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三策略”

2018-11-28江苏省南通市城西小学汤成果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三策略成员过程

江苏省南通市城西小学 汤成果

伴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更关注于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实际上就是立足于小组这一单位组织合作学习,既能够有效突显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同时也可以成功地将其转化为有助于促进学习的有利因素,由此推动小组成员充分发掘潜力,使他们各展所长,确保学习任务能够高效顺利地完成。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把握有益的教学契机,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既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同时也可以积极推动他们的自主化语文学习。

一、进行有效指导,保障合作实效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就是引领,同时也不可忽视其组织者的身份。虽然合作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却不可缺少教师的监督以及恰当的指导,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教师还是保障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配置,同时也要明确小组分工,能够对合作的过程展开实时监督,以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和交流,能够更准确地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

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一位教师首先安排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一边朗读,一边思考,之后再组织讨论本节课需要提出的问题。通过对学生讨论过程的巡视,教师发现很多小组在组内结构方面存在欠缺,不利于本课的学习。于是教师结合学情重新安排小组成员,同时对小组分工给予了相应的指导,明确了每一个小组成员必须要承担的责任,也要求它们能够和其他成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由此创建和谐的团队合作氛围,立足于教学目标,顺利完成合作学习任务。

可见,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同时也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既能够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也能够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除此之外,还应当善于调控学习的过程,准确把握学生在交流探讨过程中所出现的共性问题以及遭遇的难点问题。这也就意味着,切不可放开每一个交流和学习细节,更要善加利用、善于引导,以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

二、引导学生质疑,明确合作任务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预习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教师总是要求学生沿着自己所设计的问题任务而展开预习,必然不能收获显著的实效。应适度变革,引导学生在实际预习的过程中自主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也就是说,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展开预习,也要明确具体的预习任务,使学生能够紧扣主题引发质疑,同时还能够自主尝试解疑。这样一来,必然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不再被动地展开预习,而是立足于个性化思维,自主质疑,提前获取新知。

例如,在教学《鞋匠的儿子》时,一位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合作预习,同时结合文本提出质疑。实际预习过程中,学生不但要自主阅读,也要展开自主思考,还要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由小组安排专人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并组织探讨。这种预习方式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也能够在小组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经历了预习环节之后,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够立足于不同的视角提出疑问,此时教师可以组织组间问题互换,帮助对方有效解决问题。学生们可以立足不同的思维视角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既有助于促进思维的发展,也可以保障显著的教学实效。

三、及时总结点评,推进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重重阻碍,此时就需要教师的相机点拨与启发,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必须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恰当的点拨时机。有学生认为,当他们在合作学习之后取得了一些成果,顺利完成学习目标,这一学习过程便由此终止。实际上并非如此,还需要教师给予相应的总结和点评,并提出下一轮学习内容,启动小组合作学习。

例如,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一位教师为学生设计了提问:“黄河,究竟是怎样的河?”很快,各个学习小组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气势恢宏如同万马奔腾,滚滚波涛令人胆战心惊。首先,教师针对小组所给出的回答表示肯定,但是作为教师,针对问题的解决切不可停留在浅显的表层,还需要展开进一步的追问:“那么,你是怎样体会理解这句话的?”由此可以使学生了解,表面上看似简单的问题,仍然需要展开深入思考,才能准确作答。针对一部分存在争议的问题,教师也不可仅凭个人好恶,应引导学生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究,保证教学目标高效完成。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契机,引导学生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也可以促进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并结合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既能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也能够有效取长补短,这样的氛围必然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情绪更积极、更主动。

猜你喜欢

三策略成员过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三策略”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三策略”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