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提供党政舆情信息服务的SWOT分析与构想

2018-11-28张柏林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舆情数据库图书馆

张柏林

(湖南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011)

1 舆情释义

舆情,简单的解释就是民众的意愿,是指社会各阶层民众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所持有的情绪、看法、意见和态度。因此,舆情也可以说是社情民意[1]。“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从古代的“民本”思想已经可以窥见古人重视社情民意的思想雏形。在当今信息时代,舆情更是被奉为决策者的“民意晴雨表”和“风险预警器”。随着我国舆情制度的逐步确立和舆情体系的日益完善,全国多家图书馆已经开始在党政舆情服务领域崭露头角。

2 公共图书馆提供党政舆情信息服务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最早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这种方法将组织内部的优势S(Strengths)、劣势W(Weaknesses)和组织外部环境的机会0(Opportunities)、威胁T(Threats)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2]。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版或发表的很多图书馆规划指南(如美国公共图书馆协会的1998年和2001年规划指南),都推荐SWOT作为图书馆战略规划中的环境分析工具。1995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陈昭楠发表的《SWOT形势分析法简介》,首次将SWOT分析法引入信息情报服务的研究中来[3]。运用这一方法,图书馆可以对自身组织及外部环境做出全面分析,充分掌握情况,从而扬长避短,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形成自身的独特竞争力。

2.1 优势分析(S)

2.1.1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图书馆是公认的文献宝库和信息中心,现代化的图书馆更是传统纸制资源与数字化电子资源的集合体。图书馆不仅拥有海量的馆藏资源,而且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不断加强,数字资源规模呈迅猛增长之势,许多图书馆不仅外购了万方、维普、CNKI、读秀、慧科等多种数字资源数据库和电子图书,而且自建了许多特色资源数据库,使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便捷化,极大地保障了舆情信息的渠道来源。

2.1.2 无可比拟的人才优势。舆情信息服务工作对图书馆员的专业技能和政治素养都提出了较高要求。现在,许多图书馆对馆员队伍的选拔和培训越来越重视,年龄梯次丰富、学历类型完善、学科背景复合成为图书馆人才队伍的特色。此外,图书馆员长期从事党政信息服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自身的政治敏感性和信息检索加工能力,为开展深层次、高技术含量的舆情信息服务工作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2.1.3 基于馆际联盟的协作机制和共享平台优势。要开展深入高效的舆情信息服务工作,图书馆需要整合多种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共享资源,以发挥整体效应。现阶段,许多省级图书馆都成立了参考咨询联盟,在科研课题服务、党政决策服务、联合在线咨询等方面展开合作,形成馆际联动交流共进的机制。同时,图书情报界也建立了一些共建共享平台,将公共系统、高校系统、科研系统的多家图书馆和情报机构联合起来,极大地集成了各个系统的文献资源优势、信息技术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图书馆可以依托联盟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已经成型的联动机制,有效开展党政舆情信息服务。

2.2 劣势分析(W)

2.2.1 馆员的深度服务能力有限。就多数图书馆而言,由于缺乏深度服务的实战经验和专业性的转型性培训,大部分馆员只能应对基本的舆情服务工作(如动态性舆情信息的报送),而对于更高层次的服务需求(如舆情的研判和分析、舆情报告的撰写等)则难以胜任。近年来,图书馆的舆情服务始终停留在信息的原始汇编层面上,真正具有一定服务深度和业界影响力的品牌产品可谓是凤毛麟角。

2.2.2 网络舆情监测技术设备较为落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网络舆情监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网络舆情具有传播范围广、交互性强、更新速度快等特点。目前,许多舆情服务机构都拥有自己的舆情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网络媒体的智能监测和对海量信息的自动抓取,并通过分析、过滤等加工处理方式,最终呈现出与需求相匹配的舆情信息。而目前许多图书馆的舆情服务主要采取传统的人工监测的方法进行,但需要实时监测的网站数量多、信息量大、涉及范围广,人工监测很难跟进。

2.2.3 激励机制较为欠缺。图书馆的经费主要依靠财政拨款,且主要用于购置书籍,用于舆情设备购置和人员激励的经费较为欠缺。优质的舆情信息服务需要充分发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深度挖掘馆员的潜能。由于图书馆舆情服务的模式是无偿服务,而馆内经费相对缺乏,且没有其他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因此馆员的积极性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工作中往往比较被动,热情度不高,舆情服务的效果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2.3 发展机会(O)

