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课堂学习主要动机 练习描写人物外貌——一堂课的启示

2018-11-28河北省三河市圣屯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5期
关键词:内驱力外貌学习动机

河北省三河市圣屯小学 蔺 月

什么是动机?客观的解释是:“驱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包括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的冲动或希望达到的目标等。”动机具有两种功能:一是唤醒功能,唤醒的是什么?是意识。二是指向功能,指向的是什么?是行为。动机控制着人的一系列的行为表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确实是很多教师都在关心并研究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动机,也就是说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有哪些需要和动机可以促使学生把自己的行为指向学习。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一般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

我曾经上过这样一节作文课:

师:这节作文课练习描写人物的外貌。我们学过的课文有描写人物外貌的部分,谁来谈谈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一张珍贵的照片》一课中写了周总理的外貌——“花白的头发,浓黑的眉毛,慈祥的眼睛,亲切的笑容”。

师:作者抓住了周总理面容上的特征,表现总理——

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品格。

生:《钓鱼》一课中写钓鱼能手阿成——高高的个儿,黑里透红的圆脸上闪动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

师:作者为什么着重写他的眼睛?(学生沉默)联系全文想一想。

生:是为了突出阿成钓鱼时眼疾手快的特点。

……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有关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的部分,同学们学得很扎实,理解得比较透彻。归纳起来,我们至少可以学到三点:第一,外貌描写要抓住人物的体态、衣着、容貌、表情等多方面的特征来写。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第二,通过外貌描写,可以表现出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经历、爱好、特长等。第三,通过外貌描写还可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人物的个性品质,体现作者的爱憎倾向(教师边讲边板书)。老师这里准备了几幅肖像画,请大家仔细观察,然后说说他们外貌的特点(出示小女孩肖像画)。

生:这是一个大约八九岁的小女孩。头上戴着一顶黄色的小草帽,草帽上缠着一条红色的缎带,上面扎着一朵洁白的小花,脖子上戴一串银白色的项链,看上去很美丽。

生:她有一双好看的双眼皮,眼珠又黑又亮。

师:能打个比方,说得生动形象些吗?

生:像黑色的珍珠。

生:像闪光的宝石。

生:像夜空中的星星。

生:像熟透了的黑葡萄。

生:像两滴浓墨。

生:像一对蝌蚪。

师:她的神情非常专注,也许她正在欣赏一幅画,也许她正在看精彩的节目。

生:她很高兴。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她笑得那么甜,嘴角边有两个圆溜溜的小窝窝。

师:你这个句子说得很美。还可以这样说——嘴角边有两个圆溜溜的小窝窝,里面盛满了甜甜的微笑。能根据外貌推断出她的性格吗?

生:她是文……文……,我找不到恰当的词儿来说。

师:她是个文静的小姑娘,对吗?

生:是的。

……

师:现在大家动笔,利用十分钟时间写一段短文,描写我们班里一位同学的外貌,不要写出姓名,写好后读给全班同学听。如果大家一听,就知道写的是谁,就说明你抓住了特点。大家一起来比赛,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写好后可以互相点评一下。

……

(老师请学生读自己的短文)

高×:她瘦高个儿,喜欢穿红色的衣服,远远望去,像一团火。乌亮亮的长发瀑布似的披在肩上,有时用白手绢束成一把,马尾巴似的在脑后飘呀飘的。眼睛很小,很亮。鼻子又尖又直。嘴唇微微有些上翘。尖尖的下巴上有一颗黑痣。别看她瘦得像根细竹竿,但是她的身体可好啦,不仅门门功课好,还是学校的女子短跑冠军呢!同学们猜猜,她是谁呀?

生(齐):是王×!

师:请这位同学站起来,(王×站起来)大家评判一下,高×同学写得像不像呀?

生(齐):像!

师:祝贺高×同学首战告捷,描写人物外貌获得成功。(学生热烈鼓掌)

师:“乌亮亮的长发瀑布似的披在肩上……”一句写得很好,运用了比喻句,将长发比作瀑布,非常恰当,既生动又形象地写出了长长的头发柔顺漂亮的特点,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能告诉大家吗?

高×:我爱看书,妈妈说我是个“小书迷”,这个句子是从书中学来的。

师:能灵活运用课外书中获得的知识,很好,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呀!同学们对这段短文还有什么意见?

生甲:我认为说王×像细竹竿,这是对同学的不礼貌,不尊重,应该改一改。

生乙:我觉得把头发比喻成马尾巴也不太好。

生丙:这是打比方,是比喻,是为了突出王×外貌的特点,并不是说她就是马,就是细竹竿呀。

师:王×同学,你是怎么想的呢?

王×:没事的,我不会那么小气的,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呗。

师:王×同学大度宽容,不小气,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呦!我的意见是,这个句子生动、形象,比喻贴切,增添了文章的幽默感,改还是不改,让作者自己决定吧。

这堂课我认为是一堂好课,因为课堂上不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这堂课是在学生学习动机处于最佳状态下完成的。

这堂课上那些跃跃欲试的学生,其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也就是指个人愿意去做,去完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的地步的一种内存的推动力量。下面我们就从理论的角度具体分析成就动机的学习表现,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认知内驱力,即内部学习动机。它是一种“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对于“描写人物的外貌”,教师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学生表现一种好奇的倾向,他们表现出探究、操作、理解外界事物以及应付众多问题的欲求,这些欲求在写作活动中不断取得成功,又逐渐形成和稳固下来。可以看出,认知内驱力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认知内驱力对学习起推动作用,学习又转而增强认知内驱力。这堂课上高潮迭起,就是二者互动的结果。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它是指“个体那种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由人的“尊重需要”和“自我提升需要”所衍生出来的。我们看到课堂上学生通过“答对”,“写好”的成绩去赢得在班级中的地位,从而满足自己的自尊心。据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更多地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增加他们在集体中的自信。

3.附属内驱力。它是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的长辈(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和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的欲望”。老师在课堂上使用一连串灵活多变的赞语,使学生不断获得教师真诚的赞许和认可,又对学习产生了新的推动作用。

这堂课中,老师抓住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成功而且出色地完成了练习描写人物外貌的学习任务,达到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当然,抓住学生的课堂学习动机,不仅仅适用于描写外貌的教学,还可以拓展到整个作文教学,甚至是各个学科领域的教学当中,必定会收效显著。

猜你喜欢

内驱力外貌学习动机
唤醒内驱力,让孩子拥有“自推”的力量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机与物理成绩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外貌描写慎“化妆”
外貌与内在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