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PBL教学法的信息素养培养课程创新设计研究

2018-11-27黄芳刘晓坤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18期
关键词:PBL教学法信息素养双一流

黄芳 刘晓坤

[摘 要]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一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一系列紧锣密鼓的政策显示出国家对于“双一流”建设的决心和期望,图书馆作为高校3大支柱之一,应抓住时代的契机,改革创新服务模式。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作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任务,正面临普及范围小、课程吸引力低、教学效果难评估等问题。本文着眼于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BL教学法的信息素养培养课程创新设计,并将思维导图法运用于课程教学中。

[关键词]双一流;PBL教学法;信息素养;课程设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18.105

[中图分类号]G252;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18-0-02

1 PBL教学法概述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也称为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以分组阐述、展示、讨论及相互交流为手段,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自学、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PBL已经成为国际上认可且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但在信息素养培养中尚未实践和普及。

PBL教学法有别于传统的LBL教学法的教学形式以及评估系统。其中,最关键的在于LBL模式主要调动学生的被动学习能力,而PBL模式则主要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的“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显示,主动学习的知识吸收率明显高于被动学习知识吸收效率。因此,PBL教学法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该方法运用于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是提高培养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学习金字塔如图1所示。

同时,传统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较少培养学生的阅读文献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统计,科研人员花费在科技出版物上的时间为全部科研时间的60%。忽略培养阅读和归纳能力的结果是:经过LBL培养后的大学生回到科研中依然找不到方向和重点。显示出的突出问题是信息素养课程的内容与科研联系不够紧密,无法真正提升大学生的科研能力。

图书馆学科馆员或授课教师应将思维导图法嵌入PBL课堂中,重点提升大学生的阅读文献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思维导图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树状图、树枝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的辅助工具。思维导图法通过对信息素养培养课程进行创新设计,以期培养出检索技能熟练、阅读效率高、归纳总结能力强的研究型大学生,并鼓励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尝试论文自主开题、写作以及发表。

2 教学实践

2.1 教学总体思路设计

针对信息素养课程内容与科研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通过对学院教师及学生进行调研,将科研过程依照顺序划分为调研开题、深入科研以及成果公开3个模块,如图2所示,通过设计若干课时的PBL教学内容,逐一完成各模块的任务。

图书馆学科馆员或授课教师进入学院进行用户需求深度调研后,对科研过程进行模块化划分,分析各模块的需求,结合用户需求设计相应的信息素养能力实践训练课程,并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授课,在课程中融入信息检索知识体系并嵌入思维导图法以提高学习、科研效率,最终达到信息检索知识体系与科研需求融会贯通的目的。

2.2 PBL结合思维导图法课程设计

PBL教学法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②学生的一切学习内容是以问题为主轴架构的;③问题必须是学生在其未来的专业领域可能遇到的非结构化问题,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和过程;④偏重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较少讲述方法;⑤学习者能通过社会交往提升协作技巧;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必须担负起学习的责任;⑦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认知学习技巧的教练;⑧在每一个问题完成和每个课程单元结束时,要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基于以上基本要素,图书馆学科馆员或授课教师需要对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进行课程设计,具体流程如图3。

PBL教学法运用于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更多地自主检索和阅读资料及文献,并归纳总結出关键知识点。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帮助学生记忆,该实验课程中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献时采用思维导图法记录资料及文献的关键知识点及知识点间的关联。

教师课前准备包括:①现实事件描述需要能很好地描述科研中的真实情况,且该事件为科研提供了最初始的关键信息;②教师从现实事件中提取出关键信息,并在课前初步拟定课堂中的提示问题,并在课前准备好参考资料,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分组完成的内容包括:①根据现实描述,提出个性化的问题;②结合教师和学生自身提出的问题,进行检索并获取有价值的资料和文献;③阅读文献,并采用思维导图法记录下每篇文献的重点知识点;④对阅读的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判断目前获得的资源信息是否足以解决前面提出的各项问题;⑤若不能解决问题则重新提出检索词进行检索、阅读、归纳总结,若问题得到了解决,则针对提出的问题撰写报告;⑥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3 教学评估体系设计

PBL(讲授式教学法)结合思维导图教学评估体系,采用试题测验、实践训练成果检验或追踪评价评价教学成果。如图4,试题测验适合考查学生信息检索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训练成果检验可多角度进行,如进行开题报告评分、论文发表与否评分、论文质量评分;课程结束后,通过对学生进行追踪评价,建立“接受LBL教学的学生”“接受PBL教学的学生”“未接受信息素养教学的学生”3组样本,分别对3组样本的后续发展进行追踪评价,评价指标可选择导师评分、论文发表量等。

4 结 语

本文采用PBL结合思维导图法对高校信息素养培养课程进行创新设计,为高校信息素养培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授课模式。该模式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导向,立足于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提升其科研产出的效率。在培养的过程中,该模式既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技能,也创新使用思维导图理论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旨在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能力,为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提供新动力。本文的研究内容也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还需要更多的课程实践和更长久的追踪调研才能对该教学法做出更为客观的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1]方守恩,曹文泽,谢辉,等.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2]陈燕.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模式构建[D].重庆:西南大学,2013.

猜你喜欢

PBL教学法信息素养双一流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改革的探索及应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