2.3.1 党政机关对舆情信息的高度重视带来发展新机遇。随着社会的发展,舆情信息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机关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党政机关需要实时、全面地掌握舆情动态和走向,将其作为了解社情民意、分析社会形势、制定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十六届四中全会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这反映了党和政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对舆情工作的高度重视[4]。在此背景下,图书馆开展党政舆情信息服务将大有可为。

2.3.2 图书馆拓展社会功能、寻求价值认同的内在驱动力。在全媒体时代,图书馆的传统社会功能受到冲击和挑战,因此必须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以实现对原有社会功能的巩固和增值。通过开展党政舆情服务,可以增强图书馆的信息研发能力,提高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水平,从而有效开展信息服务,夯实图书馆在信息服务领域的社会地位,获得自身价值的社会认同。同时,开展党政舆情服务能够巩固图书馆与党政机关的信息服务关系,获得党政机关的认可,从而获取更多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2.4 面临的挑战(T)

2.4.1 新媒体技术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舆情信息的形态和传播方式发生重大变革[5]。随着微博、微信、BBS等各种社交媒体的便捷化使用,网民的交互性不断加强,舆情空间被无限延展,舆情主体更加多元,舆情表达更加自由,舆情传播方式更是呈现出多样化、高速性、爆炸性等特点。这给图书馆的舆情信息工作造成了极大挑战:舆情信息量的大幅增长和传播渠道的多元化,给舆情的采集和监测造成沉重负荷;网络舆情生态的复杂性和网民社会心态的多样性,给舆情分析和研判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舆情的即时性传播和蜂窝状扩散,也使舆情预警和管控面临空前严峻的态势。

2.4.2 市场竞争机制造成的巨大冲击。对于舆情市场规模的猜测,从舆情软件市场10亿元,到舆情信息服务业100亿元,可谓众说纷纭[6]。党政机关和企业单位对舆情信息和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催生了各类舆情服务和研究机构的井喷式增长。目前,市场上主要有由软件公司和传统的市场调查公司成立的商业舆情机构(如拓尔思)、依托主流媒体的舆情服务机构(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背靠高校或学术机构的舆情研究机构(如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以及政府部门建立的舆情分析监测体系四种类型的舆情机构。同时,大量舆情软件不断被推出,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共有约68款经过工信部软件司认定并登记颁证的“舆情”软件,同时市场上还存在大量未经认证的同类软件[7]。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图书馆要想在业界立足,必须通过自身转型升级,建立竞争优势,参与市场竞争,以抢占市场份额。

3 未来发展的构想

3.1 构建具有自主品牌效应的舆情数据库

随着信息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知识整合为导向的智能化、网络化、实时化的舆情服务模式成为趋势。建立舆情数据库,依托先进的数据库开发和管理技术,可以实现舆情监测智能化、舆情发布实时化、舆情检索可回溯、舆情管理自动化,这是图书馆应对信息化挑战和顺应社会服务需求的必然选择。广州大学图书馆自主开发建构的“媒体眼中的广州”数据库,能够系统监测境内外媒体涉及广州政治、社会、经济、城建及科教文卫等方面的相关报道,并进行科学分类生成索引,自动形成二次文献以及三次文献的管理系统图,有效辅助了该馆的舆情工作,为广州市党政部门了解舆情和做出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8]。上海图书馆开发专门数据库,负责监测境内外400种中文报纸,以数据库对接的方式提供每天300条舆情资料,帮助公安机关掌握境内外媒体的反映动向,解决了公安舆情资料摘编工作中信息不全的问题[9]。吉林图书馆开发的“吉林文化舆情参考”数据库,立足地域文化特色,依托本馆馆藏报纸等传统媒体资源及读秀、CNKI、慧科等数字资源,借助讯库等专业舆情工具对社交平台言论及网络舆情进行监测,并辅以省内媒体的热点新闻及新华社内参中对文化事件的权威研判,为吉林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文献信息保障平台[10]。总结各馆建库实践,笔者认为有以下经验可供图书馆借鉴:一是要做好前期调研,充分了解党政机关的舆情需求。二是要以先进的数据库开发管理技术为支撑。三是要立足本馆资源,体现地方和行业特色。四是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走联合共建之路。

