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古诗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8-11-28江苏省射阳县新坍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24期
关键词:诗文古诗古诗词

江苏省射阳县新坍小学 张 勇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春日》是朱熹的一首代表作,他以哲人的笔触写下了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象。”这是《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董卿第十场的开场白,《中国诗词大会》这一节目激发了全国人民的学诗热情,而主持人董卿更是以她的妙语连珠,不知不觉中散发的优雅气质,带给我们一种无穷的魅力。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无比璀璨的明珠,在充分展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素养的同时,更是以其深刻的哲理带给我们无限的思考。正如董卿所说:“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春天是一个耕种的季节,而在这个新春,我们又一次撒下了诗意的种子,期待有一天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是不是应该在我们的三尺讲台上为孩子们播下喜爱诗词的种子,让我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让我们的小语课堂充满浓浓诗情呢?下面就我平时的古诗词教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一、以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诗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由机械学习、死记硬背古诗转变为喜爱学习、主动背诵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是首要的任务。作为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努力采取生动活泼、奇特新颖、充满情趣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逼学”为“乐意学”,打心眼儿里为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这些民族瑰宝感到骄傲与自豪,从心底里真正爱上古诗。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一定要新颖有趣,能够在第一时间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为提高古诗教学的实效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导入的方式很多,有开门见山、古诗接龙、猜谜导入、欣赏图片、人物简介等,下面与大家分享曾经听过的印象深刻的一个课堂导入。这是古诗《观书有感》的导入:课前,老师让孩子们欣赏一小段《中国诗词大会》的视频,孩子们小脸通红,欢呼声不绝于耳,教室后面坐着黑压压一片的老师的紧张心情随之消散,学生的情绪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接下来在老师精心设计的竞猜游戏中,孩子们信心十足,妙语连珠,课堂气氛瞬间浓烈了起来,一首首古诗从孩子们的脑海里、嘴角边、耳畔旁倾泻而出。老师的游戏设计得很巧妙,分为看画作猜诗句、听音乐猜诗句、根据关键词猜人名三部分,学生由眼睛看到耳朵听,再到动脑思,由感官体验过渡到用脑思考,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各项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得到了实现,这样的教学方式值得我们去学习、去运用。

二、以多种多样的阅读方式增加学生独特的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古诗教学虽然不同于那些篇幅较长的课文,但是离不开朗读和默读,尤其是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默读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语文课堂中,朗读的时间相对减少。我想说的是,在古诗教学中要重视默读,更要重视朗读,给学生增加朗读的机会,让朗读为古诗教学增光添彩,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吟诵的学习方式,让中华民族的这一瑰宝得以传承。

还记得幼年时的牙牙学语吗?那时的我们不认识文字,但是《三字经》《弟子规》却信手拈来。再往前看,古代孩童入学每天必做的事就是摇头晃脑地跟着老师读,而且是大声地读,最后一个个大文豪应运而生,家喻户晓。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语文课程标准》每个学段的第一个目标都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对于语文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是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他们的记忆力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期。我们要通过加强学生的大声朗读,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同时教给学生吟诵的方法,让学生在诵读中注入自己的情感,增加自己独特的感悟,真正了解古诗词所蕴藏的内涵。

例如在教学古诗《咏华山》时,因为学习的主体是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刚刚脱离幼儿园游戏式的学习模式,面对高要求的小学生活很不适应。他们在幼儿园读古诗是一种兴趣,是展示自我、赢得表扬的方式,而小学学古诗是要知其音、明其意、悟其理的。因此我就通过朗读和吟诵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学习。朗读就是大声地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熟读成诵,孩子们学习的情绪在大声朗读中被广泛地调动起来,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在大声朗读中让学生有了真正的体验,孩子右脑、性格、记忆力等都有所发展。

对于“吟诵”,大家或许有些陌生,它是汉语诗文的一种传统的诵读方式,是我们汉诗文原有的读法、本来的声音,它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通过私塾、官学等形式口传心授,一代代流传至今,就算在海外也一直盛行不衰。要论吟诵的价值,可以说它恢复了汉诗文原来的面貌,是打开汉诗文内涵的一扇窗,是汉文化的传承方式,是我们中国人中国式的读书方法。我们可以先通过范唱、领唱、学生自主唱的吟诵方式,引导学生对古诗的意境进行感悟,在师与生、生与生的情感产生碰撞之后,让学生再次进行整体吟诵,孩子们边吟诵边揣摩,边体会边吟诵,独特的体验不知不觉地融合在吟诵中,文本内涵也深深地扎在了孩子们的心底。

古诗词不同于散文、小说中塑造的那些形象,不能直接作用于孩子们的感官,需要我们教师给学生以媒介的支撑,从而让学生自己去想象、感悟。因此,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发掘语言的美,创设良好的氛围,帮助学生达到情感的共鸣。让我们跟随《语文课程目标》,积极探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让语文教学固本还原,让“平平仄仄仄仄平”的汉诗文溢满我们的校园。

猜你喜欢

诗文古诗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以文为诗”辨正——从诗文之辨看韩愈长篇古诗的节奏处理
我爱古诗词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