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用视角,优化说明文教学

2018-11-28江苏省海安高新区胡集小学级严伯美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24期
关键词:说明文海洋文本

江苏省海安高新区胡集小学级 严伯美

对于语文课程而言,其最终目标就是能够基于语言文字实现综合实践。在当前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很多教师将“语用”作为教学重点。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一些说明文,供小学生进行学习,然而由于受制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说明文过程中,仍然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的传授,由此导致说明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难以有效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那么针对说明文的教学,怎样才能够成功地转向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呢?

一、基于“读”的视角,优化说明文教学

在很多说明文中,课题所展示的内容就能够充分说明事物以及具体说明要素之间的关联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文题,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基于整体掌握文本内容。这种提纲挈领的形式,既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文本重点,同时也能够保障显著的教学实效。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一篇非常典型的科普类说明文,其介绍的主要对象就是海洋,同时也包括当前人类在海洋开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一方面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热爱海洋、热爱科学,了解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篇课文在文题中就已经充分说明了海洋这一说明对象以及文本中所表述的内容之间的关联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以文章题目作为切入点,向学生进行提问:“大家对海洋拥有怎样程度的了解?当前你们所了解的哪些项目是基于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呢?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呢?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你又拥有哪些奇思妙想呢?”之后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并谈谈个人感受。通过教师的问题引导,既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同时也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功能。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充分把握了文章题目和文本内容之间的关联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更深层面的探究。在问题的引领下,既明确了学生探究的目的,也充分明晰了探究的具体内容,使学生可以深入触及文本,由此必然能够显著提升阅读教学实效。

二、基于“说”的视角,优化说明文教学

教学实践中,听说读写是基本内容,也是必备的基础能力,针对说明文的教学,不仅仅要关注所说明的具体内容,还要引导学生聚焦文本中所体现的表达形式,使学生可以展开更扎实的语言训练,由此才能够真正落实语用教学目标。比如可以结合说的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篇课文时,为生走进文本,然后提出自己的疑惑。例如,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这篇文本中,作者都对哪几件往事进行了回忆呢?对于这些往事,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怎样的?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质疑,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走进文本进行解读,指导学生的阅读,实现高效阅读的目标。这样的课堂导入方式,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掌握文本的发展脉络,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讲述故事导入,引导阅读

每一个人都是喜欢故事的,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从故事导入,能够让学生对阅读的内容产生兴趣,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高,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同时,讲故事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具象的认识,这样的方式更有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激发,有助于学生的有效阅读。

例如:在教学《七颗钻石》的过程中,教师就采用了这样的方式。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没有急于走进文本解读,而是在黑板上写下这样几个词语——旱灾、干涸、干枯、焦渴,然后让学生根据这几个词语自己编写故事。这样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编写,同学们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重点体会到了干旱的严重性,于是教师导入:“在很多年前,就有这样一次严重的干旱,其中发生在一个小姑娘身上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

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学习,调动学生解读文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投入到文本学习中,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讲故事导入,符合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加喜欢语文阅读,享受语文阅读。

总之,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堂导入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语的引导下对文本阅读产生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进行高效阅读。未曲先有情,引生入文,让精彩的课堂导入引导精彩的阅读。

猜你喜欢

说明文海洋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
说明文阅读专练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