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语用训练点的有效选择策略

2018-11-28江苏省海门市东城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15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语言

江苏省海门市东城小学 张 娟

伴随着新课标推广进程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语用训练已经占据主流,很多教师唯恐错过任何一个语用训练点,什么都想抓,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哪方面都没有充分落实。那么,对于一篇文本而言,怎样才能够精准地遴选出其中最适切的语用训练点呢?

一、基于文本内容,“精选”语用训练点

在一篇文本中,能够开展语用训练的内容比较丰富,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过多的语用训练点必然难以保障每一种训练的深入透彻,如果都是浅尝辄止,必然不能收获显著的教学实效,为了帮助学生稳扎稳打,每一个语用训练点都要求“精”。

例如,《黄山奇松》一课中的第二自然段呈现出总分结构,在语用上比较适合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在第四自然段中描写了各种不同的黄山松的奇怪姿态,也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者自主描绘其他黄山奇松的姿态。同时,在描写陪客松的过程中,作者使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这也可以作为一个有价值的语用训练点。如此丰富的语用训练点,究竟选择哪一个才更适切?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经过认真遴选,将第二自然段作为本堂课的语用训练目标,组织学生进行仿写。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是森林的情境,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几种树木,紧扣树木的典型特征进行仿写。这样的仿写方式,既能够帮助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内容,同时也实现了对语言的灵活运用,提升了语用能力。

上述教学案例中,恰当地选择有价值的语用训练点,如果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完成方方面面的语用训练,很有可能学生什么也学不到,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精心地选择了适切的训练点,才能收获高效的阅读教学实效。

二、基于作者意识,“巧选”语用训练点

教材中所编排的文本大都文质兼备,是值得学生品析赏鉴的典范,教师应充分把握文本内容,深入解读编者意图,准确恰当地选择适切的语用训练点,由此必然可以直击突破教学难点。

以《嫦娥奔月》一课的教学为例,在组织学生学习逢蒙和嫦娥周旋这一环节的过程中,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感知两个人物形象的不同特点:逢蒙奸诈贪婪,嫦娥善良机智,之后教师组织学生根据故事情境,补充逢蒙和嫦娥之间的对话,完善周旋过程中针锋相对的细节,同时还提出对话和人物描写需要契合人物的本质特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美地再现了周旋的细节。这一拓展练笔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透彻地解读文本,丰富阅读体验,在丰富文本表达的同时直击并有效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基于文本插图,“优选”语用训练点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思维仍然处于形象化的认知阶段,而教材在编排上也做出了极为细致的安排,甚至还为每篇课文辅助了相应的插图。有些插图是为了再现文本内容,和文字内容相互映衬;有些插图是为了补充未知情节,形成拓展以及延伸之势;有些插图则是为了充分展现人物的内在心境……实际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宝贵的插图资源,并展开深入发掘,使其能够与文字部分相互交融,既有助于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成为践行语用训练的关键载体。

例如,在《莫高窟》中,文本中选择了极为华丽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彩塑和壁画的逼真,使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其惟妙惟肖、宏伟壮丽的特点。而教材中所辅助的插图,更成为文字的有效补充,和文字部分交相辉映。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中描绘的具体对象和插图资源展开对照式阅读,特别是其中“威风凛凛、慈眉善目、强壮勇猛”等词语,通过对比感受语用的精妙。在完成对比阅读之后,学生则可根据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以文本中的其他插图为对象展开仿写,以此夯实语用表达能力。

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紧扣插图这一宝贵资源,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感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插图的形象化特质,基于图文对照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的精妙,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仍以插图为蓝本,通过学生的认真观察和描绘,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的精准。

四、基于文本语言,“择选”语用训练点

当前的阅读教学实践已经逐步过渡至“用教材教”的阶段,因为阅读教学的关注点更多地聚焦于文本语言。所以,课堂教学中针对文本内容的评析、赏鉴层出不穷。从表面上看,能够较为明显地呈现出语文教学关注语言这一核心,但与此同时,还应当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加大对文本表达顺序以及具体写作方法的揣摩,这样才能够更充分地发挥文本的范例功能,才能够基于恰当的语言训练,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能。

同样以《莫高窟》这篇课文为例,可以先组织学生通读文本,通过文字语言感受力士、天王以及菩萨的不同特点,然后深入语言文字内部,提炼作者的表达手法:作者首先采用了快速白描的方式,最后聚焦于事物的本质特点。鉴于此,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具体的写作情境:班级组织打扫卫生。实际练笔的过程中,首先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各种不同的劳动姿态,并在其中挑选一种进行细致描写,突显人物在劳动过程中的行为特点。这样的仿写方式,既有助于学生感悟莫高窟这一文化遗产的特殊魅力,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同时也在深入解读语言的过程中习得了相应的表达技巧。

总之,在当前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必须强化恰当的语用训练,既要立足于文本,同时也要贴合学生生活实际;既要紧抓文本核心,同时也要言意结合,使学生可以在进行语用训练的过程中习得表达策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教学语言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语言是刀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