3.2 走跨界合作的道路

具体做法有:①与科研院所合作。双方可以拓展原有的图书馆联盟合作项目,将舆情服务也纳入协作业务范畴,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专家优势和科研能力,助力舆情研判和深度分析,提高舆情服务保障能力。②与商业舆情机构合作。双方可以在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展开合作,例如在人员的培训上、舆情监测系统的开发上、热点舆情事件的监测和研判等项目上开展长期或者阶段性的合作,共享或者部分共享合作成果。③与社会精英组织如智库联盟合作。图书馆一方面在舆情服务过程中需要不断关注和吸取智库的最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可积极尝试与智库联盟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以便在舆情信息的深度研判等方面寻求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3.3 引入市场化营销理念,开展舆情服务关系营销

具体做法有:①与党政机关的关系营销。图书馆要充分了解党政机关的舆情需求,通过调研、走访等方式进行沟通和互动,对领导面临的重点工作给予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同时还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自身优势,如馆藏资源、人力资源等,为党政机关的工作提供便利。②与新闻媒体的关系营销。图书馆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交往与互动,充分了解新闻媒体的运作模式,主动为其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同时,针对某一时段的热点舆论,图书馆可以将舆情产品与之共享,在获取新闻媒体好感度的同时,也有利于与之共同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和趋势。③与其他舆情服务机构的关系营销。在信息市场坏境下,图书馆系统与其他舆情服务机构如情报研究所、商业舆情机构等存在竞争关系,但也可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例如,在数据库的开发与建构、热点舆情专题报告的撰写等方面,二者可以将竞争方式和竞争规则转向更深层次的合作营销策略,即为竞争而合作,靠合作来竞争[11]。

3.4 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创新舆情服务方式

PPP模式是一种可操作性较强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对于党政舆情服务也同样适用。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即公私部门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指由政府、营利性机构或非营利性机构共同参与某个公共图书馆服务项目的融资和建设,并形成一种相互合作的形式[12]。图书馆可以尝试两种方式:①项目合作。即社会资本不参与整个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营,而是参与其中某些大型项目的融资[13]。例如,图书馆可以尝试取得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具有专业资质的舆情机构合作成立专门的舆情服务机构,共同开发舆情产品,并对馆员进行专业的舆情服务培训,为党政机关提供高层次的舆情服务产品,满足政府的舆情需求。同时,该舆情机构还可在一定范围内对外提供有偿服务,维持机构的长久运营。②业务外包。即通过委托外部企业或团体提供本来应该由内部操作的各种业务活动和服务,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改进质量的效果[14]。例如,图书馆可以将舆情数据库的平台建构环节外包给软件开发公司,由他们提供软件开发技术和后期的管理及维护,既能保证舆情数据库的技术先进性,优化用户体验感,又有利于数据库的长期运营。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舆情信息工作概论[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6.

[2] 赵佳.商场职场必懂的管理法则[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21.

[3] 钟海艳.SWOT分析法在图书馆学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8):105.

[4] 刘秉宇,周洪光,周伟光.舆情服务:图书馆信息服务新模式[J].现代情报,2013(1):71.

[5] 魏超.新媒体技术发展对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影响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1):30.

[6] 张婷樾.舆情监测应对互联网新发展[N].人民日报,2013-10-10(14).

[7] 白真智.探秘网络舆情市场[N].人民日报,2010-09-28(20).

[8] 蔡卫平,邓尧伟,郭万召.“媒体眼中的广州”全文数据库建设与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4(3):80.

[9] 陈喆.面向决策的报纸舆情信息收集与分析:以上海图书馆的实践为例[J].情报杂志,2010(4):183.

[10] 张勇.图书馆舆情数据库构建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9):65.

[11] 梁枫.图书馆市场化运作的“三大策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7(2):155.

[12][13][14] 李春,吴锦辉,彭国甫.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图书馆市场化运作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6(2):128.

猜你喜欢

舆情数据库图书馆
图书馆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数据库
消费舆情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