灵感三方面入手。

一、注重积累,丰富想象源泉

学生的习作要有内容,要有词汇,要会表达。词汇和表达方法哪里来?主要是从阅读和生活中积累。因此,我经常从以下三方面来构筑学生习作想象作文的基础工程——积累。

1.重视语言文字的积累

张志公先生说:“掌握丰富的语言材料是习作的根本。”语文教材有好多文章文质兼美,是学生书面语言的范文,掌握丰富语言材料的重要资源。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在理解精彩段落时,体会其微妙之处后熟读成诵。

如《再见了,亲人》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教学中,就必须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雪中送炭”的意思,体会“顶”“冒”“穿”等词用得怎样准确,然后再把句子读一读、记一记。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能坚持这样做,学生的语言积累就会逐渐丰富起来,遣词造句和表达能力也会逐渐得到提高。

2.重视表达方法的积累

“缀文者情动而词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进一步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感悟作者是怎样把思想一层一层地表达出来的,丰富学生表达方法的积累。

如,《鲸》一课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介绍了鲸哪几方面的特点?课文哪些地方用列数字的方法加以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表达。学生从《鲸》中学到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具体写,从《鸟的天堂》中学到静态和动态的描写,从《月光曲》中学会展开丰富的联想……逐步学会表达自己思想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3.重视生活素材的积累

生活是学生习作的基础,学生的习作也必须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在习作教学中,我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悲欢离合的家庭生活、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指导他们留心观察大自然中的一景一物、周围的环境、身边的人和事;积极参与学校、班级举办的各种活动,如小发明、小制作、出手抄报、写观察日记等,让他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用“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并把这一切所见、所闻、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

二、散发思维,扩大想象视野

在学生具备了语言、表达方法、生活素材积累的基础上,教师再给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学生的创造火花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1.看物想象

在学生的生活中,看到的、用过的、玩过的、吃过的东西很多很多,而他们的想象力往往是随着这些事物的刺激而引发的。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习作时我就有意识地出示一些物品,给学生找刺激,引导他们看物品、想联系、构环节、写短文。如出示一张贺卡、一个布娃娃、一盆花等,让学生给他们生命,与它们对话,让它们动起来,进入故事角色,编出有趣故事。

2.听声想象

为了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平时我注意将各种声音录制下来。习作训练时,借助多媒体播放掌声、笑声、呼喊声、风雨声……让学生根据这些声音想象当时的场景,想象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接着独立命题,构思成文。

如,有一个学生听到呼喊声,就联想到自己第一次坐电动车——“疯狂老鼠”的场面:我坐在老鼠的肚子里,这老鼠上坡的时候像一头牛正在拉着重物行走似的,很慢很慢,可到了上面,它突然飞快地跑起来,好像有一只猫正在追赶它似的。转弯时,就像两只老鼠碰到一起了,“咯噔”一声,顿了一下,我险些给甩了下来!可这只老鼠又接着往前冲,似乎马上就要被猫逮住了,我身不由己地喊了起来……

3.未知想象

为了开启少年儿童想象创作的大门,让他们潜在的智慧因素活跃起来,我经常指引学生走进未来世界,出一些半命题作文,让学生设计未来的人物角色、生活环境、社会布局。如《假如我是(老师、医生、市长……)》《……年后的我》《未来的汽车(飞机、房子、酒店……)》等等。这类题目趣味性强,想象空间大,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能诱发他们想人之所未想,言人之所未言,有效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

三、诱发灵感,拓展想象空间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关键是教师应有创造性的教学技巧,才能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诱发学生的灵感。

1.文本空白拓展

语文课本是承载习作知识最基本的载体。我们应重视、善于发现和挖掘课本中可以点燃创新火花的空白处,那是训练习作想象不可或缺的一道亮丽风景。

如《诚实的孩子》一文,讲列宁撒谎后,妈妈鼓励他写信给姑妈认错。课文接着写姑妈回信表扬他,留下了列宁给姑妈认错的情节空白。教学时可让学生代列宁写认错的信,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课文理解得更深,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变换形式拓展

进行这样的习作练习,有利于学生受到启发,拓宽自己的思路,使思维呈现出全新的内容。这种形式变换有三种:一是体裁的变换。如把李白诗歌《赠汪伦》改写成故事,我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描写、叙述、对话、抒情、议论等手段进行改写。学生大胆合理想象,写出了《妙语结深情》《送别》等感情炽热的故事。二是人称的改变。如将《十里长街送总理》改用第二人称写,使文章更亲切。三是结尾的变换。如对《穷人》《凡卡》等课文的续写,也是对学生想象力的一种锻炼。

3.创设情境拓展

设想出一个诱人的开头,如:“小文这人很坚强,从不轻易掉眼泪,可是有一回他却哭了。”让学生凭借这个开头展开丰富想象,写一件完整的事。也可以给一句话,让学生自己想象故事。如:“马赤和黄伟在教室里玩,不小心打碎了玻璃……”还可以给学生一组词,让学生去构思,如“青蛙、闷热、知了”,有的学生居然写出了《救救青蛙》等立意高、构思巧的文章来。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他们放飞到自由创作的广阔天地里,让他们得以展翅飞翔,他们感到轻松、愉快,参与的热情高涨,习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大大激活。看得出,这样的课学生愿上、爱上,这样的习作学生乐写、善写。

猜你喜欢

表达方法想象力习作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习作展示
英语中序数词的表达方法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表达感谢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